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關于為什么中國工資那么低

思而思學網

對于出國留學和旅游的中國人來說,這當然是件好事。但對于國內出口企業或者個人來說,不但沒有感受到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好處,反而被人民幣對內貶值壓得透不過氣來。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廣義貨幣存量(M 2)尚不到30萬億元,2013年4月這一數字就邁過了100萬大關,到了2013年11月末,M2余額已達到107.93萬億元。匯改八年貨幣增長了3倍多,中國的潛在通脹壓力可想而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人民幣內貶外升?

首先,匯改八年,是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八年,同樣也是中國出口增長和外商投資最為迅猛的八年。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而大幅的貿易順差會將天量美元滯留在中國。由于我國政府采取的是結售匯制度,就是拿印出來的人民幣去購買流入中國的美元,而美元流入越多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速度就越快,這造成了貨幣的超發,所以國內隱性通脹在所難免。

正是由于我國經濟過度依賴于對外出口,為歐美國家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商品,再加上歐美國家的農產已經完全現代化,所以歐美國家的物價目前相對比較穩定。但由于中國出口的是大量商品,換回來的是花花綠綠的美鈔,這并不能帶來實質上的物質財富。所以本來中國1元錢可以對應1元價值的商品,而現在由于出口損耗了大量的資源,1元錢只能對應價值0.5元都不到的商品了。

再者,熱錢流入也是人民幣內貶外升的元兇。雖然我國央行對外宣稱人民幣匯率是參照一籃子貨幣而定,但各種貨幣所占權重外界并不清楚,實際上人民幣匯率都是由央行操作。

而西方國家為了使人民幣升值,就一直以匯率操縱國為要挾強逼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而人民幣單邊升值強烈預期,加上美聯儲量化寬松Q E系列的推出,使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在推高國內物價的同時,也助推了國內的房價泡沫。

最后,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也是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原因。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先后進行四輪Q E,中國政府也推出了四萬億投資計劃,地方政府更是急吼吼推出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就使得近年來銀行一輪又一輪的信貸大躍進,M 2增速始終無法回落到13%以內。靠高投資、高流動性、高負債帶來的經濟增長不僅不可持續,而且質量堪憂,并且還會帶來潛在的惡性通脹,使得近年來人民幣實際購買力的驟降。

歐美國家貨幣超發流向了全世界,將通脹轉嫁給新興經濟體國家,而中國的基礎貨幣投放過多,信貸規模擴張過度,會造成國內民眾深深感受到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了,所以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真正坑苦了的是中國老百姓。真正要讓人民幣解除對外升值對內狂貶的宿命,就必須改變經濟發展方式,并且進行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讓人民幣匯率在市場的作用之下自由浮動。

由于把中國的低工資和高物價結合在一起,把美國的高工資和低物價結合在一起,這就使中美兩國實際收入之間的差距,要遠遠高于貨幣收入之間的差距。

中國改革開放造成的巨大奇跡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國家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則是低工資高物價的新的經濟現象。

由于把中國的低工資和高物價結合在一起,把美國的高工資和低物價結合在一起,這就使中美兩國實際收入之間的差距,要遠遠高于貨幣收入之間的差距。在實際生活中,美國工人仍然能夠獨自一人養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國工人夫妻倆一起沒日沒夜地干,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還時常還需要爺爺奶奶來接濟。

為什么中美兩國工人貨幣工資之間的差距在縮小,而中國工人供養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的狀況,這種狀況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工業發展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罕見現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實呢,答案十分簡單:中國財政。

無論是美國的低物價,就是中國的高物價,都是中國財政運行的結果。這就是美國政府比中國人還要關心中國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國低物價來說。中國財政補貼一是通過出口退稅的方式按商品發放;二是通過虧損補貼的方式對企業發放。

其次,就中國高物價來說,則是中國實行高額稅收和通貨膨脹的結果。中國稅收占消費品價格的比重竟然高達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國老百姓每購買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稅收,超過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驚人的高額稅收加到商品價格里面,自然會造成物價高高在上。

如果災難到此為止也就罷了,可是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講,災難還遠遠沒有結束,中國老百姓同時還要承擔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貨膨脹的損失。中國每出口1美元商品,國內就要按照匯率比大約1比7來增發7元人民幣來平衡。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大約2.3萬億美元,國內由此增發的人民幣超過16萬億元,相當于2008年3.4萬億市場貨幣流通量(M0)的近5倍,這些由出口結匯投放的巨額貨幣,全部以通貨膨脹的方式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貨幣的大幅度貶值,物價自然會相應大幅度上漲。

