摘要:學風是一個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既體現著學生的外在形象,又體現著學生的內在素養。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學風建設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學風建設心得體會(一)
學習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我們學習的園地,在這個學習氛圍濃厚的校園里,我們沐浴在知識的陽光下,良好的學風猶如一個人的精神動力,學習學風建設,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風建設有益于我們創建和諧校園,強調“教風、學風“建設是學院固本強基、重在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學院求生存、謀發展、創品牌、樹信譽的重要基礎,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建設高水平學院的應有之義。擁有良好的教風、學風,是學院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好的風氣需要大力倡導、需要有效形成、需要蔚然成風,并長期堅持。通過“教風、學風”建設活動,使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有了強勁的動力。為推進我院“教風、學風”建設,營造優良的教學科研環境。
一、端正學習態度。態度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有什么樣的行動。態度決定方向,態度決定一切。做到了政治堅定、思想解放、實事求是,就等于端正了態度,抓住了先導。一要政治堅定。講政治,就是要講黨性、講原則、講大局、講服從、講紀律。二要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無止境。一個人在一個時期做到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等于永遠做到了;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不等于
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做到了。用新的視角、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作風推進工作。三要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抓住問題的重點。反映到決策上,就是要善于調查研究,不能局限于聽匯報、看材料,要走出學校,到社會上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二、增強學習意識,強化立身之本。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前提,作為青年大學生,還應該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要端正學習態度,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注重學習經濟、歷史、科技、法律等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全方位充實自己;積極學習文學、音樂、書法等方面的知識,陶冶情操,提高涵養。要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通過理論聯系實踐學、帶著問題學、深入持久學業,達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樹立榜樣,充分發揮表率作用 。如果一個集體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那么可以說這個集體是一個優秀的集體。它必將給所有的集體成員帶來意
想不到的好處。當然要像一開始就有這么好的集體,我想可能性是比較小的。然而,一個集體中有幾個學風純正的成員是應該能夠找得到的。學風建設中我們就要以這些人為突破口,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利用他們的榜樣作用是整個集體的學風提升幾個臺階。為什么會有“嫉妒”一詞,原因就在于有比你優秀的人存在。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潛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輸的精神。當身邊的人比自己強的時候,我們就會思考,既然他(她)都能夠做出如此好的成績,那我呢?我們會不斷地反問自己,問多了,我們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們開始努力,奮斗。我想在一個集體中都能有這種良好的上進心,那么這個集體遲早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團體。四、嚴格要求自己。學風建設要著力在“勤”上下功夫。業精于勤而荒于嬉。對于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警示意義。學習、創新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實踐在深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涌現。惟有勤奮學習、不斷學習,使學習成為常態,才能順應時代潮流,做好各項工作。加強學風建設要在“學”上動腦筋。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勤”是基礎,“好”是關鍵,“學”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學、能不能學、會不會學是檢驗領導干部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成效的重要標尺。要做合格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大力加強學習。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學生學習熱情很高,工作干勁很足,但是在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上有時候事與愿違,甚至吃力不討好,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理論學習不夠、實踐經驗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這個問題,只有通過密切聯系實際、增強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效、豐富實踐經驗,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加強學風建設要在“用”上做文章。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學習的成果最終要通過實踐來檢驗。作為領導干部,要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始終把學習的著力點放到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學用相長上。
學風建設心得體會(二)
學風應是學習者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具體體現。學風所表現的精神傾向無疑與人才培養目標中最核心的起主導作用的部分緊密相連。
學風應是學習者治學態度的具體體現。這不僅反映出學習者人格的劣勢、志向的遠近,更關系到能否最終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科技精英。學風應是學習者治學方法的具體體現。這不僅反映出學習者科學素養的高下、學術造詣的深淺,更關系到其創造能力的大小和創新活動中的后發力。
學風應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學風是師生在治學目的、態度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傳統特色和顯著的共性特征的精神傾向、心理素質和行為特征,表現為一種可以強烈感受個人心理形成的積極影響,造成一種相互激勵、互相促進的強烈氣氛;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滲透、感染作用,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潤物無聲的熏陶;可以憑借群體行為對個體的約束、規范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為大學生這個巨大的知識型團體,做好學風建設,培養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習慣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其中就很好地闡述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只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發揮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們取得更好的成績。我相信優良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學習風氣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說在大學生這個巨大的群體中,做好學風建設尤其重要。作為一名研究生來說,一定要立足自身的專業學習,樹立一種終身學習的態度。在人類對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從無知到有知,從有知到不斷拓展新知的過程中,誠實的學習,一直是科研工作的得以成功進步的首要條件。只有努力加強自身學習,在走向社會的時候,才能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為和諧社會的建設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當前在我國科研誠信與優良學風是主流,但是近些年來,科技丑聞和學術不端事件屢有發生,國內一些知名高校也因深陷“學術造假門”事件,而遭遇信任危機,這樣不僅不利于我們這些青年科技人園的成長,嚴重污染了學術環境和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對科技事業健康發展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因而,我們要樹立良好的科學道德和學風,要做到欲修學,先立身,堅決抵制學術上的不正之風;嚴格遵循學術規范,養成良好學風;并要敢于質疑、勇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