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舉辦的“能工巧匠傳非遺”活動上,當地300余名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能工巧匠集中展示民族刺繡、草編、銀飾鍛造等傳統手工技藝。視覺中國 供圖
提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承人,有人會說出這樣的印象??就是少數民族服飾、大山深處的竹編、老婆婆們做的印染花布嗎?這些都是古老的文化,很好啊!讓非遺傳承人到高校去培訓?那可沒必要。城市的理念和技術豈不是“污染”了傳統技藝?
擔心現代培訓手段讓非遺變得不“純正”,是不少人的真實想法。他們可能不知道,針對非遺傳承人的大規模研修培訓正在進行著。
文化部、教育部2015年起實施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為非遺傳承提供高校學術資源和教學資源支持,幫助非遺項目持有者、從業者等傳承人群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截至2017年10月,該計劃已吸引全國78所高校參與,舉辦各類研修、研習、培訓320多期,受訓學員1.5萬人次,加上各地的延伸培訓,覆蓋傳承人群超過4萬人。
研修培訓給非遺傳承人帶來了什么?近日,記者走進上海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探訪研培教學展覽活動,感受非遺傳承人的心得與收獲。
強基礎 補足認知與技能短板
“色相、純度和明度,是色彩的語言。說色相,大家想想許多辣椒漸變的顏色;說純度,記住花瓣逐漸凋謝的樣子;說明度,可以設想逐漸剝開的卷心菜。”這堂課名叫“色彩的故事”,主講人是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姚艦。
近日,2017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經驗交流會在上海大學召開,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現場公開課,聽課者為20多名非遺傳承人。
在“色彩的故事”一課,姚艦用生動的語言和大量圖片講解色彩的基本要素,并告訴不同行當的非遺工作者們如何配色。接著,姚艦請學員們拿起手中的彩色卡紙、剪刀和漿糊,裁剪出一定的圖案并合理搭配顏色,隨后交流創作設想。
來自上海楊浦的微雕傳承人曾圣偉分享了他的作品,圖案采用黑色、灰色和黃色構成,色彩搭配靈感來自姚艦老師的衣服。“藝術的東西都是相通的。今天學到的色彩搭配知識讓我很受啟發,以后可以嘗試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他說。
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記者遇到正在展示三林瓷刻技藝的張宗憲老先生。他用鋼鑿、榔頭在瓷器上鑿出書畫作品,生動傳神,甚至能展現出“墨分五色”的層次效果。作品內容有歷代名作,也有當代書畫家的創作,卻鮮有他本人的書畫。
“我就是個民間藝人,學問淺,主要靠自己悟。‘學’到用時方恨少呀!”說起2015年參加上海大學首批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張宗憲覺得獲益匪淺,“大學里有系統的書法、繪畫知識,啟發我大膽去創作,這樣我的瓷刻才能再向前進一步。”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表示,色彩課在清華非遺研培計劃里也是很重要的一門課程。在色彩科學被發明之前,人們根據經驗習俗搭配色彩。學習這門課,有助于非遺傳承人加深對傳統非遺文化的了解,讓他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好地應對時代的變化。
拓眼界 傳統技藝融入當下生活
傳統非遺技藝與現代生活相遇,會被“污染”嗎?研培計劃的主辦者認為,不僅不會“污染”,還能提升非遺內涵。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是非遺的當代實踐,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過程。”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認為,非遺要面向美好生活的需要,離不開“用”的觀念,非遺融入生活、創新發展,是活態傳承的最佳方式。“讓年畫被人收藏,不是年畫作為一個非遺項目的保護目的,讓年畫重新回到春節才是。”
為此,上海大學等高校在實施研培計劃過程中注重促進跨界融合,讓非遺傳承人和時尚設計師合作,將傳統技藝融入當下生活。
兩年多以來,上海大學特邀參與非遺跨界的設計師和藝術家超過50人,孵化非遺傳承人的跨界創新代表性作品100多件,包括服飾、箱包、科技、公共藝術等多個系列,有的從展品、樣品轉化為產品。
正如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章莉莉所說,非遺研培課堂中創作出來的不是作業,而是生活用品;非遺傳承人不是昨天的守護者,而是當下的主人。
走進“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研培學員作品展廳,可以看到一系列非遺與時尚跨界融合的作品:帶有《千里江山圖》特色的蘇州緙絲女鞋、箱包和禮服,融合黔東南打籽繡與巴渝地梁平竹簾兩種非遺技藝的女包,用青神竹編做成的首飾……
東陽竹編非遺傳承人何紅兵參加了上海大學竹藝研修班。在課堂上,他與兩位荷蘭設計師聯手設計了大小竹燈,今年又進行二期開發,共同設計出用于日常家居生活的壁燈、吊燈、臺燈。精巧細密的東陽竹編突破了瓶瓶罐罐的局限,成為洋溢著時尚氣息的實用物品。
“跨界”讓民族特色更鮮明、更開放地走向世界。項兆倫認為,民族的獨特魅力不能靠封閉來獲得和保持,只有知道世界的才能更好地保持民族的。非遺傳承人在研培中與不同的藝術家交流,從而“在比較中得到借鑒和啟發,在比較中提高文化自覺和自信,在比較中實現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增學養 品牌營銷讓非遺走得更遠
每位傳承人都是所在非遺領域的高手,還有誰能“教”他們更好的技藝呢?“研修班并不是著眼于對傳承人已有技藝的培育和提高。”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敏教授的一番話,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
王敏的另一重身份是德稻教育集團“王敏?伯恩大師工作室”合伙人,正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開展非遺傳承人培訓,研修班主題是“傳統與新生??用現代品牌理念打造中國非遺藝術品牌”。
王敏介紹,這個研修班的教學目標是幫助非遺傳承人增加品牌營銷意識,讓他們學會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使用當下的傳播媒介去推廣自己的品牌,借助市場力量使非遺技藝實現可持續發展。
非遺傳承人對技藝本身很在行,而對品牌打造、市場營銷往往不擅長,這限制了非遺作品的美譽度。為此,承擔研培任務的高校配備優勢師資力量,協調各種教學資源,精心安排課程,給學員們帶去啟發。
打開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工藝美術(雕刻)”研修班的《學員手冊》可以發現,研修內容既有教師的傳授,也有同行之間的切磋交流。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非遺傳統技藝與品牌文化傳播”研修班設立了6個工作坊,讓非遺傳承人在不同的體驗中思考非遺的定位與走向。例如,英國時尚營銷專家葛特利引導學員們實地考察奢侈品牌,形成品牌策略報告,并初步構想個人品牌發展規劃,以高檔商場為坐標重新定位自身非遺技藝。
參加上海大學織繡研修班后,苗族刺繡傳承人楊再美與一家中國原創鞋履品牌結緣,將刺繡紋樣用于裝飾高檔定制鞋。貴州大山里的手藝自此走向歐洲客戶,起價就達3000元。楊再美可以帶動一批繡娘,讓苗族刺繡走向國際舞臺,在收獲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讓這門技藝獲得向前發展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