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秦淮河畔、石頭城下的南京藝術學院是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
上溯到1912年,中國美術教育的奠基人劉海粟先生創辦了上海美術院,1930年更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專董事會主席,并為校歌作詞、題寫校訓、學訓。1922年,顏文?先生在蘇州創辦了蘇州美術專科學校。這兩所中國最早的私立美術學校在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與山東大學藝術系美術、音樂兩科合并成為華東藝術專科學校,址于江蘇無錫社橋。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從此,這一天成為南京藝術學院的校慶日。1958年華東藝專遷校南京,址于丁家橋。同年6月更名為南京藝專。1959年定名為南京藝術學院,學制改為四年,從而最終完成了我院的建制。1967年遷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號。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南京藝術學院經風雨而茁壯,歷滄桑而彌堅,今日之南藝已發展成為在國內外卓有影響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省控線 | 線差 | 錄取批次 |
2015 | 342 | 331 | 310 | 21 | 二批 |
學院占地720余畝,現有校舍面積16萬平方米。在校普通本專科生6126名,博士生49名,碩士生279名,留學生90余人,成教生1935名,附中學生482名。目前設有美術學院、音樂學院、設計學院、傳媒學院、流行音樂學院、尚美演藝學院、高等職業教育(成人)學院、影視學院、人文學院8個二級學院,另有舞蹈系、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附屬中專校。按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學院設有本科專業22個,包括美術學、繪畫、雕塑、藝術設計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動畫、攝影、音樂學、音樂表演、作曲和作曲技術理論,舞蹈編導、舞蹈學、表演、戲劇影視文學、藝術教育、公共事業管理、錄音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美術設計,以及專業方向56個,專升本專業8個,各類專修科(含成教)專業24個。
擁有藝術學、美術學、音樂學博士學位授予點,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為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藝術碩士授予單位。音樂表演、藝術設計、繪畫、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4個江蘇省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美術學與音樂學為江蘇省重點學科,美術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培育點。現有教職工900余人,專任教師602人,教授、副教授共249人,博士生導師16人,碩士生導師57人,聘有國內外客座教授、兼職教授30余人。我院藝術研究院設有美術考古研究中心、音樂學研究所、藝術教育研究所、藝術學研究所,另有實驗樂團、青年舞蹈團等演出機構。《音樂與表演》、《美術與設計》為全國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其中《美術與設計》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改革開放以來,學院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堅持教育適度超前發展的戰略,把“內涵建設”和“外延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拓展外延,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辦學機制,形成了國有公辦、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種辦學模式和從中專到博士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學院以學分制改革為抓手,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形成了“秉承‘閎約深美’的辦學理念,弘揚‘不息變動’的創新精神,培養‘德藝兼備’的藝術人才”的鮮明辦學特色,2003年首批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
人杰地靈,鐘靈毓秀。在這所歷史悠久的藝術殿堂中,曾經涌現過一大批現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著名的藝術家、教育家:劉海粟、臧云遠、陳之佛、謝海燕、俞劍華、劉汝醴、溫肇桐、陳大羽、黃友葵、程午嘉、甘濤、盛雪、姜希……他們為中國藝術教育的崛起作出過卓越的貢獻,也為今天南京藝術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南京藝術學院汲六朝古都的文化滋養,得江蘇經濟大省的實力,團結奮進,不斷進取,已經成為學科門類齊全、辦學層次多樣、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