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咸寧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咸寧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咸寧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過年風俗
小年
(1月18日)
糖葫蘆、吹糖人、畫糖畫
糖葫蘆、吹糖人、畫糖畫。一個爐,一鍋糖,一只勺,一支簽,一雙手靈活游走,一幅幅十二生肖等糖畫富有民間韻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寫福字、送福字、鼠寶合影
過新年、貼福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象征吉祥、表達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風俗,“迎新春、寫福字、送福字”也是一種習俗。還有和鼠寶寶的互動合影。
舞龍、變臉、魔術
三人舞龍、川劇變臉,小丑魔術應有盡有,無處不體現節日的氣氛。
財神、雙獅送福、快板
財神互動送福、財獅喜獅雙獅送福、互動魔術、喜慶快板、人偶贈送糖葫蘆糖人
民族風俗
劃龍舟:端午節前后,嘉魚各鄉鎮都會舉行龍舟大賽,以這一傳統活動來慶祝傳統佳節。
打桂花:每逢仲秋季節,就會有。
祭月: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咸安區大屋雷的花農們為求雨會祭月。據說,有雨水時桂花花瓣更容易被打落,所以人們期盼采 花期下毛毛雨,桂鄉人稱“桂花雨“。
舞龍舞獅: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已獅舞前來助興。
咸寧美食
野桂花蜂蜜為嚴冬所產,無農藥中毒,無病蟲污染。含有豐富的鐵、鈣、蛋白質、維生素、核黃素等,對慢性肝炎、高血壓、肺結核、心臟病、動脈硬化有輔助療效。桂花蜜,又名野桂花蜜,從古至今,數易其名。古時曾稱石蜜、巖蜜、冬蜜,后因蜜蜂所采之花似茶花,又名茶花蜜。1964年經省委農工部鑒定,其蜂蜜所采之花為山茶科的鈴木花,鈴木的枝、葉與花的姿色、香氣酷似桂花,故更名為野桂花蜜。崇陽縣的蘇塘、路口、石城、華陂、大橋、白霓等區域均產,主產區金塘。僅該區鈴木總面積約8萬余畝。全縣年產蜜量30萬斤以上。 野桂花蜜色澤潔白、透明,氣味芳香,純度高,溶于水后,仍不改變原水的顏色。濃度最高的可用紙包裹攜帶。營養豐富,每磅含1.4克蛋白質,23毫克鈣,73毫克鐵,17毫克核黃素,16克維生素C等。對慢性肝炎、高血壓、肺結核、胃潰瘍、心臟病、動脈硬化等病,均有顯著療效。被譽為蜜中之王。現在不僅暢銷國內,且遠銷東南亞及日本等國。
賀勝雞湯以當地農家土雞和無污染地下泉水小火燉制而成,湯清而味鮮醇厚,雞肉入口即化,湯中加入本地特有的苕粉條,一來爽口彈牙,二來粉吸收湯中的油份,吃起來便不覺膩了。尤以旅寧、和平、正宗三酒店特制的“賀勝雞湯”最為有名。
賀勝雞湯的制作方法:取1.25公斤土雞一只宰殺、去毛。開膛、去內臟、洗凈。全雞放入高壓鍋中,加精鹽、料酒、姜片,添上清水少許,置于旺火之上高壓透氣后,再置文火和上閉氣清燉80分鐘,冷卻后起鍋和湯盛入湯盆內,再放入本地特制的苕線粉上火,待其滾沸飄香,油湯泛黃后,調味即可用。這樣制作出來的賀勝雞湯色黃、味醇、湯鮮、肉嫩,肥而不膩,爛而不散,營養價值極高,最適宜老人、兒童、孕婦和病后滋補,有壯陽、補血、利脾、健身之效。
酥糖是湖北馳名的三大特產之一,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最早源于唐代,享有:"茶罷一塊糖,咽而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為歷代名人所稱贊。
傳統特色產品--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麥芽糖骨子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面粉、棉白糖、熟純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麥芽糖骨子是麥芽糖釀制而成,經過原料配制、碾霄、熬糖、拉糖、壓糖等多道特殊的傳工藝精制而成,產品呈長條和麻將形,塊型整齊,用蠟紙包好,酥糖霄中均勻分布著麥芽糖骨子,吃時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濃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 桂花酥糖具有"香"、"細"、"甜"、"松",所謂"香",即打開包,桂花香、芝麻的清香撲鼻而來。所謂"細",指酥糖的屑子經八十孔篩子篩過,采用傳統工藝碾制,利口不沾,入口細而爽口。所謂"甜",即以白糖為主,飴糖適量,甜而不厭。所謂"酥",指麥芽糖骨子松脆,入口即溶,松而不散,上口松脆,回味油潤。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錦江食品廠又開發生產了黑芝麻酥糖、花生酥糖等不同風味的酥糖。
咸寧桂花糕產自聞名全國的桂花之鄉——湖北咸寧,桂花糕創制于明朝末期,糕質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老幼婦女均宜食用,是饋贈親友、自奉之佳品。湖北咸寧桂花糕的特點是配料獨特,油潤不膩,入口不澀,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帶涼,倍受人們的喜歡。它還有一段優美的傳說呢。在明朝末年,咸寧有個叫劉吉祥的小販,他從狀元楊升庵桂花飄香的書齋
中得到啟示,將鮮桂花收集起來,擠去苦水,用糖密侵漬,并與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裝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桂花糕一經售出,便引來人們爭先購買。后來,由當地將此糕的制作傳成下來,并且不斷提高質量,使桂花糕成了遠近聞名的咸寧特產。
二、咸寧的簡介
從中國湖北省省會武漢市南行80公里,就來到風景如畫的鄂南明珠——咸寧市。
咸寧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出土文物證明,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人類生息和繁衍。咸寧稱謂起源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取《易﹒乾彖》“萬國咸寧”之義,將永安易名咸寧,寓全都安寧之意。
