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清明節作為一個古老的節日,已經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擁有極其豐富的人文內涵。而作為參與古老文明的一份子,我們要時刻謹記: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只有這樣,才能使這一節日得到更好的發揚,才能使清明祭掃這一習俗得到更好的傳承。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文明祭祀,綠色清明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個節日主要是為了祭祀我們的祖先的,在這個節日里,很多很多的人都回去上墳燒紙來祭祀自己的祖先,但是這也引發了很多很多的隱患。
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很多的老人都喜歡用老的思想給自己的祖先燒紙磕頭,在一些店里,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黃紙,幾乎所有的人都去買了給自己的祖先燒紙,有的是金元寶的,有的是銅錢的,有的是四合院形狀的,有的是寶馬跑車等形狀的,什么樣子的都有,很多的人說希望自己的親人到了地獄可以有錢來孝敬看官自己的人,讓自己得到優厚的待遇。有的人說,自己的親人在活著的時候享受不到要讓他們死了以后可以享受一下。
這樣固然是很好,但是,他們都這位這些著想,卻沒有為后代著想,這樣會造成很多的煙霧,這一些煙霧會隨著風到處的跑,影響我們的空氣質量,現在霧霾天氣還是那么那么的嚴重,金陵的水都變成了紅色,黃浦江的死豬越來越多,我們的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無污染與破壞,但是他們依然這樣毫不節制地燒著紙,當這個地球受到嚴重污染的時候,我們的后代便無法在這個星球上生存,到時候倒霉的還是自己。
而且他們這樣做,一不小心可能會造成大面積的著火,我想他們的祖先也不想讓他們為了自己而弄成這個樣子吧!
所以,我們要改變這樣的習俗,安全、文明、環保的去過這個清明節,盡量少燒一點紙,這樣我們的祖先看到我們這樣的勤儉節約也會很開心的,我們要用這種環保文明的方法,讓我們的祖先們知道我們對他們的思念,和寄托給親人的思念。
篇二:文明祭祀,綠色清明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祭祖的日子。很多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去掃墓,但是,就掃墓這一件事,就引發了諸多隱患。
一些年邁的老人,喜歡根據家鄉的傳統,燒香磕頭,用一些迷信的方法來上墳。但是,近幾年來,非理性、非科學、非文明的祭祀之風愈刮愈烈,這個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節日卻變得“火氣十足”“俗氣四溢”,搞得死者不安生者煩。一部分人在清明祭奠中一些不良文化開始泛濫。在紙扎的冥器中,“別墅”和“奔馳”、“寶馬”等祭奠品竟很有市場。有些人還振振有詞,逝者生前沒有享受過如此高的待遇,死后就盡情的享受吧!這樣不僅浪費金錢,還破壞環境。這種祭祀方式,會讓中華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最終會是社會的悲哀。
在過去,清明節大家除了上墳之外,還去郊外踏青,古代人喜歡在這一天踢蹴鞠,還有蕩秋千、放風箏、植樹等等,每一項習俗都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傳說,大家代代相傳,最終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現在,大家都講究文明祭祀。不破壞環境,有的在網上發表自己對祖先的想念,有的去烈士紀念碑獻花圈,學習偉人的事跡……讓我們增長見識,感受偉人的一代風采,還保護了環境,發揚了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讓我們用更加文明的形式來寄托我們的思念。
篇三:文明祭祀,綠色清明
又是一個清明節,今天,我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去祭祀我的太太。
去年,我家的祖墳搬到北山公墓去了,聽說那里是不可以燒紙的,所以,今年的清明節,我跟我爺爺奶奶并沒有像以往一樣,帶上紙錢、蠟燭等東西,只買了一束白色的鮮花。我們找到我太太的墓,磕了三個頭,把花放在墓前,我奶奶對太太說:“要保佑我跟富根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我家妍妍考個好成績。”我也默默的說:“太太啊,保佑我畢業考試考的好點吧!”我抬頭看了看四周,心想:還是把這些墳墓集中在一起好啊,這一排排,一列列的,拜訪的多整齊啊,和以往那東一個,西一個的相比,感覺文明多了!
