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賈谷豐:演繹石筍學校“變形記”

思而思學網

賈谷豐(中)在給學生上思想品德課。 學校供圖

■鄉村校長系列?湖南益陽篇②

從最低谷只剩300多名學生,攀升到約900名學生,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石筍學校,僅僅用了三年時間。

三年間,這所從1992年開始就再無大型建設的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一點點地改變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標準化食堂、實驗室、鄉村少年宮、200米田徑運動場、7人制天然草足球場等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曾經的薄弱校,搖身一變,成為硬件設施全區一流的農村校。

校長賈谷豐帶著全校50余名教師“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將曾經舉步維艱的石筍學校帶入了良性循環。

嚴治校:“制度規矩挺在前面”

8月,賈谷豐就任石筍學校校長。初上任,現實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七年級招錄范圍內學生應有150多名,報到時只來了不到90名;六年級成績排名前10名的學生,流失到只剩下3名;區里新聘教師,寧愿去更遠的農村學校,也不愿去石筍。問題出在哪兒?在石筍學校工作了13年的賈谷豐心中有一本賬。

學校陳老師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經驗豐富,對學校管理模式有不同想法,但卻找不到合適的途徑與學校管理層溝通,他甚至對學校的任何事項都投了“反對票”。和陳老師情況相似的教師不在少數。“他們有教學經驗,對學校管理也有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對學校有感情。”賈谷豐覺得,要設立一種讓行政管理層與一線教師互相了解、溝通的機制。

于是,他將部分對學校管理有想法的教師,組織起來定期開會。績效工資發放不合理,低年級實行“平均主義”,無法突出班主任的績效,不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小學部和初中部的后勤管理,要順應年齡特點,不能“一刀切”……這些意見,全是賈谷豐在會上征集到的。

“最多一個學期,要將學校各項日常管理全部規范到位。”湖南人賈谷豐“霸了蠻”,要求每個部門先拿草案,再發給本部門的每一個員工審核、提意見。的最后一個月,每周五下午學校都在開討論會,“盡量做到求同存異”。

20頁的《益陽市石筍學校制度匯編》終于在2015年成功推出,內容涵蓋教學、后勤、財務、學習培訓等21項。崗位職責、各項分工,一目了然。同時,賈谷豐下了“死命令”:每個部門必須在開學初制訂好具體到每周每人每班的工作計劃,學校的學期工作,則具體到周和月。

財務公開、管理規范、程序完備、人性化執行,“把制度規矩挺在前面”的賈谷豐,贏得了全校教師的理解與支持。

穩隊伍:“校長首先是一名教師”

,益陽市赫山區公開招考教師。當音樂專業第一名的張添驕和英語專業第一名的龔雪冶都填下了“石筍學校”的志愿,區里的同仁們才驚覺:兩年前沒人愿意去的薄弱校,如今已成了新教師眼中的“香餑餑”。

實現這一逆轉,與賈谷豐“我首先是一名教師,其次才是校長”的言傳身教關系密切。

就任校長時,賈谷豐接手的教師隊伍,由剛并入的石新小學20余名教師和石筍學校30余名教師構成,年齡在50歲以上者有四成,未來三年要退休的教師多達16人,而且還沒有專業的音、體、美、英教師。

人心如何統一?年齡結構、學科結構不合理怎樣改善?一樁樁一件件,都等著他去解決。

“我必須帶頭上課。”按規定,校長每周兼3節課即可,但賈谷豐卻兼任了八年級地理、九年級思想品德和藝術等3個學科共8節課。跨學科、跨年級教學,賈谷豐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漂亮”,所教學科這幾年都是區里畢業會考的第一名。

上課之外,他又發起成立了教研部,設立每期不少于3萬元的教研教改獎勵基金。教師寫論文、做課題、外出賽課都可申請這項獎勵。“少的有200元,多的有2000元,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肯定。”學校教導主任兼教研部長潘劍說。

石筍學校教師團隊的工作熱情被調動了起來。從下學期至今,赫山區教育局組織的每一次學科質量調研檢測,石筍學校全都名列前三。

安家長:教育也是一種口碑

因為生源流失嚴重,剛當校長那會兒,賈谷豐和學校部分教師沒少上門“勸學”:勸學生留在學校。

工作并不好做:石筍學校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家長沒有陪在身邊,而且學校的口碑在家長那里并不太好。“到學校找班主任了解情況,問這個不知道,問那個不回答。”有家長抱怨。

教育也是一種口碑。賈谷豐和管理班子商討后,推出了“首問責任制”:家長到學校,無論他來的目的是什么、找的是哪位教師,在校園里遇到的第一個人都必須負責接待。

接著,他借助社交軟件、校訊通等渠道,及時向家長傳遞教育新政策、學校新消息。有時,他還會發教育敘事,與家長共享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得益于此,原本“既不知道政策,也不知道怎么報名”的九年級學生曹俊的爸爸,順利為兒子報名了面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應屆初中畢業生設立的農村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扶貧計劃,就讀“免費師范生”。

不僅如此,賈谷豐還積極推動石筍學校“家長委員會”的組建,并從校外聘請了德高望重、有專業素養、熱心教育的輔導員,建立起學校、家長、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

三年下來,老百姓“送娃入讀”的熱情高漲,石筍學校學生總數揚起了一道漂亮的弧線。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