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區縣有貴州省轄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畢節、銅仁6個地級市,黔東南、黔南、黔西南3個民族自治州;10個縣級市、50縣、11自治縣、1特區、16個區,共88個縣級政區;832鎮、122鄉、193民族鄉、362街道。總計1509個具體名單見下表。
一、貴州所有的區縣名單有哪些
地級單位 | 人口 (萬人) | 面積 (km2) | 區號 | 車牌代碼 | 市轄區、自治州首府 | 縣級市 | 縣、自治縣 |
---|---|---|---|---|---|---|---|
貴陽市 | 598.7 | 8034 | 0851 | 貴A | 觀山湖區 南明區 云巖區 花溪區 烏當區 白云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息烽縣 修文縣 |
遵義市 | 660.67 | 30763 | 0851 | 貴C | 匯川區 紅花崗區 播州區 | 赤水市 仁懷市 | 桐梓縣 綏陽縣 正安縣 鳳岡縣 湄潭縣 余慶縣 習水縣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六盤水市 | 303.16 | 9914 | 0858 | 貴B | 鐘山區 水城區 六枝特區 | 盤州市 | - |
安順市 | 247.06 | 9267 | 0851 | 貴G | 西秀區 平壩區 | - | 普定縣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畢節市 | 689.96 | 26852 | 0857 | 貴F | 七星關區 | 黔西市 | 赫章縣 納雍縣 織金縣 金沙縣 大方縣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
銅仁市 | 329.85 | 18003 | 0856 | 貴D | 碧江區 萬山區 | - | 江口縣 石阡縣 思南縣 德江縣 玉屏侗族自治縣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松桃苗族自治縣 |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375.86 | 30339 | 0855 | 貴H | 凱里市 | - | 鎮遠縣 黃平縣 施秉縣 三穗縣 岑鞏縣 天柱縣 錦屏縣 劍河縣 臺江縣 黎平縣 榕江縣 從江縣 雷山縣 麻江縣 丹寨縣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349.44 | 26195 | 0854 | 貴J | 都勻市 | 福泉市 | 荔波縣 貴定縣 甕安縣 獨山縣 平塘縣 羅甸縣 長順縣 龍里縣 惠水縣 三都水族自治縣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301.51 | 16805 | 0859 | 貴E | 興義市 | 興仁市 | 普安縣 晴隆縣 貞豐縣 望謨縣 冊亨縣 安龍縣 |
二、貴州所有區縣介紹
貴陽市
南明區:貴陽市的中心城區之一,是省委、省軍區所在地。
云巖區:貴陽市的中心城區之一,貴州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區。
花溪區: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譽,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烏當區:貴陽市城區組團之一,生態資源稟賦優良,是貴州省首批經濟強區(縣)。
白云區:是科技部命名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觀山湖區:一座生態型、園林式、數字化的現代都市新城,正逐步成為貴陽市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開陽縣:“水東文化”發祥地,是全國著名的三大磷礦之一,有“中國綠色磷都”“喀斯特生態世界公園”等美譽。
息烽縣:全國 30 條紅色旅游精品線之一,久負盛名的息烽溫泉,是全國著名八大溫泉之一,有“天下第一神湯”之美譽。
修文縣:“王學圣地”,被中外學者尊為陽明心學的“耶路撒冷”。
清鎮市:“西部錦繡湖城”,貴州省主要的工業基地之一。
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唯一的人才特區和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核心區、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也是全省 1+8 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之一。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于1993年2月,2000年2月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六核”之一,現代制造業聚集區。
六盤水市
鐘山區:六盤水市中心城區,六盤水市人民政府駐地,南方最大的煤炭鋼鐵原材料生產基地。
六枝特區:中國唯一以“特區”命名的行政區劃,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商品糧基地縣,被稱為“十里煤城”。
盤州市:貴州的西大門,被譽為“滇黔鎖鑰、川黔要塞”,是貴州省全國百強縣之一。
水城縣:名符其實的避暑勝地,地處川滇黔桂四省區結合部,素有“四省立交橋”之稱,中國重點產煤縣之一。
遵義市
紅花崗區:遵義市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1935年1月,*在這里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因此而名揚中外。
匯川區:全省首批成立的 3 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2010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貴州省最年輕的縣級行政區。
播州區:全國著名紅色文化旅游基地之一,是彪炳史冊的紅色圣地、綠色發展的旅居福地、投資興業的開放高地。
桐梓縣:革命老區、夜郎故地,古人類發祥地之一,中國方竹筍之鄉。
綏陽縣:中國詩鄉、黔北糧倉。
正安縣:文化源遠,千年古縣,為“中國小說之鄉”“中國吉他制造之鄉”。
鳳岡縣:好山好水好生態,“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
湄潭縣:云貴小江南,“貴州茶業第一縣”。
余慶縣:中國小葉苦丁茶之鄉,“四在農家”理論發源地。
習水縣:國家革命老區縣,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主戰場。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仡佬民族文化的發源地,素有“黔蜀門屏、銀杉之鄉、仡佬故土、儺戲王國”之稱。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素有“仡佬之源.丹砂古縣”的美譽,有世界現存最古老的丹砂冶煉技術。
