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民辦實事工作?下面是小編整理提供的民辦實事工作匯報范文,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大家采納!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思而學教育網的欄目!
篇一
xx街道xx社區位于xx區的中心地帶,東至宋湯河,西至新華路,南到人民中路,北至州后街,轄區內有8條街道,總面積0.46平方公里,總人口2190人、流入人口285人,是一個正在拆遷和建設中的社區。
xx社區堅持以服務居民為宗旨,把了解民情民意作為開展社區服務工作的基礎,密切關注和了解群眾所想、所急、所盼。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社區結合實際,以個個題為突破口,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社區解決了州西街路邊路燈損壞,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的問題。州西街連接著人民中路和州后街兩條重要的道路,路燈出現問題,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不便。社區組織人員對路燈進行維修和更換,解決了這一狀況。
春節時期,為了讓轄區的群眾過上一個和諧溫暖的春節,社區黨支部結合主題教育活動,積極排查每條街道的困難群眾,根據困難程度的不同,進行登記,并在春節前進行入戶慰問,共發放慰問金和面粉。精心安排,認真落實,確保慰問物資及時發放到困難群眾的手中,把送溫暖活動變成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具體行動。
今年以來,我社區緊扣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保障民生”的主題,緊緊咬住目標,積極創新工作措施,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使我轄區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深入群眾,做到家喻戶曉,社區工作站不斷加大宣傳投入,并利用社區作為首要宣傳陣地,印制和發放宣傳單、宣傳冊共萬余份;同時手機短信平臺發送短信3千余條,從而大大提高了廣大居民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率。社區工作小組研究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在有限的辦理時間內,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實際完成1177人。
xx社區班子成員配合有關部門幫助解決服務對象的上訪問題,其中既有落戶、就業問題,也有房屋糾紛問題,最終,這些服務對象反映的問題都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問題的圓滿解決,不但解了服務對象的生活之憂,也維護了社區和社會的穩定。
社區做到道路硬化整潔、下水道暢通、化糞池無滿溢,無污水積面,建筑物外墻完好整潔。社區內無亂搭建、亂張貼、亂設攤點、亂停車。社區內企事業單位廢氣、廢水、煙塵、噪音等排放均符合環保要求。轄區單位也積極進行庭院的美化綠化,使社區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社區工作人員定期對轄區內的亂搭亂建進行清理,徹底清除各街道的衛生死角。
我社區對轄區孤老、殘疾和特困居民進行關心、慰問和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他們在生活中得到實惠,享受到政府的關懷。并對符合申請廉租住房的家庭申請到了廉租房補助,長期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加強殯葬管理,促進殯葬管理的經常化、制度化。
社區實行黨員承諾制度。黨組織和黨員認真履行承諾,承諾之后認真積極履諾,社區組織黨員完成了承諾公開并上墻公示。黨員承諾活動是對黨員同志的一次檢驗。每位黨員根據自身實際認領,認真填寫公開承諾表。黨總支要求每個黨員一定要從思想上深入認識到開展公開承諾的重要性,重溫義務,敬業愛崗,無私奉獻。黨員承諾將在社區黨建公示欄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在計劃生育方面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宣傳我國的計劃生育方針、政策、法規;建立健全計劃生育工作網絡,互通情況;掌握信息,建立計劃生育有關賬卡;經常深入地開展計劃生育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摸清育齡婦女的基本情況,杜絕大月份引產和計劃外生育;承辦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我們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服務為主體、以創建為動力,以服務群眾為宗旨。通過各種途徑,全力做好協調溝通工作,切實為居民辦實事,為社區的安定和諧盡心盡責,從而推動社區各項工作更上臺階。把社區營造成一個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生活便利、的新型現代化和諧社區。
篇二
市婦聯作為2017年度市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中“兒童之家”建設的牽頭單位,積極主動,精心謀劃,大力推動“兒童之家”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建設任務
今年納入市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建設任務是140個,其中,桂平市49個,平南縣32個,港北區17個,港南區24,覃塘區20個。
(二)建設標準
參照《廣西示范性“兒童家園(之家)”工作制度》,要求創建“兒童家園(之家)”要達到“七有”,即:一有固定場所(室內面積10-20平方米及以上,室外活動場所50平方米以上);二有兒童娛樂、鍛煉、游戲、學習設施設備(室內有若干套兒童桌椅、書架、兒童圖書、棋類、玩具,室外安裝有兒童組合滑梯、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三有管理制度(含工作人員職責、安全管理制度、設備管理制度等制度上墻);四有管理人員(“兒童家園”專兼職管理人員名字和聯系電話要上墻公布);五有定期開展兒童主題活動(有年度、季度活動方案、活動記錄、活動照片等);六有標識門牌(按桂婦通〔2017〕17號文件標準規格制作,具體見附件1);七有建設前、后的圖片對比(建設2張,建設后4張,活動圖片若干張)存檔。在有條件的地方可提高標準,在規劃建設上室內力求功能達到“五室”,即成長書屋(圖書室)、兒童棋牌游戲室(快樂天地)、兒童議事室、親情視頻聊天室(悄悄話室)、手工小作坊(創意手工室)等。
