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村低保與扶貧標準將“兩線合一”,2017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從8個方面組織實施,確保到2019年實現“兩線合一”,2020年總結完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廣西農村低保戶標準,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廣西從今年起,將從政策、對象、保障標準、補助水平、管理、工作機制、信息數據和社會力量等8個方面入手,加快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確保到2019年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實現“兩線合一”。
據介紹,廣西加快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將把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把符合條件的農村低保家庭統籌納入產業扶持、異地搬遷、生態保護、教育扶持、醫療保障、資產收益以及社會扶貧等政策覆蓋范圍。同時,通過逐年提高全區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和補助水平,提高農村低保制度對脫貧攻堅的貢獻率,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制度對脫貧攻堅的兜底作用。
該項工作從今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組織實施,2020年總結完善。自治區要求各市縣將農村低保兜底脫貧所需資金足額列入財政預算,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統籌安排扶貧、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資金;自治區財政安排的扶貧、低保補助資金,重點向銜接任務重、規范管理水平較高、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區傾斜;財政、民政、扶貧部門要加強對扶貧、低保補助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的檢查,確保資金使用安全、發放規范。
什么人可申請農村低保
《辦法》實施后,只要是自治區農業戶口,且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都將納入享受低保標準的范圍。
按《辦法》規定,享受低保的農村居民家庭成員,不僅指登記在同一戶口簿且共同生活的成員,如父母、子女、配偶等,還涵蓋了雖然戶口不在同一戶口簿但具有贍養、扶養、撫養和收養關系且共同生活的成員,包含戶口遷出的大專院校就讀學生和服現役義務兵。
農村低保不保懶人。農村低保實行政府救助與社會幫扶、生產自救相結合,應保盡保與引導就業相結合的原則。因此,《辦法》規定,有勞動能力不從事生產勞動,違法生育,賭博、吸毒屢教不改等,有這些情形之一的農村居民,其本人不得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低保對象收入如何計算
《辦法》規定,家庭年人均純收入是指農村居民家庭上年度從各個來源得到的總收入相應扣除所發生的費用后的收入總和,按家庭成員平均的純收入水平。
家庭總收入包括:從事農副生產獲得的收入,外出務工收入,承包經營收入,土地、山林承包經營權出租、轉讓收入,出租家庭財產收入,房屋拆遷、征地補償費,依法接受的贈與,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
以下幾種情形不計入家庭純收入:按照規定獲得的撫恤金、優待金、補助金、保健金、傷殘補助金、傷殘治療費、護理費、喪葬費、生活補助費、醫療救助費等,獨生子女保健費、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高齡老年人生活補助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醫療費,救災、救濟款。
怎樣申請農村低保
《辦法》賦予村(居)委會受理低保申請和初審的權利。
申請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以家庭為單位,通過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村(居)委會受理申請和初審,再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縣級政府民政部門審查、決定、公示等程序,群眾無異議后給申請人辦理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憑證。自發證當月起,申請人便可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享受農村低保的家庭,以提出申請的家庭成員的名義,在發放保障金的金融機構開設個人賬戶。民政部門通過金融機構按月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不得直接抵扣貸款、欠款等款項,不得代替其他救助款項。
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按照其家庭困難程度分檔發給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別困難戶按照一檔發放;比較困難戶按照二檔發放;一般困難戶按照三檔發放。
縣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認定為享受計劃生育優待的家庭,可以提高一個檔次;已屬于一檔的,按照檔次標準提高10%的保障金。劃分檔次的具體辦法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制定。
低保標準適時調整
農村低保的保障標準是多少?《辦法》規定,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市縣政府按照能夠維持當年農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飯、穿衣、用水、用電等費用確定,并報上一級政府備案后公布執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應當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化適時進行調整。
據悉,目前廣西已在全區109個縣(市、區)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截至2008年底,已納入農村低保范圍的對象達182萬人,月人均補助標準35元。自治區今年計劃將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水平由35元提高到45元。
低保對象每半年復核一次
縣級政府、民政部門和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調查了解農村貧困居民的生活狀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居民全部納入保障范圍。
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分別于每年的1月和7月在村(居)民委員會所在地和相應的自然村(屯)公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名單,對有異議的,上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復核;家庭經濟狀況發生較大變化的,應當及時進行復核,按照程序增發、減發或者停發最低生活保障金。
申請流程
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以家庭為單位,向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村(居)委會受理申請和初審,再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縣級民政部門審查、決定、公示等程序
群眾無異議后給申請人辦理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憑證
【相關閱讀】
8月19日,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為充分發揮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性作用,更好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基本生活,近日,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聯合下發通知,進一步提高全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水平。
城鄉低保補貼提高如下
《通知》規定,從2017年7月1日起??
全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平均補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20元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平均補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15元
各級財政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補助標準由現行的平均每人每月280元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300元
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補助標準由現行的平均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140元
當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多發哦!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在自治區確定標準的基礎上各地可適當提高補助水平。具體標準由當地民政和財政部門研究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執行。
什么時候開始按照新標準發放補助?
《通知》要求??
各級民政和財政部門從2017年7月開始按照新的標準組織發放,確保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