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是湖南科技大學舉辦、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首批確認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湖南湘潭,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湖南科技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李伯超教授任董事長。學院先后獲得“湖南省民辦教育優質資源獎”、“全國煤炭行業五四紅旗團委”等獎勵,在迎接教育部對獨立學院辦學條件專項檢查評估和湖南省教育廳的年度辦學檢查中均獲得好評。
學院占地688畝,校園環境幽雅,設施先進,教育教學質量過硬。學院擁有一支規模適當、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335人,其中高級職稱129人、博士76人、碩士125人。
學院充分共享母體學校近70年的辦學積淀和學術氛圍,秉承“至善、至誠、至厚、至精”的辦學理念,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要求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應用型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機器人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湖南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26項、省部級獎勵137項;獲得多項“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等課題立項。學院畢業生就業率較高,以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而得到用人單位普遍歡迎。應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高,很多優秀畢業生考入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體育學院等名校深造,每年均有優秀學生選赴國外大學交流學習或赴泰國和非洲國家支教。
學院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學生活動:“瀟湘之歌”優秀學生報告會、“瀟湘之聲”人文素質講壇、“星講臺”杯師范類講課比賽、“英語四六級”經驗交流會、考研經驗交流會、安全教育畫展、黨團知識競賽、職業規劃大賽、團校培訓和黨校培訓、宿舍文化藝術節、新生才藝賽等。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學院連續多年組織學生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也將文化、科技、服務帶入基層農村。
學院為深入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完善機構設置,優化教與學的關系,設立了機電、土建藝術、經濟、人文社科體育等4個學部,12個教學系,并依托母體學校湖南科技大學的優勢學科,改革創新,學院設置的專業以湖南科技大學現有國家級、省級、校級重點建設專業為依托,選擇市場競爭力較強、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為當年的招生專業。學院面向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在籍學生六千多人。學院的招生納入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2017年招生計劃1505人,招生的專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英語、漢語國際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法學、土木工程、建筑學、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美術學等23個專業。
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專業介紹
土木工程(三個專業方向: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城市地下工程)(國家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土木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能從事房屋建筑、道路、橋梁、城市地下工程及其他建筑物的設計、施工與管理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知識、基本理論和較強實踐能力,能夠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的設計、研發、制造、銷售和運行管理等領域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控制、計算機技術等方面專業知識,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科研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子技術、信息系統、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通信網絡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通信工程領域中從事通信技術的研究、開發和通信設備的運行、設計、開發及調試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知識體系,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計算機科研、開發、應用以及教學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建筑學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建筑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的設計方法,具備較強的建筑與城市設計實踐與管理能力,有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建筑學專業高級人才。
漢語言文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扎實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中文表達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文藝評論和文案寫作,以及新聞出版、文化宣傳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新聞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新間、出版與宣傳部門從事記者、編輯與管理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
英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熟練的英語語言技能、厚實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專業知識,能從事基礎教育英語教育教學的英語專門人才。
漢語國際教育 培養目標:培養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較高的人文素養,具有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用型專門人才。
會計學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會計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會計慣例,掌握會計信息化所要求的相關技能,能從事會計實務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財務管理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財務與金融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財務與金融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國有關財務、金融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能從事財務、會計和金融管理工作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工商管理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巧,具有厚實的經濟理論基礎、數學、法律知識,能夠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企業經營管理領域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美術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堅實的科學文化、藝術理論知識與教育理論知識,具有美術史研究、美術評論、美術教育、當代視覺文化策劃與管理、文化遺產研究與管理、美術專業創作等方面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視覺傳達設計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國際設計文化視野、中國設計文化特色、適合于創*需求,集傳統平面(印刷)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在專業設計領域、企業、傳播機構、大企業市場部門、高中等院校、研究單位從事視覺傳播方面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環境設計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在環境藝術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外設計、住居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并具備項目策劃與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質環境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產品設計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堅實的產品藝術設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科學研究機構從事以工業產品創新為重點的策劃、設計、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也能從事與產品研發相關的交互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施設計或展示設計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復合人才。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較全面的體育學、公共管理學以及社會學理論、知識、技能,具有良好的社會體育素養的;能在體育企事業單位、體育社會團體、體育俱樂部等從事組織與領導、體育經營與管理、培訓與指導、分析與評估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體育教育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教育與體育教育學科基礎理論知識,能在各級各類學校從事體育教學、課外運動訓練與競賽工作、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較高管理理論素養和系統專業知識,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各類旅游企事業單位、教育和研究機構從事經營管理、咨詢策劃、科學研究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人力資源管理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基礎理論,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通曉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和專業技能,能在大型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以及大中專院校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法學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理論知識,熟悉我國法律條文和重大方針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仲裁機構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