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戶籍改革落戶最新政策,北京戶口戶籍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政策解讀
10日下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早在,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指出,改進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現行落戶政策,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雖然該政策所涉及的人數在總戶籍人數中所占比例較小,但涉及“北漂”是否能夠落戶首都,輿論的關注度也因此“高燒不退”。
3月發布的北京人口普查公告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2114.8萬人,比2013年末增加45.5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802.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316.3萬人,比2013年末增加18.8萬人。多年來,北京的戶籍政策一直以嚴格著稱,然而,卻出現了控制住“戶口”,控制不住“人口”的尷尬局面。盡管現行的戶籍政策對控制人口增長的作用不太明顯,但一旦放開人口將像“開閘”一樣出現大幅度增長。
現行的戶籍政策是多年沉淀下來的結果,擁有強大的制度慣性。掌握北京戶口審批權限的有中央、軍隊和市屬三大系統,涉及到幾十個部門。因此,即便北京戶籍政策會帶來各種問題,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并不是戶籍政策就可以有效解決,而是要妥善地化解存量。積分落戶不僅要考慮解決當前戶籍問題的“痛點”,而且還要找準“目標群體”。戶籍政策的目的是控制城市“人口”,并非控制“人才”。對于社會亟需的高學歷人才,現有的戶口制度能夠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所以這不算“目標群體”。
積分落戶制度關注的難點??在北京長期居住有落戶需求的群體。為他們打開一扇通過勞動積累,通過實力在城市落戶的途徑,是社會公平要求所在。而這,正是之前戶籍制度的盲點。比如,城市需要技術工人并且要把優秀分子留在城市中。可是,在解決他們的戶口問題時就會發現,他們專業技能種類繁多,證書不好認定,給積分落戶具體操作帶來不小的難度。此前,上海就是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提供專業目錄的做法,北京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引入一定的市場評價機制。
當然,積分落戶過程中,不能忽視居住證制度的配套作用。居住證制度要為暫時不能落戶者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提供的是兜底的服務。同時,居住證制度要在積分落戶的過程中,扮演規范者的角色。當然,居住證制度若能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將會給北京的戶籍制度降溫。如果有一天,居住證制度與積分落戶能提供均等的服務,大城市的戶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今后的一段時間內,大城市的戶口依然是緊俏的公共資源。建立積分落戶的制度,也就是從數百萬外來人口中挑選少數人落戶北京,平心而論這是一件敏感而又復雜的難事,要做好實在不容易,這考驗著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當下,在設計這項制度時,一定要堵住這項政策的“部門化”,減少權力尋租的空間。同時,該政策還要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多征求“北漂”的意見。在控制人口問題上,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要在優化城市功能布局上下功夫。如此,沉重的戶籍政策才能向前邁開一步。(章正)
最近5年來,每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都會提及“人口調控”。落戶北京的通道越來越窄。初步統計,現在落戶北京約有9種渠道,但6種渠道針對特定人群。
落戶通道越來越窄
由于落戶北京的通道越來越窄,北京戶口成為個別人的牟利工具。此前發生多起假結婚、詐騙等案件。每年畢業季臨近,北京警方就會發布警示:“出售進京戶口指標”詐騙信息將進入高發時期。
2015年北京落戶政策再度收緊 本地人稱戶口好處"越來越少"
要戶口還是要待遇?
