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專業有幾千個,每個學校開始的專業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專業排名錄取分數線也不同,所以導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的時候很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本文思而思學小編幫大家整理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最新的開始專業目錄表,包含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文科專業、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理科專業、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特色專業目錄,數據僅供參考,具體以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的招生目錄為準。
一、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有什么專業
類別 | 專業名稱 |
---|---|
金融學類(本) | 金融數學 |
社會學類(本) | 社會工作 |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 | 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學類(本) | 學前教育 教育技術學 特殊教育 |
體育學類(本)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體育教育 |
中國語言文學類(本) | 漢語言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 翻譯 商務英語 英語(中外人才培養實驗班) 翻譯(中外人才培養實驗班) 英語 |
歷史學類(本) | 歷史學 |
數學類(本) | 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物理學類(本) | 物理學 |
化學類(本) | 應用化學 化學 |
生物科學類(本) | 生物科學 |
心理學類(本) | 應用心理學 |
統計學類(本) | 統計學 |
材料類(本) | 材料化學 |
電子信息類(本) | 電子信息工程 |
計算機類(本) | 網絡工程 軟件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 | 環境生態工程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本) | 食品質量與安全 食品質量與安全(與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 |
公共管理類(本) | 行政管理 |
電子商務類(本) | 電子商務 |
旅游管理類(本) |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 酒店管理 |
音樂與舞蹈學類(本) | 音樂學 |
美術學類(本) | 美術學 |
設計學類(本) | 產品設計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
二、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比較好的特色重點專業目錄
2019-2020年度廣東第二師范學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國家級+省級)
序號 | 院系 | 專業 | 級別 |
1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師范) | 國家級 |
2 | 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 學前教育(師范) | 省級 |
3 |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 生物科學(師范) | 省級 |
4 | 數學系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 省級 |
廣東省院校特色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學前教育學
三、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相關資訊推薦
(一)、2021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新生怎么轉專業難不難,附轉專業的要求和條件
(二)、2021級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宿舍條件怎么樣,有獨立衛生間嗎
(三)、2021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新生在哪個校區,總共有幾個校區
(四)、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哪些專業比較好,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文科理科專業排名
(五)、2021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多少分能考上,預測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多少分錄取
(六)、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有哪些文科專業哪些理科專業 附全部專業一覽表
(七)、2021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教務處登錄入口
(八)、2021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錄取分數線,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高考分數線查詢入口
(九)、2021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新生開學時間入學指南及軍訓時間安排
(十)、2021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出來,附錄取通知書查詢入口
四、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簡介介紹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前身為1955年創辦的廣東教育行政學院,1960年更名為廣東教育學院,同年,廣東工農師范學院并入。1970年停辦,主體下放至肇慶地區新興縣,先后創辦了肇慶地區師范學校和肇慶師范專科學校。1978年復辦,1982年被確定為省屬成人師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開始舉辦成人師范本科教育,1985年開始舉辦普通?平逃1990至2008年舉辦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制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是廣東省屬普通本科院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學校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設有海珠、花都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535畝。設有教育學院等19個教學院系和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等14個研究機構,開設44個本科專業,分布在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和經濟學等9個學科門類,全日制本科學生16000余人,成人在校生50000余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069人,其中專任教師714人。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189人,有博士學位教師21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4.17%。全校先后有30多人次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先進教育工作者”“南粵教壇新秀”“廣東省青年文化英才”等榮譽稱號。有省督學3人;教育部校(園)長培訓專家1人;“國培”計劃國家專家庫專家7人;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專家工作室主持人3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人;受聘其他大學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