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思學教育網為各位考生和家長整理全國所有大學院校報考代碼,供各位考生報考高考志愿參考和核對,包含了幾乎所有可以報考3千所的高校和大學。教育部為高校編排的代碼有5位(此代碼為全國統一代碼),省教育考試院會根據招生計劃,對所有的招生院校重新編一個4位代碼(此代碼一般只作填報高考志愿用),本代碼僅供核對和檢測,如有變動,請以教育部和志愿填報系統代碼為準。那么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的院校代碼是多少?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招生專業代碼是多少?本文為你詳細介紹。
一、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簡介和成就介紹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蒙古語言文字授課的普通高等學院,學校面向內蒙古和蒙古語文協作八省區蒙古族聚集區招生,93%的師生員工是蒙古族,學院在55年的辦學歷程中,為中央各民族單位和蒙古語文協作八省區培養了3萬多名少數民族各類人才,在經濟社會建設、傳承繁榮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學校以其獨具的民族特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民族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
學院占地面積529畝,生均占地74平方米(折合學生數);校舍建筑總面積16.3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約9.31萬平方米,后勤學生生活用房4.8萬多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19.3平方米;學生運動場地26123平方米。學院固定資產總值2.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570萬元,生均設備值5386多元。現有紙質圖書40萬冊,生均83冊,電子圖書18萬冊,期刊800種,電子閱覽室和圖書檢索系統完善。此外根據學科和專業設置,配備了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模擬會計室、電腦美術設計室、新聞編輯室、民族工藝實踐室以及美術教室、琴房等。校園網聯通教學與管理服務區。
學院現有教職工502人,其中專任教師322人,按當量折合后,在校生4772人,生師比為14:1。在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2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80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占專任教師的32.3%,中級職稱122人,占專任教師的36.09%;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5人,在讀16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75人,在讀34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占專任教師的40.4%。專任教師中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入選自治區“321人才工程”13人,入選自治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111工程”1人,全區意識形態首批“四個一批”人才1人。
學院現設有新聞系、語言文學系、經濟管理系、計算機系、美術系、音樂系、外語系、公共管理系、數理系、政法系、體育系和馬列教研部等教學機構,42個專業,基本涵蓋了人文科學(文學)、社會科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7個學科門類。近幾年主要開設的專業有:財務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旅游管理、漢語、應用英語、應用日語、圖書檔案管理、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語文教育、英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攝影攝像技術、新聞采編與制作、司法助理、法律文秘、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表演藝術、主持與播音、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現代教育技術、體育教育、蒙漢翻譯、英漢蒙翻譯、日漢蒙翻譯、俄漢蒙翻譯等,其中主持與播音、美術、新聞采編與制作等專業為自治區品牌專業,新聞采訪與寫作、馬頭琴等課程為自治區精品課程。根據學校優勢,升本后首批擬開設新聞采編與制作、音樂學(音樂教育方向)、美術學(美術教育方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漢蒙翻譯方向)、日本語(應用日語方向)、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7個本科專業。
學院重視科研工作,科研達到了一定水平。近幾年,教師發表論文1034篇,出版教材74部,完成國家級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33項,廳局級課題25項;有1174部(篇)科研成果獲廳局級以上獎,部分教師承擔并完成了中國蒙古學文庫選題,參加《蒙古學大百科全書》的編寫工作。《草原畜牧業現狀及其發展對策研究》、《哈撒爾研究》、《哈撒爾祭奠與成吉思汗祭奠比較研究》等課題被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二、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院校代碼查詢
以下是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的院校代碼,如有變動請以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院校代碼:11709
三、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學生評價
1、優點:可以學習蒙語,多參與蒙古族文化缺點:教育資源相對不發達,教室可以在提高自身能力學校目前處于積極上升趨勢,對于學生的管理也越來越有成效。
2、對于該專業是目前很有發展性的一個專業,對于其中主要的幾門課程要努力學好,打好基礎為以后的工作鋪墊好。該專業也是學校比較重視的專業處于起步階段,對于以后得發展這是一個可以選擇的專業.
3、 云計算未來還是很看好的,但是在這里根本學不到東西,就業沒跟專業有關系的,想學這個從事這個只能是自己平時多積累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