仁懷市: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戰斗過的地方,茅臺酒的故鄉,2004年7月被正式認定為“中國酒都”。
赤水市:全國唯一以行政區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因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而名揚中外,是中國旅游局認定的全中國最好的康養旅游目的地之一。
新蒲新區:緊鄰老城區,是遵義市城市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南部新區:2016年1月4日成立,遵義市最年輕的經濟開發新區。
銅仁市
碧江區:銅仁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和省列“經濟強縣”。
萬山區:曾是中國最大的汞工業生產基地,因汞儲量名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譽為“丹砂王國”。現憑借獨具特色自然景觀和氣候,成為避暑休閑的理想之地。
江口縣:地處梵凈山東南麓,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是全國著名而宏大的“自然基因庫”。
石阡縣:貴州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世界少有、國內獨有且儲量豐富的地熱礦泉水資源,是聞名遐邇的“中國溫泉之鄉”。
思南縣:貴州開發最早的縣份之一,貴州第一大江烏江穿城而過,烏江中下游地區商品集散地。
德江縣:是省委、省政府定位并經國家住建部批復的黔東北專業型中心城市,被譽為“黔中砥柱樞紐德江”,享有“天麻之鄉、儺戲之鄉、奇石之鄉”之稱。
玉屏縣:貴州省的東大門,有“黔東門戶”“中國簫笛之鄉”之稱,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
印江縣:地處梵凈山西麓,享有“中國書法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的美譽。
松桃縣:地處梵凈山東麓,國務院批準成立最早的自治縣之一,也是銅仁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綜合實力較強的一個縣。
沿河縣:全國四個單一的土家族自治縣之一,是黔、渝、湘、鄂邊區物資的集散地,素有“黔東北門戶,烏江要津”之稱。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興義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國際山地旅游大會的永久會址與舉辦地。
興仁市:貴州第一塊工業黃金產地,“中國薏仁米之鄉”。與阿聯酋迪拜等著名旅游城市處于同一緯度,是最適宜人居的地方之一。
安龍縣:是貴州歷史上唯一建過皇都的地方,素有“三千年文化、三百年荷花、三十處美景”的美譽。
貞豐縣:貴州西線旅游線路上重要的節點縣,有“中國金縣”“中國花椒之鄉”“中國砂仁之鄉”稱號。
普安縣:“中國茶文化之鄉”,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球茶樹 2 萬多株,全國重點產茶縣。
晴隆縣:“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縣境內有名震世界的“史迪威公路——24 道拐”,其茶葉、薏仁米、晴隆羊、臍橙等農畜產品遠近聞名。
冊亨縣:中華布依第一縣,一個“山水冊頁、幸福亨通”的地方,這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素有“天然溫室”之稱。
望謨縣:貴州的“天然溫室”之一,黔香的故鄉,被譽為“布依圣境”。
畢節市
七星關區:畢節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赫章縣:夜郎故里,貴州屋脊,是“中國核桃之鄉”“中國櫻桃之鄉”“中國野生韭菜——多星韭之鄉”,貴州中藥材主產區之一。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貴州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光能資源和風能資源為貴州之冠,是氣象學界命名的“陽光城”。
納雍縣:是貴州“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有“苗舞詩鄉”“西南煤鄉”“生態茶鄉”“中國珙桐之鄉”的美譽。
織金縣:屬貴陽“1 小時經濟圈”,有“溶洞王國、煤海磷都、寶楨故里、竹蓀之鄉、山水之城、百泉古鎮”之美譽。
黔西縣:是中國南方人類始祖的發祥地,有“水西門戶、貴筑藩屏,黔中腹地、省府咽喉”之稱,享有“中國杜鵑花都”的美譽。
金沙縣:中國貢茶之鄉,是貴州省經濟強縣,“中國醬香酒第二大生產基地”,“金沙回沙酒”連續蟬聯“貴州十大名酒”稱號。
大方縣:黔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有“地球花籃”的稱號。
百里杜鵑管委會: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被譽為“地球彩帶、世界花園、養生福地、避暑天堂”。
金海湖新區:畢節市極力打造“川滇黔區域中心、西南重要門戶樞紐、新興產業發展高地、山水生態花園城市、產城融合示范新區”的主戰場。
安順市
西秀區:安順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世界喀斯特風光旅游優選區,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平壩區:貴州省乃至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素有“西部黃金通道,黔中文化走廊”之稱,為中國屯堡文化之鄉。
普定縣:古為牂牁夜郎國地,有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科普示范縣、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示范縣等多項美譽。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素有“銀城”“瀑鄉”的美稱,境內的黃果樹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清康熙帝曾賜“滇黔鎖鑰”之題詞,有“古生物化石聯合王國”之稱。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是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布局的 12 個重點經濟區之一,也是貴州省 10 個生態功能縣之一。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1992年首批成立的三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全國 26 個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之一,安順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核心區。