戶口與待遇,似乎并不相關的兩個問題,近年來卻越來越讓北京高校的思而學教育網們感到糾結。
“從師兄師姐回饋的信息看,大部分能夠提供戶口的單位待遇都一般。而真正能夠提供優厚待遇的民營外資企業,往往很難解決戶口。”北京交通大學一位思而學教育網對記者說:“提供戶口待遇又不錯的單位,屬于金飯碗,恐怕都得‘拼爹’。”
“事實上,不少思而學教育網都要面臨這樣一個選擇,選戶口還是選發展。”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何東對記者說:“按說,單位選擇人才的標準應該是雙方合適,雙方雙向選擇,可是由于種種原因,雙方往往很難達到相對‘合適’。”
他舉了一位前幾年畢業的師哥為例,為了選擇一個能提供戶口的單位,他去了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可該單位一個月只有3000元的薪水,目前那位師兄已經30歲出頭,可是依然無法承擔北京的房價,也不能買車。他的建議是,“求職一定要符合自身定位,莫僅僅為一紙戶口而放棄了發展的機會。即使有了戶口,沒有發展,很多相關附著的福利實際上與個人關系也不大。”
但是何東發現,真正求職時,更多的人選擇的還是能夠提供戶口的單位,“只問戶口,不問待遇”的現象大量存在。
“北京落戶的標準中,只有思而學教育網落戶最為便捷,如果丟掉思而學教育網這一次機會,工作后再落戶就難了。”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就業處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畢業生與“新移民”均面臨尷尬選擇
其實,不光是大量求職的研究生本科生們,對于前仆后繼奔赴北京的“新移民”來說,都面臨這樣的尷尬選擇。
在北京的報刊上刊出的招聘廣告,不乏有這樣的要求:只限北京戶口;想要買套經濟適用房更是先要出具北京戶口證明;就連征婚廣告上也要標明:希望對方是北京戶口,還要加上一句說明“不是我歧視,這是長輩的要求”……
“戶口不僅僅是城市正式永久居民的身份證明,更是享有一系列特殊福利待遇的憑證!”一位網友如此評價。
據了解,在北京,如果找到一份好工作,沒有北京戶口,也常常會缺少一些擁有北京戶口的員工所享有的待遇。譬如一部分社會保障,便與沒有北京戶口的人無緣。沒有北京戶口,要結婚生子,則更要花費大大一筆開銷,準備“寄讀費”、“贊助費”等等費用來保證子女入學。與此相關諸多限制中,有很多條件都與北京戶籍有關。
張琴來自河南,她剛剛畢業抱著一沓簡歷來到北京,滿懷希望地奔走于各個大小公司和招聘會時,她的問題只有一個:“能解決戶口問題嗎?”她認為,能解決戶口,工資和待遇都好說,畢竟是剛畢業,薪水可以慢慢漲,但是戶口解決不了,一律免談!
張琴說:“從近期來說,父母不放心自己獨自闖蕩北京,能拿到個戶口對他們來說是顆安心藥丸。要是想長遠一些,以后買房子,孩子上學、高考,都是大問題,現在你看不出什么特殊的好來,以后好處可大了!”
有張琴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特別是思而學教育網們,為了求得一張小小的戶口證明,許多人不惜自降身價,往年數千研究生爭一紙北京戶口的情景,就再次顯現了戶口魔幻般的吸引力。
“總覺得戶口的好處會越來越少”
然而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也有不少對北京戶口種種便利并不在意的人。“我總覺得戶口,特別是特大城市的戶籍管理并不能真實反映目前的人才市場需求,因此我覺得一定會有變化。”在政府機關工作的王先生認為,真正有才華的人不會被一紙戶口羈絆住發展的腳步。
在某互聯網公司供職的宋先生說:“我已經到北京很多年了,房子也買下了,也沒圖過北京戶口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所以從來沒覺得戶口有什么重要。”
在記者調查中,不少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并不認為戶口給自己帶來過什么影響,更不曾有什么優越感。周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坦言道:“可能現在還會有一些不同,但是我覺得戶口用處越來越小,現在好多事都沒有戶口限制了,戶籍制度的作用一直在淡化。”
北京大學社會學家夏學鑾認為:特大城市的戶籍改革問題特別復雜,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消除計劃經濟遺留的體制性障礙,另一方面要切實解決不平等問題,保障機會公平。主要是落實同工同酬和實現養老、醫療、職業福利權益的平等化及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特別是要打破所謂編制的約束,讓所有人都能夠憑著自己的努力與貢獻有正常升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