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解讀:自主招生政策調整
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解讀:自主招生政策調整
作為全國進行高考改革試點的兩個省市之一,上海于9月19日公布了《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下文簡稱《方案》)。《方案》的主要改革內容要從2017年實施,但也有部分改革涉及目前的高三學生。因此,可以說高考改革對所有學生、學校都有影響。理性認識高考改革帶來的變化,對學生積極準備高考、度過更有意義的高中生活十分重要。
自主招生政策調整
根據《方案》,從起,高校的自主招生將移到高考之后。這對自主招生帶來的變化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北約”“華約”“同盟”三大聯考解體,高校將高考成績作為申請自主招生的筆試成績,在高考之前,考生的心思可能會全部集中在高考之中。
其次,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如果把高考成績作為申請依據,那么,應該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啟動,即6月底。假如教育部門要求高校在7月初完成自主招生,由于受時間限制,自主招生的名額將減少,而學生選擇學校的機會也不多。
再次,參加高校自主招生面試的學生,可能要求填報提前批志愿,高校在錄取時結合高考分數、面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評價、錄取。原來達一本線即可錄取,或者降低20-60分的錄取優惠方式可能改變。
筆者希望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能在6月底高考成績公布后啟動,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提出申請成績要求,達到成績要求的學生可自主申請多所學校,學校獨立進行評價錄取,每個學生可同時獲得多校錄取通知書再選擇。給高校自主招生的時間為1個月,到7月底結束,沒有被錄取的學生再填報志愿,或者按原先填報的高考志愿錄取。
如果能推行這一自主招生方式,將是高考改革的重大突破,高考成績變為評價依據之一,學生和學校可雙向互選。按照高考錄取進程,實施這一方式毫無問題,就看教育部門在推進招考分離方面有多大決心。
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解讀:自主招生政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