看著這個,我就想起了去年清明節的時候,我跟我奶奶去原來我太太的墳墓前燒紙,記得那時侯,紙燒起來,黑色的煙不停地向上竄,風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來,有的時候還把燒出來的灰吹的滿天飛。燒完之后,在地上留下了那一灘所謂“冥幣”的黑灰。不過這種情況在現在看來是消失了。人們都用了鮮花祭奠、默哀祭祀、植樹懷念等多種新式文明祭掃方式。
其實這樣很好:因為燒紙很不文明,對環境是一大污染,你們可以想想,燒紙的黑煙把藍藍的天都遮起來,天就會變的陰沉沉的,我們人類在這陰沉沉的空間里生活,人也會變得郁郁寡歡的。這燒紙也會產生二氧化碳,隨著二氧化碳的增加,地球的大氣層遭到破壞,讓人類賴以生存的世界遭到嚴重的破壞,這樣對我們自己有好處嗎?再者說,難道燒紙那逝去的人就可以真的收到“錢幣”嗎?現在人們都用黃色的花或白色的花代替燒紙,這是明智之選!清明時節雨紛紛,一束鮮花祭故人嘛!我們準備回家里,我掉頭,看見那束白花,在灰色的墳墓前是那樣的明顯,他好像也賦予的人的情感,正低著頭在默哀。在走出公墓的路上,我在眾多墳墓前沒有看見一點燒紙流下的痕跡,但明顯,他們是來掃過墓的??因為墓前有一束鮮花。
清明節要文明,這樣,不僅對自己有益,對自己的后代也會有好處的!
逝人鮮花祭,美好你我他……
篇四:文明祭祀,綠色清明
清明節,讓人們哀思死去的親人,或令人悲嘆,或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令人難忘的事跡。又一年清明節,我們該如何哀思呢?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我們應該去掃墓,攜帶祭品、紙錢等到墓地,將祭品供祭在親人墓前,焚燒紙錢,叩頭行禮祭拜,等等等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幾千年來,杜牧的這首詩似乎成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的唯一寫照。但是,我們家不以為然。早晨起床,全家一致通過,去烏魯木齊市文廟,參加“春思.春頌”??清明祭頌詩會,祭奠親人。
文廟的“春思.春頌”??清明祭頌詩會,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廟燒香緬懷祖先的人,都可以上臺朗誦或表演。通過朗誦或表演,緬懷已逝的親人,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們一家三口到達文廟,清明祭頌詩會已經開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正在神情并茂演說山東快板。他自創的快板《鬼子來了》,是為了哀思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爸爸。精彩的山東快板,博得了陣陣掌聲。原來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藝協會會長、新疆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馬爺爺。接下來,是新疆詩詞協會會長,自創的《中華頌》,上部分緬懷了為建立新中國犧牲的革命前輩,下部分謳歌了我們國家改革開放30年的光輝成就,文采美極了。《法制人生》雜志的一位年輕資深編輯,感人泣下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我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祭奠汶川大地震中死難的同胞和親人。原來,她的家鄉就在汶川,她的幾位親人就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今天,通過清明祭頌詩會,祭奠親人亡靈,并通過自己的長詩,告訴遇難的親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所有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很多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淚……受這種特殊氛圍的感染,我邀請了四位不相識的小朋友(年齡最小的才6歲),一起上臺表演了《弟子規》朗誦,告訴我們已經死去的親人,幼小的我們沒有忘記你們,沒有忘記你們傳承下來的忠孝禮儀!在清明時節,我們很想念你們!
清明祭頌詩會,用現代科學文化形式,替代了封建迷信焚燒行為,即進行了文化交流,又祭奠了已逝的親人,更是給我們兒童的一堂意義深遠的歷史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