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揚州市教育局官網登錄入口:jyj.yangzhou.gov.cn(一)

思而思學網

揚州市教育局:jyj.yangzhou.gov.cn

一、基本情況

全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699所,在校生659028人,專任教師42274人。其中幼兒園285所,在園幼兒98949人,專任教師4830人;小學215所,在校生224400人,專任教師13513人;初中132所,在校生117487人,專任教師10540人;普通高中38所,在校生80421人,專任教師6185人;特殊教育學校7所,在校生832人,專任教師174人;中等職業學校15所,在校生61162人,專任教師2298人;普通高校6所(高等職業院校3所),在校生72632人,專任教師4633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生3145人,專任教師101人。

市教育局直屬學校18所,在校生40798人。其中普通中學15所(高中及完中8所、初中7所),在校生29755人;中、高等職業學校各1所,在校生10775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268人。

二、主要工作

近年來,在省教育廳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經過幾年努力,基本實現了教育發展水平現代化、辦學條件現代化、教師隊伍現代化和教育體系現代化,教育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并適度超前發展,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教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2012年,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8.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提前三年普及了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義務教育入學率100%,保持高位穩定;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7.1%。所有縣(市、區)通過了省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評估。全市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市教育局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

二是教育均衡度明顯提高。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基本達到合格學校建設要求。新創優質義務教育資源86%分布在農村。市區形成了東西南北中都有現代化示范初中的格局。省優質園、省實驗小學、省示范初中、省三星級以上高中及省重點職業學校的比例分別達到70%、59%、90%、76%和85%。

三是師資隊伍素質明顯提高。2012年,全市幼兒園、小學專任教師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達83.4%、89.1%,初中教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達87.1%,高中教師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比例為7.4%。中小學專任教師高級職稱比例達到15.6%。全市現有“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6人、正高級教師35人、省特級教師99人、市特級教師102人、名校長48人、中青年教學骨干和學科帶頭人1500人,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達65.6%。

四是教育服務地方發展能力明顯提高。經過多年優化整合,全市現有中等職業學校15所,實現了每縣(市)都有一所在校生3500人以上國家級重點職教中心的目標。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猛,在校生規模3.5萬人;占地1473畝、規劃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的揚子津科教園建設基本完成,入住學生近3萬人。全市共建成國家級和省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9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6個。全市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12年分別奪得國、省技能大賽金牌7枚和13枚,近日已獲省技能大賽金牌13枚。

五是教育發展環境明顯優化。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加大教育投入,2012年教育經費達72.63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7.42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9.02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48.96億元。各縣(市、區)財政投入占比都達到了省規定的標準。各相關部門積極支持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教育系統注重加強政風行風建設,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揚州自古人才輩出、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延續至今并不斷發揚光大。這幾年,我市教育努力走體現江蘇特色、揚州特點、現代特征的發展之路,通過不斷創新推進了教育發展。首先,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一是學校德育聚焦“感恩.勵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享譽全國,在中央文明委組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中,揚州連續獲得地級市江蘇第一、全國前列的好成績,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榮譽稱號,涌現出“誠信中學生”徐礪寒、“最美中學生”管仲培、“孝德之星”王延俊等一批影響全國的學生典型。二是“陽光體育”推行“一校一特”,學生心育開設“陽光心苑”,體育與藝術“2+1”工程每年以“中小學生體育藝術節”為“推進器”,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確保90%以上學生擁有兩項終身體育鍛煉的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三是大力開展國學經典和世界名篇名曲誦唱活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開闊學生國際視野。四是開展義務教育城鄉學生互動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城鄉發展變化,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五是從2007年起啟動班主任職級評定、管理工作,根據班主任工作實績、工作年限、教科研成果等綜合評定高級、一級、二級班主任,并與績效工資掛鉤。六是深入實施小學素質教育“五大工程”,重點打造優質課堂、百佳社團、特色文化、養成教育和學校共同體。

第二,在教育質量提升方面。一是從2005年起連續九年推進教育質量主題年(2005年為教育質量年,2006年為教育質量推進年,2007年為教育質量提升年,2008年為教育質量效益年,2009年為教育質量效益推進年,2010年為教育質量效益提升年,2011年為教育質量科研年,2012年為教育質量科研推進年,2013年為教育質量科研提升年)。二是從2005年起每年以不同主題召開精致管理現場會,開展“常規管理百校行”,促進學校加強基礎管理。三是開展特色普通高中建設工程,開展輕負優質先進學校評選和學校特色項目評估。四是實施學校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推進小學減負、初中減壓、高中增效。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