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石嘴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石嘴山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石嘴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1、寧夏傳統文化包括:賀蘭皮影、回族剪紙、回族民間樂器、回族服飾、寧夏回族山花、張氏回醫正骨、回族傳統婚禮、舞龍、秧歌等等傳統文化。
2、賀蘭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燈影戲”“土影戲”,以在燈光照射下用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
3、回族剪紙起源于唐代,至明代形成獨特的風格。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民風淳厚、民間藝術資源豐富,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回族剪紙在西夏區剪紙中占有重要位置。
4、寧夏回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文化活動中,傳承了寧夏古代樂器和西北邊塞樂器及其音樂,并將之逐步發展為獨具特色的回族民間樂器。
5、回族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坎肩、戴斯達爾、麥賽海襪、準白、禮拜帽、蓋頭等。
二、石嘴山的簡介
石嘴山市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因賀蘭山與黃河交匯處“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1960年設市,下轄大武口區、惠農區和平羅縣,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為751389人,其中城鎮人口占77.92%,回族人口占23.45%。近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全力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已從典型的煤炭工業城市轉型為獨具特色的山水園林工業城市。先后被列為首批12個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全國首批15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等,為轉型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基礎厚實、發展穩健的工業城市。作為國家“一五”時期布局建設的十大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和“三線”建設的重要布局點,是寧夏工業的“搖籃”。電力資源豐富,總裝機容量達443萬千瓦。現有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平羅工業園區3個開發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綠色食品、清潔能源、葡萄酒、枸杞、奶產業、肉牛肉羊、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等九大重點產業,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著力推動先進制造業提檔升級,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公司位列世界鉭鈮行業前三強,煤機綜采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煤質活性炭、碳化硅、ADC發泡劑、水合肼等產量在全國占有較大比重,石灰氮和雙氰胺產量居全國首位、世界市場占有率達70%。著力推動現代服務業擴規提質,現代物流、生態工業文化旅游、電子商務、科技金融、健康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快速成長。著力推動高效種養業提質發展,建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河東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打響“珍硒石嘴山”區域公用品牌。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創新支持政策、創新孵化體系不斷優化,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
五湖四海、開放包容的移民城市。建市60年來,在建立煤炭基地和“三線”建設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萬建設者匯聚石嘴山,開發開拓,共建共享,形成了“五湖四海、自強不息”的石嘴山精神,鑄就了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城市品格。地理位置優越,地處寧東、蒙西兩個國家千億噸級煤田之間,是呼包銀蘭經濟帶、寧夏沿黃經濟區、寧蒙陜烏金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交通發達,距銀川河東機場100公里,包蘭鐵路、京藏高速、烏瑪高速、109國道、110國道等貫穿全境,被列為全國179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66個區域流通節點城市之一。加大開放力度,不斷完善惠農陸路口岸和石嘴山保稅物流中心(B型)功能,深化與天津港、曹妃甸港等互利合作,帶動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較快增長。先后與6個國外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與16個國內城市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共贏格局不斷鞏固和發展。深化改革多點突破、縱深推進,農村改革、綜合醫改等關鍵領域改革走在前列,80%以上的政務服務實現“不見面、馬上辦”,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發展活力明顯提升,是前景廣闊、充滿活力的投資興業佳地。
山水交織、綠色發展的美麗城市。黃河穿東過,西依賀蘭山,湖泊星羅棋布,是塞上江南的重要組成部分。融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于一體的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沙湖,是著名的休閑旅游度假勝地;星海湖是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和全國首批中國文化旅游新地標;華夏奇石山集天下奇石之大成,是全國觀賞石博覽基地。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深入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推進造林綠化、水系優化、城市美化,森林公園、匯澤公園、星湖翠嶺、舍予園等園林景觀媲美競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5%,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5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23.15平方米,榮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團結和諧、民生幸福的文明城市。石嘴山歷史悠久,秦朝時設渾懷障,西漢時設置第一個行政建制——廉縣。悠久的歷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賀蘭山巖畫、古長城、北武當壽佛寺、平羅玉皇閣、田州塔等人文古跡,移民文化、賀蘭山文化、工業文化交相輝映,漢、回、滿等各民族和諧交融。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城市特色發展,城市品質和市民素質大幅提升,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等。大力發展社會事業,被評為全國教育優先發展示范城市,實現城鄉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覆蓋,實現城鄉居民醫療、養老、大病保險統籌,被評為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五星級慈善城市。扎實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在城鄉社區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新征程,石嘴山市將堅持以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優先穩就業保民生,扎實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守好三條生命線,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快建設創新型山水園林工業城市,爭當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為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全面建設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