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為中規定一定條件,并且把條件成就或者不成就作為確定行為人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發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據的民事法律行為,附條件可以分為:延緩條件與解除條件;肯定條件與否定條件
B.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為中預定一定期限,并把該期限的到來作為行為人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發生、變更、消滅的前提的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期限可以分為:始期與終期;確定期限與不確定期限
C.無效民事行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不產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其從行為開始時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D.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屬于無效民事行為
2、下列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行為人必須具有預見其行為性質和后果的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一項民事活動,必須以行為人具有實施該項法律行為的民事行為能力為要件
B.行為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實,包括: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自愿,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強迫行為人實施或不實施某一民事行為;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即行為人的主觀意愿和外在的意思表示一致
C.標的須可能和確定
D.只要不違法的行為就是合法的
3、下列關于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征的表述,錯誤的是( )。
A.所謂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B.簽訂合同屬于民事法律行為,訂立遺囑不是民事法律行為
C.民事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D.民事法律行為是以意思表示為構成要素的行為
4、A、B、C、D四人在一起討論法律制定問題,他們各自的觀點中,正確的是( )。
A.A的觀點:法律的制定又稱法的創立或立法,從根本上講,就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的活動
B.B:A的觀點是錯誤的,我國法律的制定是指*和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依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C.C:基本上同意A的觀點,法律制定的目標主要在于將統治階級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但是在現代社會,某些不產生國家意志的活動也屬于法律制定活動
D.D:上述三種觀點都不正確。從本質上講,法律制定實際上就是特定國家機關運用專門技術的活動,立法技術運用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壞
5、法律事實包括行為和( )。
A.事件
B.物
C.不可抗力
D.客觀條件
6、下列關于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法律關系的主體,即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而不是義務的承擔者
B.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法律關系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C.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
D.法律關系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社會關系
7、關于法或法律的定義的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按照我國法學界的通說,法的定義是:法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系統
B.法是規定人們權利和義務并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
C.法的內容是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
D.法的內容是統治階級的精神生活條件所決定的
參考答案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屬于可變更或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參見教材P408.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不違反社會公眾利益、不違法的行為就是合法的。參見教材P407.
3、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簽訂合同與訂立遺囑都是民事法律行為,參見教材P406.
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立法只能由一定的國家機關或者經過授權的單位進行,因此選項B將*作為立法主體錯誤,將立法主體僅限定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也是錯誤的,還包括享有立法權的國家行政機關、軍事機關和地方權力機關;立法是國家職能活動,不產生國家意志的活動不可能屬于立法活動,因此選項C錯誤;盡管立法技術運用的高低會影響到立法效果,但立法效果的最終決定因素是該立法是否符合社會要求,D的觀點夸大了立法技術的作用。因此選項D錯誤。
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參考教材P406.
6、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法律關系的主體,就是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參見教材P404至P405.
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參見教材P397;選項BC,參見教材P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