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平常的事物,越是容易想當然或人云亦云。有些看起來是常識的觀念,實際上卻是錯誤的。
提起社保,許多人很自然地就會想到“三險一金”或者“五險一金”,認為這就是社保。也有人前進了一步,知道“一金”并不是社保,但是他們的邏輯鏈條建立在“五險是社保,因為社保是法定的、強制的;一金不是法定的,不是社保,不繳是可以的”基礎之上。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五險一金都是法定的。其中五險是社保,但五險僅是針對城鎮職工而言的狹義上的社保,具有強制性,而廣義上的社保并不都具有強制性;一金不是社保,但僅僅是由于歷史因素等原因沒有加入社保,其同樣具有強制性。
通常所說的三險一金或五險一金是針對用人單位而言的法定義務。五險指基本養老保險(常簡稱“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常簡稱“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住房公積金。在五險中,前三個險種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后兩個險種完全由企業承擔,即用人單位繳納五險一金、職工繳納三險一金,是這兩種說法得以并存的重要原因。
我國社保體系總體建立在20世紀80年代,住房問題在當時還算不上很棘手的社會問題,再加上國際慣例的原因(在西方發達國家不存在公積金的問題),致使住房公積金沒有納入社保體系建設。五險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規范,由勞動保障部門管理辦理;住房公積金受《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范,由當地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兩者屬于不同的序列,但均是國家強制性的繳費制度,F在很多地方只強調社保,而對公積金重視不夠,用人單位(包括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職工可依法要求自身權利得到保護。
組成與劃分
7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我國社保領域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其第一章第二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結合該文件的其他相關規定,我國社保體系是一個“廣覆蓋、多層次”的體系,以“保基本、可持續”為指針。“廣覆蓋”,從參保對象上來說,就是不僅包括通常意義上的企業職工(對應五險),還把靈活就業人員、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事業單位職工等歸入職工的范疇,更進一步把參保對象擴展到了城鎮未就業居民和農村居民,具有了真正的全民性質。“多層次”是“廣覆蓋”的具現,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依據參保對象的不同,細分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我國社保體系的基本情況見下圖,社會各主要人員參保社保的基本情況見下表。
我國社保的基礎和核心是職業保險,即以城鎮職工及用人單位為參保對象、具有法定強制繳費功能的五險,新版勞動法強制要求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早期的非戶籍勞動者無法繳納生育險、部分單位違規僅繳存三險等已成為過去式。但社保并不局限于此,針對城鎮未就業居民和農村居民,在基本養老保險層面,分別建立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基本醫療保險層面,則分別建立了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需要指出的是,這4個險種實際上并不具有強制性,比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強調的是由政府加以引導,政府補貼城鄉居民積極參保。
作為社保的核心內容,五險是我們的重點關注對象。在五險中,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不需要個人繳納,它們同失業保險一樣,參保形式比較簡單、領取概率較低,因此我們將更加關注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
主要險種基本情況
現將各主要險種的基本情況做個列示。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簡稱“職保”)
參保范圍: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
賬戶管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單位繳納部分進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繳納部分進入個人賬戶
領取條件:企業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退休后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繳納時長不滿15年的,可以在退休時將個人繳納部分一次性領走,不能領取單位繳納部分
覆蓋范圍:截至年底,全國參保人數3.22億人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
實施時間:試點,2020年前實現全覆蓋
參保范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在戶籍地自愿參保
繳費方式:新農;鹩蓚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以“有彈性”為原則,比如設計的繳費標準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農村參保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準,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
領取條件: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
實施時間:7月試點
參保范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在戶籍地自愿參保
繳費方式:居民繳費、政府補貼
享受待遇:參保居民年滿60周歲,可按月領取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在內的養老金。
在北京、煙臺等地區,新農保和城居保已合并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截至年底,全國新農保、城居保參保人數已達4.98億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達1.38億人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參保范圍: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
賬戶管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用人單位所繳納的醫療保險費一部分用于建立基本醫療保險社會統籌基金。個人賬戶資金主要用于支付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就醫購藥符合規定的費用,個人賬戶資金用完或不足部分,由參保人員個人用現金支付,個人賬戶可以結轉使用和依法繼承
覆蓋范圍:截至年底,全國參保人數5.73億人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實施時間:2007年啟動試點, 在全國全面推開
參保范圍: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愿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繳費方式: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實施時間:2003年起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
參保范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在戶籍地自愿參保
繳費方式:居民繳費、政府補貼。自起,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5%左右,并全面推廣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結腸癌、直腸癌等20個病種的重大疾病保障試點工作
失業保險
參保范圍:各類企業及其職工、事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
領取條件: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一般交1年拿2個月,享受待遇期限最長不超過24個月
覆蓋范圍:截至年底,全國參保人數1.64億人
工傷保險
參保范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
認定條件: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工傷保險有一個爭議性的規定,即在在工作崗位發病并在48小時內死亡的,被認定為工傷。如果是發病后超過48小時死亡的,就不會被認定為工傷。
覆蓋范圍:截至年底,全國參保人數1.99億人
生育保險
參保范圍:所有用人單位(包括各類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由用人單位統一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
領取條件:用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在1年以上,并按時足額繳納了生育保險費;計劃生育政策有關規定生育或流產的;在本市城鎮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服務機構,或經批準轉入有產科醫療服務機構生產或流產(包括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
覆蓋范圍:截至年底,全國參保人數1.64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