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長閆立英 中國經濟網記者 彭薪/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1日訊(《經濟》雜志記者 彭薪)就當前民眾最關注的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3月7日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長閆立英。
記者:教育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但各地情況又有所不同。就教育而言,目前存在有哪些問題?
閆立英:目前教育的幾個問題,一個是民辦教育,當前政策太滯后了;一個是京津冀方面,北京的優質資源與京津冀大背景下的資源優質共享問題;還有一個是國家教育資金的轉移支付都是面向農村的貧困地區(山區)和中西部,城市和城郊很難得到。
記者:民辦教育是教育體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民辦教育得不到重視,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循環,問題亟待解決。您對民辦教育怎么看?
閆立英:已有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發展需要,要修改,草案出來以后,人大常委會討論了兩次還沒有通過,己經列入一項重點工作。從實際工作中,我們體會到,按照國家的制度設計,將來民辦的學校要分為盈利與非盈利兩種。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教育需求增長很快,民營資本投資辦學的積極性很高,而地方政府受財力影響,單靠各級政府資金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需求,那么就應該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辦學的積極性,讓他們投資來滿足不同層次的辦學需求,這是非常好的一個補充。現在社會對教育投入的熱情很高、很有積極性,但是政策不配套。原來的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對于社會力量辦學可以享受和公辦學校同樣的政策支持,實際上是在享受和公辦的一樣的政策,如在土地劃撥等方面,特別是減免各種稅費,現在要把教育劃分成盈利和非盈利的兩種,情況就不同了。如果是非盈利的,土地性質不能變,,不能分紅,土地不能用于抵押貸款,不能融資,如果是非盈利性的,可以給予一定政策支持,但是辦學成本還是非常高,如果支持政策不能很好的落實,新的民辦教育法就起不到引導支持作用。我覺得民辦教育促進法應該支持民辦教育,而不是限制它。例如我們保定,民辦教育的積極性很高,我們也謀劃了幾所民辦學校 。建議全國人大加快修法進程,為我國民辦教育的發展提供規范的法律依據,支持民辦教育發展。
記者: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保定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在教育方面,保定該怎么推進?
閆立英: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肯定要輸出,政策說得很清楚,要疏解北京部分的高校、醫療、單位、還有培訓機構。保定和北京這么近,但共公服務水平差距巨大,國家重點大學211、985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唯一一所211高校還在天津,我們地方的學生考重點大學太難了。我希望北京高校可以和我們保定的學校整合,這樣北京也疏解了教育人口,保定也發展了高等教育。我們有一個醫院托管給了北京兒童醫院,做的特別好。醫療可以這么整合,教育當然也可以。
記者:財政轉移支付是個政策問題,國家一直加大支持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力度。
閆立英:多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山區的支持力度,農村特別是山區的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提高。據我們掌握的情況,農村也好、山區也好,現在學校里的硬件條件實際上一點也不比縣城和市區差,他們缺乏的是師資力量。老師怎么能留的住,實際是提高老師待遇的問題。有些偏遠山區學校建的很漂亮,但是學生越來越少,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城區的學校,一個班八九十人。城區土地成本特別高,負擔很重。中央的轉移支付一定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建議國家要統籌城鄉,加大對縣城,城市教育發展的投入力度,以緩解城鎮化帶來的城鎮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
代表委員小資料:
閆立英,河北曲陽人,畢業于河北大學,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現為保定市政府副市長、市衛生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