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發展到現在,從物質化的建設走向了對生命質量提升的回歸,家庭這個生活單位的功能助推了今天家庭教育學科的成長。以山東為例,濰坊市教育局不久前專門成立了家庭教育科。
教育不光是學校的責任,家庭同樣要承擔責任。有些人的認識還停留在覺得孩子上學就是接受教育了,把教育理解成了學校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會導致社會的其他成員喪失了應有的職責。同樣,家庭教育不能取代學校教育,今天許多人做的就是學校教育家庭化、家庭教育學;,家庭成了學校的分校。
有人曾總結說現在中國搞家庭教育的主要是四類人:第一類是學院派;第二類是轉型派,即過去是研究別的學科的,現在轉型過來研究家庭教育;第三類是父母子女派,即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名校,這些父母主要拿自己的教子經驗去各地分享經驗;第四類是“忽悠派”,以家庭教育作為市場招牌,比如各類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班并發培訓證。
今天全社會重視家庭教育,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生產教育和生活教育應該并重,因此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教育原本是要讓人找到一個幸福的人生,教育是培養人的生產技能和生活品質。缺乏生活教育是今天教育的重大缺陷。我曾提出現代學校要有家政教育,現代教育不能光培養未來的職場就業者,還要培養未來的好妻子、好丈夫。生活教育的質量決定一個公民的幸福指數和幸福程度。家庭教育是中國教育發展水平的一個標尺,而重視家庭與否和這個國家教育的制度建設是密切相關的。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王大龍主編的《中國家教百年》很有價值。上世紀九十年代趙忠心的《家庭教育學》,以及最近兩岸學者合寫的《中華家庭教育學》都很有參考價值,后者提出了要構建有中華文明特色的家庭教育體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今天的家庭教育不僅僅要教育兒童,也要教育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包括成人。國際領域當中廣義的家庭教育概念正浮出了水面,今天的家庭教育應該包括如何當好長輩、當好晚輩、治家教育、婚姻教育、家族教育,等等。
中國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家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基石出了問題,這大廈恐怕就有問題了。我們今天探討家庭教育的話題,是提出了一個責任、一個期望,更是一種動力和壓力。
大學如何共同努力把家庭教育學科提升為二級學科?目前教育學的二級學科中沒有家庭教育學科。教育學二級學科中有十個分支,它們究竟是依據什么劃分的,現在很難考究清楚。教育學的二級學科包括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這個劃分依據的不是教育學應有的內涵和邏輯體系,僅僅是從學校的概念去理解,體現了典型的學校教育論,因此家庭教育學未包含其中。
僅僅從學校教育概念去理解,已經不能準確闡釋教育的全部內涵了。在當今這個智能化的互聯網時代,傳統學校傳授知識與信息的功能已經被打破,已經出現了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式。今天,傳統的學校功能在衰弱,而家庭的選擇和支持功能在增強,所以僅從學校談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也已經遠遠過時了。家庭教育學的地位理應得到提升。
大學的責任就是要共同打造具有*的家庭教育學科體系。傳統的家庭教育學已經滿足不了當代的需求,這個時代需要指導如何建設家庭的美好生活,大學應當給予學術支持。
市面上的許多家庭教育讀本基本上是矮化的教育學讀本,只不過在前面加上“家庭”兩個字,基本上都是教育學的體系;而我們的教育學體系基本上又是借鑒蘇聯的,遠遠不符合這個時代的特征了。
最近我寫了一份調研報告,建議教育部成立家庭與學校合作教育指導委員會,建立家庭教育學科的專業培養體系。要形成完整的培養體系,才能支撐我們這個擁有巨大家庭數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