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作風服務群眾征文篇【一】
他像一顆流星,一劃而過,卻刺破蒼穹,發出最耀眼的光。他似一束焰火,轉瞬即逝,卻留下永恒,放射最壯麗的美。他就是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我們的好榜樣??焦裕祿。焦裕祿同志為民務實清廉的光輝形象是我們全體黨員干部的一面明鏡。他的血管里,始終奔淌著一股愛民的熱血,他用自己短暫而輝煌的一生踐行著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聯系群眾的群眾路線,平凡而偉大的他,情牽百姓,心暖如春。
小時候,經常誦讀詩詞,鄭板橋的兩句詩:“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那時還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內涵。長大后,尤其是走上工作崗位,我漸漸懂得其中的含義,我雖只是一名青年黨員,但在工作崗位上,同群眾接觸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我們平常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群眾的感情。我們每個人本身就是人民群眾的一份子,是在人民群眾中成長起來的,應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我們的政府,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而我們作為一名服務于基層的共產黨員,則是那座橋下的中流砥柱,是一塊基石,一顆鉚釘。我們應該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宗旨作為我們行動的指針,爭做一名合格的黨員,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如何在基層深刻領會與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精神,成了我們當前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要求我們在平常工作中去進一步學習、領悟、踐行、為推進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精神,必須從自己做起,只有無愧于職責,無愧于使命,才無愧于黨和人民,無愧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要求。
對黨員提出要懂得照鏡子是富含哲理的,古人照鏡修身,往往是個人的潔身自好。今天我們基層黨員照鏡子,則是為了飾面和修心,使基層黨員做到內秀與外修的合一,進而找到自己工作上的缺點,更可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努力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們黨歷來所倡導和要求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無論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還是在欣欣向榮的經濟建設時期,無數優秀的工作人員始終不渝地履行著這一宗旨,在各自的崗位上忘我的工作,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小草平凡,它用綠色裝點了大地,花兒平凡,它用花香芬芳了世界。我,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深深懂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我,作為一名服務于基層的大學生村官,更加懂得,群眾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群眾的心里就有多重。服務人民,不僅僅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更是一種崇高的精神追求。因為,情牽百姓,心暖如春!
轉變作風服務群眾征文篇【二】
黨的十八大對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實解決好文化怎樣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問題,是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十八大精神,繼承和發揚我黨緊密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時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開創文化改革發展新局面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命題。
一、服務群眾就要樹立群眾觀點,通過轉變思想作風提高文化惠民能力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一個基本觀點。服務群眾就是要在指導思想上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不斷強化群眾立場,在工作內容上集中群眾意志、反映群眾愿望,在思想作風上堅持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長遠促發展,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以實際行動解民憂,以真摯情感暖民心。
近年來,云南省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面向基層、服務群眾,才能真正找到文化發展的源頭活水。我們通過深入調研和實踐探索,提出了“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新思路,總結和形成了文化惠民的“云南經驗”,得到了中央領導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評價,并在全國進行了推廣。“云南經驗”的根本出發點,就是立足基層、面向群眾,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種資源,以創建服務平臺為抓手,實現文化建設成果普惠“三農”。
二、服務群眾就要增強改革意識,通過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文化建設能力
深化改革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利益,與時俱進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途徑;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面向基層干實事、服務群眾辦好事,是實現改革目標、提升文化建設能力的重要保障。作為領導干部,我們要在不斷強化改革意識、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領導能力上樹形象、求實效。
近年來,云南省加快文化改革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面向基層、服務群眾,才能真正找到建設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通過改革實踐,我們探索出了一條“公益性文化單位重在‘三項制度’改革,用‘機制’激活事業;經營性文化單位重在‘轉企改制’,用‘體制’激活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重在建立‘三能’機制,用‘創新’激活人才”的改革路徑,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有力地激發了文化企事業單位和廣大藝術工作者為民服務的政治熱情和推動發展的強勁動力。通過實施重大示范帶動項目,積極參加和舉辦全國、全省重大藝術展演賽事,開展“文化大篷車千鄉萬里行”活動,創辦“藝術客廳”,以及舉辦“大家樂”群眾文化廣場活動、創設中國(福保)鄉村文化藝術節等,有力地推動了云南各項文化工作的開展。
三、服務群眾就要提升創新水平,通過轉變學習作風提高文化創造能力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傳家寶。作為領導干部,要更加自覺地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學習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具體能力,轉化為推動云南文化創新發展的實際能力。
近年來,云南省加快文化創新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面向基層、服務群眾,才能真正找到推動文化創新的動力源泉。在堅持理論創新、推動大文化格局形成方面,我們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逐步形成了“文化在政治建設中創構價值、文化在經濟建設中創造財富、文化在社會建設中創建和諧、文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創新觀念”的理念和共識;在堅持實踐創新、推動云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方面,我們始終把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文化發展的一條主線,突出“四個轉變”,即在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上,由“公益”向“公共”轉變;在文化產業發展方式上,由“資源”向“資本”轉變;在文化建設方式上,由“基礎”向“基本”轉變;在工作推進方式上,由“經驗”向“經常”轉變。同時,以實施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為契機,推動一批重大項目立項建設;以加快“橋頭堡”文化建設為契機,不斷推動云南文化走出去;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為契機,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當前,我們要把創新的著力點放在“打基礎、抓機遇、重民生、求創新、強跨越”等方面,為促進云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創造良好的文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