黃果樹旅游區:黃果樹旅游區由 2 個國家 5A 級風景名勝區和 1 個國家 4A 級風景名勝區組成,即黃果樹風景名勝區、龍宮風景名勝區和大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凱里市:別名“苗嶺明珠”,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一座宜業宜居宜游的旅游城市。
黃平縣:素有“且蘭古國都,云貴最秀地”之美譽,現已形成“春游、夏漂、秋賞、冬泡”的旅游新格局。
施秉縣:境內的杉木河是全國最佳漂流圣地,云臺山是貴州省第三個世界自然遺產,有“全球最美白云巖喀斯特地貌”的稱謂。
三穗縣:地處黔東“三條精品旅游線”的中樞,是貴州省東出口之一,素有“千里苗疆門戶”和“黔東要塞”之稱。
鎮遠縣:地處湘黔兩省接壤交匯處,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國家重點歷史文化名城鎮遠距今已有 2200 多年歷史。
岑鞏縣:荊楚夜郎文化融合地,是貴州政治、經濟、文化的先發地之一,貴州省優質大米基地縣之一。
天柱縣:貴州省少數民族比例最高的縣之一,是貴州省東出兩湖、南下兩廣的重要通道。
錦屏縣:清水江“木商文化”發源地和核心區,是尚待開發的人文旅游寶地。
劍河縣:有“中國最美風景縣”“藥材之鄉”之譽,境內的劍河溫泉是世界罕有的自涌氡硫溫泉,被譽為“苗疆圣水”“西部浴都”。
臺江縣:有“天下苗族第一縣”之稱,先后被評為“中國原生態旅游大縣”“中國民俗風情旅游大縣”。
黎平縣:貴州“東進兩湖、南下兩廣”的橋頭堡,是全國侗族人口、傳統村落最多的縣,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單位。
榕江縣:苗侗祖源文化集散地,是“優質西瓜之鄉”“國家優質柑桔生產基地”“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從江縣:貴州省乃至全國旅游景點數量最多、資源類型最全、原生性最強、保存最為完整的縣份之一,“是中國香豬之鄉”“中國優質椪柑之鄉”。
雷山縣:曾被央視等媒體評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有“中國苗族銀飾之鄉”稱號,境內的西江苗寨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麻江縣:清末狀元夏同龢故里,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中國南方最大的藍莓基地縣、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丹寨縣:貴州東線旅游的重要景區之一,少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富集地,這里匯集了 7 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都勻市:貴州省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南地區出海重要交通樞紐,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有“高原橋城”之美譽。
福泉市古稱且蘭國,是貴州開拓較早的地區之一,現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轄下的一個縣級市,有“亞洲磷都”“水果之鄉”“文化名城”的美譽。
荔波縣:“世界遺產地,地球綠寶石”,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最美的地方”“國際王牌旅游目的地”“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等。
貴定縣:貴州省旅游資源大縣,有“中國最佳休閑旅游縣”“中國苗嶺貢茶之鄉”“中國酥李之鄉”等金字招牌。
甕安縣:革命老區縣、全國綠化造林百佳縣,貴州三大磷礦基地之一。
獨山縣:大西南進入兩廣出海口的必經之地,素有“貴州南大門”“西南門戶”之稱,入選全國首批“中國傳統文化旅游名城”。
平塘縣:擁有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全國唯一的毛南族鄉、掌布藏字石等,縣城一面依山,三面環水,享有“玉水金盆”美稱。
羅甸縣:因年平均溫度達 20℃,有“天然溫室”之稱,是遠近聞名的“中國火龍果之鄉”,還有“山水湖城”“玉都”等榮譽稱號。
長順縣:自古被稱為“夜郎故地,杜鵑之鄉”,是黔中地區“糧倉”之一。
龍里縣:貴陽市的東大門和黔南州的北大門,有“中國刺梨之鄉”“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縣”“中國最美健康養生旅游名縣”等榮譽稱號。
惠水縣:距貴陽僅 30 公里,是黔中經濟區核心區,貴州著名的稻粟之地、桔果之鄉。
三都水族自治縣: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是“中國水晶葡萄之鄉”,珠三角地區的“菜籃子”和“果盤子”。
貴安新區
貴安新區:中國第八個國家級新區,區域范圍涉及貴陽、安順兩市所轄 4 縣(市、區)21 個鄉鎮。是全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全國大數據應用與創新示范區、大數據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示范區、大數據雙創示范基地、大數據人才教育培訓基地……
三、貴州簡介
貴州,簡稱“黔”或“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貴陽市。北接四川省和重慶市,東毗湖南省、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連云南省。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省總面積17.62萬平方千米,共有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截至2022年末,貴州省常住人口3856萬人。
貴州省地處西南內陸地區腹地,是西南地區交通樞紐,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歷史代表文化為“黔貴文化”,此外還是中國古人類的發祥地和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距今五六十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棲息繁衍。
2022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20164.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61.18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7113.03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10190.37億元,增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