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教育專家李希貴在《在反思中重建》中指出“語文主題學習”是通過課內閱讀、課內學習來學習語文。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收集的2017小學教師語文主題學習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小學教師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1】
這個周末語文主題培訓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在培訓讓我學習到了一以前在課本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在培訓中,通過學習各位老師上傳上來的教學資源,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以后如何進行扎實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現就將我的一些收獲總結如下:
1.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后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2.主題閱讀以讀為主,從讀中領悟文章中的精髓。從不同形式,不同聲調,不同理解去領悟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如陸恕老師所說的“一讀解千愁”。
3、語文教學要有語文味。在課堂上,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訓練要扎實有效;采用合適的、不同形式的讀,使語文課堂書生瑯瑯;課中課后注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
4、閱讀教學以讀為本。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總之,通過參加本次活動,我的收獲頗多,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更加努力,認真做到語文教學體現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特別加強語言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努力轉變教學觀念及方法、策略,提高語文課堂的效。
【2017小學教師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2】
有幸到金壇參加“全國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其時對“語文主題學習”并沒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對“主題單元”卻是知之甚深,于是冒昧地揣測,此次研討的內容大抵如此。曾經寫過“主題單元模塊化解析與重組”的論文,因而對此次活動也產生了極大的好奇:“主題學習”與“主題單元”是否有共通點,區別在哪里?我曾經設想并親自實踐的“模塊化解析與重組”,與“主題學習”的教學有多少理念上的“同”,與操作上的“異”呢?這樣的課到底怎么樣上?我又能學到什么?帶著一大串的問題來到金壇,我的學習也格外認真。
真正的學習開始于李希貴先生的報告,李校長的主題詞是“閱讀”,他從五個方面逐層深入,闡述了閱讀的必要性、讀物的選擇、要求、方法策略等。他的報告并沒有這些類學術的詞,而是深入淺出,講得極其生動。有些句子則深深地打動了我,摘錄部分如下:
我們不能高估孩子,就像我們不能低估孩子一樣。
小學生讀《紅樓夢》,是害了《紅樓夢》,也傷了孩子。
千萬不要把好的東西在不恰當的時間送給孩子。
好多名著是挺好的,但不是孩子的名著。
有了一定量的閱讀,你不讓他寫,他也忍不住。
要學會等待,慢慢滋養。
聽著聽著,我的思緒也跟著飛了起來:是呀,惟一切著眼于孩子成長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孩子不喜歡的課程,考得再好,又能怎樣。高考過后滿校園的碎書碎紙,那不是教育的悲劇又是什么?我們的確做了太多太多用成人的視界去要求孩子的事,我們經常覺得大人能做的小孩子就一定要做到;大人不一定能做到的,小孩也要做到。一句堂而皇之的“都是為你好”掩蓋了一切。于是我想語文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在太多條分縷析的教學指標掩飾下,我們進行了多少所謂的“訓練”,不管你承不承認,這些習題始終如魔鬼一樣的纏著我們的孩子。可是,在如山如海的機械背誦與訓練中,我們又得到了什么呢?引以為傲的成績,領導的肯定,家長的夸贊。其實,唯獨缺的就是孩子的真心喜歡。
我是從來不喜歡背書的,即使自學中文專科、本科的六年里,也從不背書,書到喜歡即自然成誦,通透理解即過目不忘。我想那不是我有多聰明,是在閱讀時全身心投入的結果。真正能過目不忘的篇目,往往是受到極大觸動的文章,不管從哪個角度,我愛上了它,沉醉了,讀著讀著,就和作者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憂,一起怒,甚至一起創作。如此地融入、如此地透徹,必然過目不忘,乃至深深地印在心里。即使嚴謹如名詞解釋、術語定義,在最需要背的環節里,我仍然不喜歡背,也不背,卻又能記得極其到位,這確實違背常理,但又是事實。為什么會這樣,其實只有一個很簡單原因:無論學習什么,都去真心的喜歡它,研究它,把它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它。這樣你沒有不懂沒有不會的道理。
于是我想,只要孩子喜歡上了語文,幾個字暫時不會默寫,一篇文章暫時不會背誦,一篇作文暫時寫得不象樣,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他喜歡讀,喜歡寫,喜歡做,你還需要擔心他語文學不好嗎?根本不需要,只要他喜歡,不會的他早晚都能會,做不好的早晚會做好,他會因為喜歡做得更好,好得出乎你的想象。于是我想:語文老師,能讓你教的孩子喜歡上語文,那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語文老師呀,不能太急功近利,即在浮躁如今日的社會大環境下,更要沉下心來,與孩子一起走近語文、感受語文、體驗語文、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