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加劇,對養老金的支出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就需要社保基金的支持,但是,相比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安全”問題更為重要,只有用好管好社保基金,才能更好地滿足國人對養老金的需求。
審計發現,由于管理不當,社保基金會基金和存款管理方面減少收入、損失、虧損達到175億余元。其中包括部分協議存款辦理不規范,致使利息收入減少1.65億元;對減持H股收入獲得的港幣資金未及時安排使用或結匯,因港幣匯率下降導致港幣存款匯兌損失9287.97萬元;,社保基金會基金財務部在研究擬定協議存款方案時,由于決策不當,造成少收利息380萬元。
社保基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國人的養老金、救命錢,其中不僅包括國家財政的投入和企業按規定比例繳納的資金,更有每個參加社保人員按月從工資中扣除一部分的積累,養老保險金在各地方也被譽為是“高壓線”,任何人如果貪污挪用養老保險資金,都會面臨著法規制度最嚴厲的懲罰,也正因為如此,各地方財政無論遇到任何資金困難都絕不敢輕易打養老保險基金的主意,因為地方官員心里都清楚,一旦退休職工不能按月足額發放養老金,將會給社會穩定帶來無法估量的影響和破壞,更會突破政府的公信底線。
早前,有媒體曝出,為了保障國家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相關部門曾計劃嘗試將部分社保基金投入股市,輿論一出,當即引來輿論的一片關注和質疑,其實人們的擔憂很簡單,巨額社保基金投入震蕩的股市,尤其是在法規制度尚未健全完善的條件下,這種投入無疑是一場賭博,能夠實現增值固然值得高興,一旦出現虧損,后果難以設想,而對于很多依靠養老金生活的退休職工而言,養老金可以不增加,但根本無法承受減少甚至“斷糧”。而且人們對如何具體操作也心存疑慮,在目前養老金雙軌制和腐敗懶散作風沒有完全遏制的情況下,需要按月繳納養老金的人,將所繳納的巨額養老金交到并不需要依靠社保金養老的人手集中管理和操作,制度稍有疏忽,就可能會只會減少不會增多,現在開來是一語中的,國家社保基金在短短三年時間里就“縮水”了175億。
而且更讓人為之憤怒和不解的是,“縮水”的這175億元,大多還不是出在“技術問題”上,完全是人為失職造成,從審計結果就能看出,存款辦理不規范,對減持H股收入獲得的港幣資金未及時安排使用或結匯,決策不當等原因造成損失就近3億元。非但如此,還包括到,社保基金會自營指數化投資組合虧損共計69.53億元,其中虧損14.7億元。此外,底,社保基金會未按規定對6只禁售期滿的轉持股票計提準備,少確認減值損失103.02億元。真正屬于“經營虧損”人們還能夠接受,但人為原因造成的巨額虧空就不能不讓人懷疑其中的“貓膩”,特別是這些數字均出于審計后的結果,如果不是開展這次“審計風暴”,隨著時間的推移,很難說不會成為一筆無人認領的“糊涂賬”。
很長一段時間來,社保基金“缺口”問題一直是人們熱議不斷的話題,為了“彌補”這個所謂的“缺口”,政府相關部門官員、各路專家甚至媒體輿論都沒少出主意,運作投資增值,要求央企國企加大利潤投入,甚至是“延遲退休”,尤其是關于推動“延遲退休”的各種報道更把社會攪和的“人心惶惶”,所有這些其實都是出于對社保基金能否持續滿足養老金發放的擔憂,雖然最后權威部門證實這些都不過是“傳說”,國家養老金收支依然在合理范圍之內。但現在看來,即便養老金收支如何合理可控,也架不住社保基金這樣的“虧損”,社保基金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當屬養老金,筆者大致算了一下,如果按個人月均養老金2000元計算,損失175億元,相當于875萬退休職工一個月養老金的總數,也就是說超過全國十分之一退休職工一個月的養老金,被某些人的“決策不當”或“粗心大意”弄沒了。
國家社保基金是全國普通老百姓的養老金、看病錢和各種維持最基本生活的“生存金”,既有國家經濟發展的投入,更有從每一位參保人員工薪收入中“擠出”的血汗錢,人們可以容忍他的“不增值”,但承受不住他的“縮水”,更不能原諒某種“決策不當”所造成的損失,我們注意到,在審計部門發布這一結果后,社保基金會既沒有官員出來擔責解釋,更沒有誰被起碼的問責追究,難道真的是“崽敗爺錢不心疼”?
提示:綜上所述,社保基金關系到每個人的生病、失業、養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社保基金,國家還需要加強管理,健全法規制度,做好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