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關于國企改革提案政策解讀(解讀版)
國企改革:清理“僵尸企業”
,國企改革進入攻堅階段。
2015年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目前取得了重大進展,已公布“1 11”政策文件,最近又審議通過了8個配套文件。同時,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工作全面提速,結構調整力度切實加大,創新驅動力略有力推進。
供給側管理去產能與國企改革不可分割。自去年12月以來,高層逐步顯示了對于清理過剩產能的決心,強調要破舊立新。由于大量僵尸企業占用社會資源,擠占了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高層看到想轉型必須要強改革。因此,國企改革聯系供給側改革就是清理“僵尸企業”。
那么,今年兩會將如何布局國企改革?分析人士指出,結合供給側改革,今年股權多元化改革和清理“僵尸企業”將是國企改革兩大關鍵點。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認為,實際上,推動央企重組的便是供給側改革。國有企業對供給側改革的結構調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國企結構改革年,也是清退產能之年,是央企恢復效益的關鍵時期,也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實施年,國企面臨巨大壓力,也面臨巨大機遇。在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的雙輪驅動下,國企重組與清退步入實質性推進階段,資本市場也將迎來機遇。
國企改革和供給側改革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供給側改革中去產能過程,特別是清理“僵尸”企業牽涉到大量產權交易。國企改革要為供給側改革和整個十三五規劃提供動力,提供改革紅利。2015年國企改革提出的投資經營公司、職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國企改革是以產權為主要內容的體制改革,國企供給側改革是以產業結構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國企改革由單純的體制改革向產權體制與產業結構二重奏改革轉變。國企改革如果停下來,供給側改革也搞不下去。目前,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在減產能方面應該切實加大力度,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