咸寧歷史悠久。夏商為荊楚地,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明清屬武昌府。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發生在這里。解放以來,咸寧先后分屬孝感、武漢、大冶專區,1965年設立咸寧地區,1998年底撤地設市,現轄四縣(嘉魚、崇陽、通山、通城)一市(赤壁市)一區(咸安區)及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原咸寧經濟開發區),地域面積10033平方公里,2021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304.14萬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6‰。
咸寧自然資源豐富。這里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涼,四季分明,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是享譽全國的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苧麻之鄉、茶葉之鄉。全市有桂花品種88個,桂花面積約0.6萬公頃,其中桂花基地0.5萬公頃、桂花苗圃0.1萬公頃,每年產桂花苗2.5億株。全市有百年以上古桂花樹2000余株,占全國古桂數量的90%以上,另有樹齡50年以上的桂花樹1萬多株。全市已形成茶葉、水果、中藥材、蔬菜等11個特色主導產業,標準化特色產業基地總面積達到400萬畝。全市茶葉基地面積達到50.54萬畝;蔬菜播種面積157.2萬畝;中藥材基地達到16.7萬畝。主要種植黃精、白芨、七葉一枝花、鉤藤等名貴中藥材,境內的藥姑山更是被譽為“江南天然藥庫”。水果基地面積達到38.88萬畝。蒼山郁翠、沃土藏金,咸寧礦產資源貯量豐富,全市已發現59個礦種、69個亞礦種,其中:鉭、鈹、稀土砂礦、銻、鉀長石、鈉長石、白云母、鎂白云巖和地熱9種礦產居全省同類儲量之首。
咸寧是一座宜游宜居的生態休閑旅游城市,享有“中國亞熱帶森林自然資源生態平衡的典型代表”“全國最適宜人居的200個城市之一”、獲中國人民環境范例獎、全國最適宜人居城市、中國魅力之城、中國溫泉之城、中國十大最具成長創新型城市、全國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湖北省首批低碳經濟試點市、首批全國旅游標準化城市等殊榮。綠色是咸寧的魅力名片,生態是咸寧的金字招牌。53.01%的森林覆蓋率成就了咸寧“天然氧吧”,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為優。全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73.82 ,生態環境質量等級為良。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4.0%,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2021年,全市共有A級景區41家,(其中5A景區1家,4A景區12家),星級飯店39家,旅行社42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15個(國家級3個),星級農家樂120家(其中中國金牌農家樂31家,四星級農家樂23家,五星級農家樂11家)。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1個(赤壁市赤壁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2個(咸安區桂花鎮劉家橋村、嘉魚縣官橋鎮官橋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個(通城縣麥市鎮天岳村、崇陽縣白霓鎮浪口村),湖北省旅游名鎮3個(赤壁市赤壁鎮、嘉魚縣官橋鎮、通山縣大畈鎮),湖北省旅游名村9個(咸安區桂花鎮劉家橋村、嘉魚縣魚岳鎮牛頭山村、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村、赤壁市滄湖開發區普安村、通城縣塘湖鎮荻田村、通城縣大坪鄉內沖村、崇陽縣天城鎮洪下村、崇陽縣銅鐘鄉大嶺村、通山縣大路鄉吳田村),羊樓洞明清石板古街被省政府通報表彰為湖北旅游名街。
咸寧交通便捷、區位優越明顯。咸寧位居中部崛起“兩縱兩橫”和湖北“兩圈一帶”戰略規劃的重要區域,是武漢、長沙、南昌三大省會城市經濟區的地理中心,東臨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倚武漢。境內武廣高速鐵路、京廣鐵路、武咸城際鐵路密集交織,京港澳高速、大廣高速、武深高速、咸通高速、蘄嘉高速、杭瑞高速等縱橫交錯,128公里長江黃金水道貫穿全市,嘉魚長江大橋、赤壁長江大橋以及咸寧核電碼頭、赤壁旅游碼頭等八大長江碼頭,使咸寧正形成中部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
2021年全年旅游總收入319.25億元,比上年下降10.1%。全年接待旅游人數6491.45萬人次,下降5.1%。截至年底,全市共有A級景區41家,其中,5A景區1家,4A景區12家,3星級以上農家樂140家,3A旅行社12家。
2021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751.82億元,比上年上升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6.60億元,增長9.4%;第二產業增加值703.20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812.02億元,增長12.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3.5:40.1:46.4。
咸寧是一片正在開放開發的熱土。我們熱忱歡迎海內外廣大客商前來咸寧旅游觀光、考察項目、投資興業,我們將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越的環境、最優質的服務為客商提供最佳的創業舞臺,創造良好的發展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