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退休教師曬工資條 29年來工資翻了76倍

思而思學網

“幾乎每一張工資條都代表著不一樣的記憶。”葉競仁女士說道。今年81歲的葉競仁家住在南寧市唐山路,從1985年至今,一年12個月的工資條都被她細心地粘貼在一個白色本子上。記者翻閱其中發現,上世紀80年代的工資條里有許多80后、90后未曾聽過的詞語,如洗理費、肉貼、儲金等。葉競仁的工資每年都有所增長,1985年5塊錢能買4斤多雞蛋,到了2005年卻只能買1斤多。“幾乎每一分補貼都代表著柴米油鹽。”葉女士說,工資條記錄了一代人的生活文化變遷,也提醒著現在的人要更珍惜當下生活。

當年的補貼

單位“好有愛” 每月給員工理發錢

“糧差就是糧食差價,市場上的糧食漲價了,單位就會適當發放一些補貼。”葉競仁一邊翻閱著自己的工資條冊一邊對記者解釋道。

1985年,葉競仁在南寧市某小學擔任教師,每個月除了可以從學校財務處領到工資外,她還會收到一張標注詳細的工資條,也就是從那時起,葉競仁開始有了收集工資條的習慣。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葉競仁的工資條內容上,除了基本工資這一項外,還有糧差、洗理費(剪發)、肉貼、房具、報刊、儲金等多項內容。“如果住在學校就得租借家具就得扣‘房具費’,為省錢我都是回家住。”葉競仁說。

從1985年至上世紀90年代末,葉競仁的工資條內容每年都所有變化,如1992年工資條上出現了“地貼”這一補貼。1993年又增加了“開放”這一補貼。此外,1993年時新增的“煤貼”即煤球補貼,到1994年時則變成了“煤氣補貼”。“這些工資條,代表著生活在快速發展,在社會經濟生活不斷發展的狀態下,折射出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百態。”葉競仁說。

飛漲的工資

物價在漲的同時 29年工資也翻了76倍

除了工資條款項內容有變化外,葉競仁的工資額每年也在增加。她的工資從1985年6月的53.2元到3月的4057.1元,工資翻了將近76倍。葉競仁笑著說:“物價漲了,工資肯定得漲了。這樣才能保障我們的生活水平。”她給記者算了筆賬,在上世紀80年代,5塊錢可以買到4斤多雞蛋;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時,5塊錢只能買到兩斤多雞蛋;而現在5塊錢最多買到1斤雞蛋。

“雖然工資在漲,但物價也在不斷變化,面對生活,我們只能精打細算。”葉競仁說道。1985年,當時葉競仁的工資只有53.2元,她要拿出15元給母親作生活費,給外婆2元,每個月還要替3個兒子繳納6元醫療保險費,剩下30.2元則用于補貼家用;至于丈夫的那一部分錢,則用于贍養婆家正在上學的小姑、小叔等親戚。有一年,葉競仁家中兩位老人同時生病,為了給老人治病,葉競仁和愛人除了通過單位的“儲金”借錢外,還得向親戚籌借一些,“當時是最拮據的時候了,但一家人咬咬牙就挺過來了。”葉競仁說。

到了上世紀90年代,葉競仁退休了,她仍舊得從退休工資里拿取一半費用補貼家用。為了更好地明細開支,除了將工資條進行儲存外,葉競仁還養成了在筆記本上記錄生活開支的習慣,“我甚至買一把青菜都會記錄下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清楚每分錢的去向,才能精打細算地過好生活。”葉競仁說。

收藏的意義

不僅紀念生活 還提醒努力向前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上世紀90年代末,葉競仁工資條上的內容變了又變,那些曾經讓老一輩人熟悉的詞匯,如肉貼、洗理費等漸漸從工資條上消失。從2000年開始,葉競仁的退休工資上,內容只有教齡補貼、生活補貼、實發額等簡單的工資內容。遇上閑暇時光,葉競仁便會拿出工資條,用放大鏡仔細查看里面的內容,“以前收工資條是為了過好生活,現在收工資條則是為了紀念生活。”葉競仁說。

大概兩三年前,葉競仁開始整理存在箱子里的這一大打工資條。遇上節假日,自己的孫子孫女回來看望她時,葉競仁總喜歡拿出工資條本給大家看,向大家講述過往故事,“剛開始孫子、孫女都不愛聽,但后來念叨久了,他們也會停下來翻閱工資條,然后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是這樣走過漫長歲月的。”葉競仁說。“工資條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發展,也提醒著我們要更努力地向前,不管工資條上的數額是多少,內容是什么,用心生活才是真諦。”葉競仁說。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