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訓的現狀
找不到最合適的課件和老師——老師和課件不少,可好像都不是我想要的;
即使現場好,后期也沒實效——現場反應不錯,可過段時間問題還是問題。
到底有沒有好課程好老師?
到底內訓有沒有實際用處?
——
不是課程都不好、不是老師都不好、也不是內訓都沒用,
而是受到傳統內訓模式限制了,
求實效,企業就需要新的培訓模式——落地式培訓。
落地式培訓:
課前——量身定制落地式課程內容
課中——現場風暴提煉落地式工具
課后——執行力落地顧問跟蹤輔導
為什么要量身定制課件?
公開課類似于養生講座,那企業內訓就相當于坐診把脈。公開課的作用更多的是普及知識,提升學員的認知和思維技能;而企業內訓更需要的是解決實際問題,所以針對性更強。
中醫把脈,雖然表面上癥狀相似,但病因不一樣,藥方也就不一樣,必須對癥下藥。內訓也是一樣,表面需求一樣,其實差異很大。
比如,溝通的問題,有的需要解決的是內部上下級之間的授權問題,有的是部門間的協作問題,有的是團隊內的溝通問題,有的甚至更具體——研發技術人員與客戶如何溝通的問題、研發技術與銷售如何溝通的問題、銷售如何與客戶溝通的問題、實施客服如何與客戶溝通的問題等等,如果再深入一點,考慮到行業特性、再考慮到企業文化的個性,更考慮到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甚至是企業管理者的思路差異,那么,要想真正達到內訓的實際效果,不量身定做課件,豈有他法?
什么是落地式工具?
落地式工具是企業與培訓師協商所確定的現場培訓的交付物,是由培訓師在現場引導學員頭腦風暴提煉出來的,可以在企業運營中現實推行和應用的工具,也是落地式培訓產生實效的關鍵載體。一般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規范類:比如部門計劃、團隊協作等話題,在培訓現場風暴出相應的執行模板;
標準類:比如溝通、職業化等話題,現場風暴出企業自身的標準話術、著裝標準、禮儀標準等;
節奏類:比如制度落地、體系化建設等話題,現場風暴出執行的要事及其相應的行動節奏、關鍵節點等;
表述類:比如企業文化、品牌建設類話題,現場提煉出企業文化的表述語,品牌定位的表述語等。
其中,規范類工具主要是針對基本行為規范的,標準類工具主要是提升執行效果的,節奏類工具主要是配合企業管理實際推行進度的,表述類工具主要是對某些重要的、戰略級的、較為抽象的企業要素達成共識的。
為什么要現場提煉工具?
最重要最現實的原因是——學員自己提煉出來的工具在現實中更容易推行成功。
“一口唾沫一顆釘”、“說的話不算數就是打自己的臉”,雖然這些表述有些“不中聽”,但其隱含的中國人對承諾的心理是真實的。同樣的規范、同樣的標準、同樣的節奏、同樣的表述,如果是別人強加給我的,那我可能不會主動和積極接受,但如果是我自己“說出來”的,“定出來”的,就多多少少帶有承諾的暗示,那我可能主動性和積極性會高很多。
這就是落地式培訓一定要在現場結合企業真實話題引導學員頭腦風暴,并提煉出相應的落地式工具的重要原因。
有人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表述的是培訓師作為“中立”的第三方,在對企業內部一些話題的判斷和辯論中有一定的優勢。不過這種優勢對企業實際的執行意義并不大,真正有優勢的是落地式工具,因為它直接抓住了我們中國人的“承諾暗示”心理。
執行力落地顧問做什么?
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企業在現實中推廣及應用落地式工具,從而一步步解決實際問題,達到落地式培訓的效果。
再好的培訓現場,其熱度也就三五天,如果僅僅是一場培訓,那么一星期后幾乎找不到一點“培訓過”的痕跡(除去在娛樂話題中偶爾出現的部分調侃),解決實際問題從何談起?
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現場培訓僅僅只是個引子,一個開始,真正的實效恰恰就表現在現場所提煉出的落地式工具的推廣應用上。沒有落地式工具的推廣與應用,也就談不上落地式培訓,這就是執行力落地顧問的核心工作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