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金華平均工資是多少,金華平均工資標準最新

思而思學網

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比上年增加8088元,名義增長[1]9.8%,增速比2018年回落1.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6.8%。

5.jpg

2010-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及增速

blob.png

分四大區域看,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104069元、81954元、73457元和71721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1.7%、8.2%、6.5%和9.6%。最高和最低地區的平均工資之比為1.45,與上年基本持平。

表1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地區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單位:元,%




地 區

2019年

2018年

增長速度

合 計

90501

82413

9.8

東部地區

104069

93178

11.7

中部地區

73457

68969

6.5

西部地區

81954

75755

8.2

東北地區

71721

65411

9.6

分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6135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33459元,金融業131405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8倍、1.47倍和1.45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39340元,住宿和餐飲業50346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60232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3%、56%和67%。

從增長速度看,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采礦業、衛生和社會工作以及批發和零售業,分別增長11.8%、11.0%和10.5%。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增長1.2%、3.6%和4.3%。

表2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單位:元,%




行業

2019年

2018年

增長速度

合 計

90501

82413

9.8

農、林、牧、漁業

39340

36466

7.9

采礦業

91068

81429

11.8

制造業

78147

72088

8.4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107733

100162

7.6

建筑業

65580

60501

8.4

批發和零售業

89047

80551

10.5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97050

88508

9.7

住宿和餐飲業

50346

48260

4.3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161352

147678

9.3

金融業

131405

129837

1.2

房地產業

80157

75281

6.5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88190

85147

3.6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133459

123343

8.2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61158

56670

7.9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60232

55343

8.8

教育

97681

92383

5.7

衛生和社會工作

108903

98118

11.0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07708

98621

9.2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94369

87932

7.3

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外商投資企業106604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8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是集體單位62612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9%。

從增長速度看,其他內資單位年平均工資的增速最高,增長15.7%;集體單位增速最低,增長3.2%。除國有、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內資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以外,其余類型單位的平均工資增速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表3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登記注冊類型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單位:元,%




登記注冊類型

2019年

2018年

增長速度

合 計

90499

82413

9.8

國 有

98899

89474

10.5

集 體

62612

60664

3.2

股份合作

81058

77751

4.3

聯 營

75220

72107

4.3

有限責任公司

79515

72114

10.3

股份有限公司

103087

93316

10.5

其他內資

71329

61666

15.7

港澳臺商投資

91304

82027

11.3

外商投資

106604

99367

7.3

注[1]:文中以下增長,除特別指出外,均為名義增長。

附注

1.指標解釋

(1)單位就業人員:指在本單位工作,并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

(2)工資總額:根據《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詳見官網http://www.stats.gov.cn/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

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以及房費、水電費。

工資總額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3)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計算公式為:

blob.png

2.統計范圍

城鎮地區全部非私營法人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股份制、外商投資、港澳臺商投資等單位。工資統計是統計單位的就業人員,而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范圍內。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全國共調查約217.2萬家,就業人員1.72億人。

3.調查方法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企業一套表統計調查制度》和《勞動工資統計調查制度》,對城鎮非私營單位工資統計采用全面調查的方法。

4.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劃分方法

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5.行業分類標準

工資統計的行業分類標準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執行。

6.上年基期數據以正式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19》為準。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