(三)建設經費
1.經費來源
每個“兒童之家”創建經費標準為2萬元,其中自治區以“以獎代補”方式獎補1萬元,市、縣(市、區)兩級財政承擔1萬元。2017年7月4日,市婦聯、市財政局下發了《關于印發xx市2016-2020年創建“兒童之家”工作方案的通知》(貴婦通〔2016〕18號),明確市、縣(市、區)級財政按每個“兒童之家”不低于1萬元的標準先行創建,創建經費以所在縣(市、區)財政補助為主。市本級財政給予市轄三區每個“兒童之家”創建經費為0.5萬元,不足部分由所在區財政解決。桂平市、平南縣“兒童之家”創建經費由其所在縣市自行解決。經檢查驗收后,自治區財政獎補每個“兒童家園(之家)”1萬元經費。目前,市本級承擔的29.5萬元已下達到三區,三區兩縣市區財政承擔的部分已全部落實。
2.資金用途
創建經費主要用于“兒童之家”硬件設施購置,包括:兒童書架、桌椅、兒童書籍、白板、電腦、智力游戲玩具、球類、戶外組合滑梯、戶外兒童健身器材等設備,以及制作門牌等費用支出,所配置的設備必須符合“七有”標準。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目標責任
2017年7月4日,市婦聯、市財政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xx市2016-2020年創建“兒童之家”工作方案的通知》(貴婦通〔2016〕18號),明確了建設任務、建設原則、建設內容、創建經費及運行經費、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等內容,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明確了工作方向和工作重點。
(二)強化指導,提升執行力
市婦聯組織市婦兒工辦多次深入縣區、鄉鎮、村、社區進行調研,為兒童之家的推進掌握第一手資料,并提出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推進建設力度,我們于9月6日召開了“兒童之家”建設推進會,市婦兒工委成員及聯絡員、縣市區婦兒工委工作人員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市婦兒工委主任宋震寰同志作重要講話,市婦聯主席陳曉軍作了工作部署,各成員單位領導及業務骨干進一步增強了對兒童之家的了解和認識,解決了思想上和行動上存在的關于兒童之家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同時,我們組織各縣市區婦聯主席、分管“兒童之家”建設工作的領導赴示范點觀摩學習,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通過學習交流,聽介紹、看現場、提建議等,提升了各級婦聯干部建設“兒童之家”的執行力。
(三)加強督查,推動工作落實
各級婦聯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加強組織協調,強化督導檢查,聯合市財政局組成督查組,從9月17日起,深入三區兩縣市個項目點進行跟蹤檢查指導,通過走訪、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等形式,對兒童之家建設推進情況進行了督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加大了落實的力度。
三、存在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夠
由于各級黨委、政府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繁重,他們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放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硬指標上,加之對“兒童之家”建設在認識上存在一定偏差,認為其就是一個簡單的為兒童提供游戲和娛樂的場所,有些甚至認為“兒童之家”建設是單純屬于婦聯一家的工作,因此在推進“兒童之家”建設工作中缺乏主動性,應付思想比較重,關注不夠、重視不夠、投入不足。
(二)運行后續經費投入沒有保障
兒童之家要真正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提供服務和開展活動,而在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水電、設備損耗、購買活動用具、宣傳倡導、活動組織等支出。按照自治區要求(桂婦通〔2017〕32號),創建后的運行維護經費由所在縣(市、區)財政承擔。但根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尚無縣市區明確此項經費列入年度預算。
(三)日常工作開展不力
個別鄉鎮沒有安排專人負責“兒童之家”創建工作,對文件精神領會不透,不重視收集“七有”標準績效材料,不注重檔案整理歸檔,不夠積極主動開展“兒童之家”建設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突出硬件設施配備。目前建設經費已予以落實,現階段購置設備尚處于政府采購階段,我們將從硬件設備配備入手,按照“兒童之家”“七有”標準,完善室內外兒童娛樂、鍛煉、游戲、學習設施設備,加強溝通協調,確保了各項硬件設施的及時到位。
二要注重整合資源,實現社會化參與。將“兒童之家”納入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幸福家園等陣地建設規劃中,同步建設,同步配套。同時,針對“兒童之家”管理運作,積極探索建立管理委員會、家長委員會、兒童委員會等監督管理團隊。
三是要落實工作任務。按照工作部署,扎實推進“兒童之家”建設,做到早布置早安排,同時,我們將派出工作骨干赴各縣市區進行業務輪訓,組織具體項目人員學習業務,熟悉建設內容,確保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四是不斷深化關愛活動內涵。進一步拓寬思路,創新載體,把兒童之家建設與兒童工作相結合,把近期計劃與長遠規劃相結合,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兒童工作長效機制。廣泛發動和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建立兒童關愛行動志愿者隊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富有實效的幫教關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