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泥石流是指在山區(qū)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qū),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fā)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下暴雨時,我們要預防泥石流。以下是思而學教育網(wǎng)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東營市安全教育平臺,歡迎點擊進入!
點擊進入>>>東營市安全教育平臺
突遇泥石流的救助與被救
泥石流發(fā)生的應急措施
1、當處于泥石流區(qū)時,應迅速向泥石流溝兩側跑離,切記不能順溝向上或向下跑動。當處于非泥石流區(qū)時,則應立即報告該泥石流溝下游可能波及(影響)到的村、鄉(xiāng)、鎮(zhèn)、縣或工礦企業(yè)單位。
2、有關政府部門應立即組織有政府、單位(村、鄉(xiāng)、鎮(zhèn))、專家及當?shù)厝罕妳⒓拥膿岆U救災活動。
3、擬定并實施應急措施(或計劃)。比如:酌情限制車輛和行人通行;組織危險區(qū)群眾迅速撤離等。
4、密切注視該泥石流災害可能引發(fā)某種生命線工程(如水庫、鐵路、公路等)的次生災害甚至第三次災害。如火災、洪水、中斷交通、爆炸、房屋倒塌等。
5、建立觀測站(網(wǎng))進行長期動態(tài)監(jiān)測,掌握災情的變化發(fā)展趨勢,并作出決斷。
泥石流發(fā)生的非應急措施
1、生物措施。該措施是一種長期的有助于減緩泥石流形成達到一定防御目的的治理性手段。可以通過停耕還林,封山育林,固結表土,保持水土,降低泥石流發(fā)生率與規(guī)模。
2、避讓措施。該措施適合在泥石流發(fā)育分布區(qū)進行。
鐵路、村鎮(zhèn)、工礦、公路、橋梁、水庫的選址、旅游開發(fā)等一定要在查明泥石流溝谷及其危害的情況下進行,最好避開在成直接危害的地區(qū)與地段。如泥石流主支溝交匯部的低平地,泥石流溝的中、上下游及溝口,靠近河床的低緩階段或坡腳處,河道彎道外側等。
3、工程設施。所謂的工程設施主要是為保護危害對象免遭破壞而采取的防護、排導、攔擋及跨越等工程設施。同時還包括改善泥石流的流向與流速修建的排泄溝、導流堤,流槽等工程。
4、綜合防治措施。該措施主要是將生物措施與適用于某一泥石流危害區(qū)的幾項工程措施相互結合的一種方式,對泥石流小流域進行統(tǒng)一全面整治,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災害的發(fā)生。
可以開展泥石流的預測預報工作進行防治。
從空間上還可以根據(jù)地貌、地質、降雨等條件防治。
對泥石流發(fā)育程度和規(guī)模進行危險區(qū)域的劃分,劃分出高度危險、中等危險和一般危險,從時間上分為中長期和短期預報。
泥石流受傷人員該如何救助
泥石流通過泥漿的形式使人窒息受害。為了將損失以及傷亡人數(shù)減少到最小,在救助泥石流受傷人員時應及時采取正確合理有效的方式。
將壓埋在泥漿或倒塌建筑物中的傷員救出以后,應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內的泥土及痰、血等、排出體內的污水。
對昏迷的傷員,應該使其平臥,頭后仰,并將舌頭牽出,盡量保持呼吸通暢,如有外傷應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處理。
1、傷口止血。首先對傷員的出血傷口應迅速止血,如流血過多,似噴射狀,應斷定是動脈破損,在傷口上方也就是傷口近心端,朝動脈血管,用手或手掌把血管壓住,即可立即止血。如果傷員屬于四肢受傷也可以在傷口上端用繩布帶等捆扎,松緊程度視出血狀況而定,每隔1~2小時松開一次進行觀測,并確定后續(xù)處理措施。
2、傷口包扎。找到傷口,應該迅速檢查,如有酒精或碘酒棉球應將傷口周圍皮膚消毒后,用干凈的毛巾、布條等將傷口包扎好。
3、固定。對骨折的傷員,應該進行臨時的固定,如果沒有夾板,可以用木棍、樹枝等物代替。固定時盡量減少對傷員的搬動肢體與夾板間要墊平,夾板長度以超過上下兩關節(jié)為宜,并固定綁好,留指尖或趾尖暴露在外。對嚴重的外傷傷員的治療,在緊急處理的同時,應迅速求助醫(yī)務人員,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受傷人員護送到醫(yī)院。
遇到泥石流時要如何脫險
1、沿山谷徒步時,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轉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離山谷越遠越好,不要在谷底過多停留。
2、觀察周圍環(huán)境,特別留意是否聽到遠處山谷傳來打雷般聲響,如聽到要高度警惕,這很可能是泥石流將至的征兆。
3、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
4、出現(xiàn)泥石流后,要馬上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兩邊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絕對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泥石流發(fā)生時該如何逃生
泥石流一般會伴著山體滑波等地質災害同時發(fā)生,但通常情況下是可以預見和有預報的,這時應及早的撤離災區(qū)。如一次云南發(fā)生的山體滑波和泥石流幸好人們就是在被勸說及時的撤離才得以安全,但房屋及所有財產已被掩埋。
當泥石流發(fā)生的最好的方法是跑,要跑的快。要是流石流相對好應對一些,,離開泥石流的流道,向旁邊的高地跑就易躲過。曾經有一次在福建三明市的山區(qū)開車就經歷過,但是山體滑波,幸好車開的快,不然就被山上滾下來的大石頭壓扁了。泥石流主要是因為下雨引起的,6~8月是雨水多發(fā)季,山中最易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因此,在連續(xù)發(fā)生暴雨的時節(jié)不要到山中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