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分配政策,這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對廣大教師的親切關懷。對于依法保障教師收入水平,激發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教書育人事業,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具有重大意義。
背景
1994年1月1日實施的《教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2006年9月1日實施的新《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一條指出:“各級人民政府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法律規定
《教師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條之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
會議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同時對義務教育學校離退休人員發放適當的生活補貼。
會議要求,地方各級政府要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和作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把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規范學校收費行為和經費管理緊密結合,注意研究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妥善處理各種關系,積極穩妥做好工作。要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對(貧困地區)適當支持的原則,確保實施績效工資所需資金落實到位。
2009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遠程專題培訓視頻(即2009教師績效工資遠程視頻直播)
教師績效工資標準如何計算?
績效工資是指通過對員工的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綜合考核評估,確立員工的績效工資增長幅度,以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為基礎。
教師績效工資最新消息:5年內教師績效工資比將大幅提升
教育部網站昨日發布消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教師隊伍建設專題評估報告近日公布。報告指出,教師配置需進一步優化,“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需要根據學齡人口高峰遷移做適當師資儲備。報告建議,改革績效工資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師工資績效部分的比例。
報告分析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時指出,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全民族的人力資本素質,是未來五年的重要任務,這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從目前看,教師隊伍建設仍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建議,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保證教師工資水平穩步增長。改革績效工資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師工資績效部分的比例。
報告指出,教師配置需進一步優化,“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需要根據學齡人口高峰遷移做適當師資儲備。
就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報告分析指出,教師整體素質需進一步提高,雖然中國各級各類教師隊伍基本具備了合格學歷,但面對新時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挑戰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有待提高。
同時,教師配置需進一步優化。“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需要根據學齡人口高峰遷移做適當師資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