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計算機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了解計算機網絡的三種分類,掌握每種網絡分類的特點。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典型應用。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計算機網絡按網絡覆蓋范圍和交換方式分類
2、教學難點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分類
【知識鏈接】
前一節我們學習了雙機互聯,雙機互聯起來了,大家都很清楚了,但是如果很多臺電腦連接起來,它們之間又是怎么進行數據交換和通信的,我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基本上能搞懂一個基本過程了。
【教學過程】
一、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問題探討:請同學討論一下你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請舉例說明我們身邊的計算機網絡?請寫出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2、通過上網體驗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分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機網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舉例說明?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按照網絡覆蓋范圍分類局域網(lan):一般限定在較小的局域網內,如校園網
城域網(man):的規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圍內
廣域網(wan):可以跨國界和洲界,甚至覆蓋全球范圍。
按照交換方式分類 可以將通信網絡分為電路交換通信和分組交換通信。傳統電話通信是采用的電路交換技術,ip電話采用的是分組交換技術。
問題討論:試比較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方式優缺點?
按照網絡拓撲結構分類:總線型拓撲結構:采用單根線作為傳輸介質,計算機均通過網卡直接連接到總線上,各臺計算機地位平等:如圖:
環形拓撲結構:在環形拓撲結構中,各個節點(計算機)通過點到點的通信介質首位相接,形成閉合的環形通信網絡。如圖:
星型拓撲結構:每個節點都是通過一條獨立的電纜連接到中心節點上的。中心節點控制全網的通信,任何兩個節點的相互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心節點。一般使用交換機作為中心節點設備,如圖:
問題討論:
1、請問我們現在上課的計算機房是采用的那一種網絡拓撲結構?為什么要采用這種拓撲結構?
2、請畫出本校計算機房的網絡拓撲結構圖.
4)小組討論:列舉出一些常用的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并寫出你說接觸到的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的方便和快捷?
【鞏固練習】
2、以下采用分組交換技術的是( )
a、ip電話 b、老式電話
c、傳統電報 d、收音機
3、計算機網絡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 )
a、資源共享 b、計算機通信
c、實現分布控制和處理 d、電子商務
4、廣域網與局域網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 )
a、提供的服務不同 b、使用者不同
c、網絡覆蓋范圍不同 d、采用的協議不同
5、使用中央交換設備,可以在不影響其他用戶工作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地增減設備的網絡拓撲結構為( )
a、星型 b、總線型
c、環型 d、層次型
6、城市電話網在數據傳輸期間,在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有一條臨時專用物理連接線路。這種電話網采用的技術是( )
a、報文交換 b、電路交換
c、分組交換 d、數據交換
【知識小結】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計算機網絡的三個功能。計算機網絡按照網絡覆蓋范圍、交換方式、網絡拓撲結構分類。計算機網絡常用的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
第二篇:計算機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級學生基本上都在小學、初中階段上過信息技術課.由于是第一節課,教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間不熟悉,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及對本課程的學法也不了解,因此這一節課的教學方式與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對整本書的內容學習有開啟含義,教學參考給出的參考課時0.5略低。
與以往的信息技術課程相比,新課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養,注重團隊合作,注重討論學習,改變原有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討論為主,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發揮學生的想象,自我構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列舉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信息,感受信息的豐富多彩性;舉例說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過程、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或歸納出新知識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理解信息技術對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作用,激發對信息技術強烈的求知欲,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度。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體驗信息的基本特征。
2、難點:信息的含義。
四、教學方法
本節概念性強,實踐性弱。采用講授法,討論法。
五、教學內容和過程
1、引入
問:“結繩記事”、“烽火告急”、“飛鴿傳書”里都隱含著一個關鍵詞,是什么呢???信息
問: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嗎?這個故事原來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從正面去理解這個故事,你會怎樣解釋呢?
討論交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
2、認識信息
任何事物都有多個側面,信息也不例外。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它有什么特征呢?討論交流,閱讀課本中關于信息的定義。課本:1、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具有可存儲、可傳遞、可轉換等特點);
2、信息具有價值性(信息只有被人們利用,才有價值);3、信息具有時效性(信息的時效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時利用,不會丟失或改變)。
3、引導學生多角度認識信息
引導學生共同分析:信息有哪些來源?信息有哪些載體形式?信息有哪些傳播途徑?信息有哪些存儲方式?
討論交流,推導出信息的其他特性。如:傳輸性、概括性、真偽性等.
4、通過多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學生自己概括信息的基本特征。
案例1:天氣預報報道明天要下雨,這對于農民來說可能是一個好消息,但對于其他一些人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
案例2:1萬只耐克鞋的故事。
問:信息除了案例中體現出來的的特征外,還有其它的一些特征,你能說說嗎?
六、思考與練習
討論并了解人們是如何利用信息為生活生產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