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下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有7個街道、32個鎮、47個鄉、15個民族鄉。具體名單見下表。
一、張家界所有的區縣名單有哪些
行政區劃 | 下轄地區 |
---|---|
永定區 | 永定街道、大庸橋街道、西溪坪街道、官黎坪街道、崇文街道、南莊坪街道、新橋鎮、茅巖河鎮、教字埡鎮、天門山鎮、沅古坪鎮、尹家溪鎮、王家坪鎮、三家館鄉、合作橋鄉、謝家埡鄉、羅塔坪鄉、羅水鄉、橋頭鄉、四都坪鄉 |
武陵源區 | 軍地坪街道、鑼鼓塔街道、協合鄉、中湖鄉 |
慈利縣 | 零陽街道,金慈街道、巖泊渡鎮、溪口鎮、東岳觀鎮、通津鋪鎮、杉木橋鎮、象市鎮、江埡鎮、苗市鎮、零溪鎮、高橋鎮、龍潭河鎮、廣福橋鎮、三合鎮、二坊坪鎮、南山坪鄉、洞溪鄉、楊柳鋪鄉、三官寺土家族鄉、高峰土家族鄉、許家坊土家族鄉、金巖土家族鄉、趙家崗土家族鄉、甘堰土家族鄉、陽和土家族鄉 |
桑植縣 | 澧源鎮、瑞塔鋪鎮、官地坪鎮、涼水口鎮、龍潭坪鎮、五道水鎮、陳家河鎮、廖家村鎮、利福塔鎮、八大公山鎮、橋自彎鎮、人潮溪鎮、空殼樹鄉、竹葉坪鄉、走馬坪白族鄉、劉家坪白族鄉、芙蓉橋白族鄉、馬合口白族鄉、洪家關白族鄉、沙塔坪鄉、河口鄉、上河溪鄉、上洞街鄉 |
二、張家界所有區縣介紹
市轄區
1.永定區
永定區隸屬于湖南省張家界市,面積2174平方公里,為張家界市政府駐地,全市政治、文化、交通樞紐中心。永定區歷史悠久,始于兩漢時期。
2.武陵源區
武陵源區,隸屬于湖南省張家界市,位于張家界市中部,總面積397.58平方千米。
武陵源區是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縣級行政區,張家界市的核心景區就在武陵源區境內。武陵源,史書上稱為“禹甸之靈境”、“赤縣之奧區”,唐代詩人王維留下了“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的詩句。
縣
3.慈利縣
慈利縣,隸屬于湖南省張家界市,地處湖南省西北部,張家界市東部,總面積3480平方公里。
慈利縣自古素有“銀澧金慈”之稱,是“湖南省旅游強縣”及“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
4.桑植縣
桑植縣,隸屬于湖南省張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邊陲,總面積3474平方千米。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東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湖南通往祖國西北的北大門。
三、張家界簡介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北與湖北省鶴峰縣交界。總面積9518平方千米。總人口163萬人(2006年),以土家族、白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全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市人民政府駐永定區。張家界為中國湖南省的省轄地級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腹地。為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1982年9月,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8月,武陵源被列入國家第二批40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內;1992年,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自然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地處武陵山脈東段,境內多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桑植縣境西北的斗蓬山海拔1890米為市境最高處。主要河流有澧水、婁水。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5.1℃,7月平均氣溫28℃,年降水量1400毫米。枝柳鐵路縱貫境內,干線公路縱橫過境,有張家界機場。旅游景點有: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桑植縣九天洞、八大公山,永定區茅巖河漂流、天門山,慈利縣五雷山,永定區玉皇洞石窟、普光禪寺等。有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紀念地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賀龍故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舊址等。美國好萊塢曾到張家界來拍照取景,這些照片被卡梅隆導演看上,用在了電影《阿凡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