在此我們看到了一個讓中國老百姓欲哭無淚的荒謬現象:中國出口商品越多,賺取外匯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如果中國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國內百姓生活,既能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會發生對外財政補貼;或者退一步來說,如果中國出口商品白白送給外國,不收取美元,國內也就不會增發人民幣,貨幣也不會貶值,中國老百姓的損失也會小一些。

可現在卻是,生產的商品出口到了國外,由出口商品換取的美元也借給了國外,而把由此增發的人民幣留在了國內市場上,變成了沒有任何商品做基礎的“純粹廢紙”。由于這些增發的“純粹廢紙”與現有貨幣一樣流通,必然會造成現有貨幣大幅貶值和物價大幅上漲。結果就是中國老百姓不僅損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財富,連手里的貨幣財富都在遭受貶值損失。

反觀美國情況恰恰與中國相反,美國市場上的貨幣流向了中國,中國的商品流入了美國市場,由于市場上貨幣減少商品增加,必然導致物價下降,美國老百姓手里的錢便能購買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國的美元又通過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國財政部,美國財政部可以用中國的這些錢來增加公共品的供給,能夠進一步起到降低物價的作用,提高美國老百姓貨幣的購買力。

場上??看待這個問題將更加清楚,中國老百姓生產的商品,被美國老百姓用美元買走了,美元被中國政府拿走了;美國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國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國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現有貨幣的貶值。

結果就是,美國給中國印發美元紙幣,中國給老百姓印發人民幣紙幣;美國用這些紙幣為美國老百姓換來了所需要的各種商品,中國則相反,用這些紙幣從中國老百姓手里換走了所生產的各種商品。

而形成這個財富魔方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貨幣增發和商品增加之間的分離: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新增發的貨幣卻留在了中國市場上,不斷稀釋著老百姓手里貨這就是美國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低工資高物價的秘密,即也是美國印錢卻不會通貨膨脹,而中國制造產品卻換回來通貨膨脹的秘密。 www.幣的購買力。

匯率是實現政治目的的一種手段,它不是我們教科書里講的純粹的人民幣跟美元的比率。最近我們的學者發言都說,請美國不要把匯率問題政治化。那我現在告訴你,它就是要把匯率問題政治化,你想怎么樣?或者換句話說,匯率這個東西從一出生那天開始,就貼著政治的標簽。誰才是匯率的最大操縱國?美國你天天指責我們,你才是最大的操縱國!

美國一直希望能夠成為所有國家的老大,但要讓其他國家俯首聽命,它就必須要有一個敵人。在前蘇聯成為它敵人的時候,整個西方世界非常好,所有信奉資本主義的國家都團結在但是前蘇聯倒了之后,美國人反而發現自己說的話不管用了,歐洲人有的時候不聽他的了。所以從現在來看,美國以往用匯率作為武器向亞洲國家發起的攻擊,是戰術上的攻擊。但是從它這次對付中國開始,那是一個戰略轉型。

日本曾經在經濟方面也是美國的對手,而且日本在1985年的時候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和我們今天是一樣的。現在有人會說,我們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它應該會有點顧忌吧?那我告訴你,它更不會有顧忌。為什么?因為你是它的敵人,就像1985年時的日本一樣。

你知道為什么講這個嗎?

因為我們自己沉迷在大國崛起和最大債權國的幻影當中,沉迷在如果跟美國開戰的話結果會兩敗俱傷的幻想癥當中,沉迷在一個我們可以不顧其他國家的問題而隨意出口的自由貿易的幻影當中,甚至認為美國的匯率大戰目前是政治化了。我們對美國的理解非常膚淺,還是在用我們中國人的想法去判斷美國,這樣到最后我們肯定會輸。

首先,美國號召其同盟國來聯合打擊中國的匯率政策。可是我們呢,甚至還有點幻想,認為美國登高一呼,四方不會響應。那我告訴你,這是幻想。為什么?因為四方早已響應了。

2009年9月20日,當我們的*參加紐約20國峰會的時候,在我們一如既往地向美國也向全世界表達自由貿易善意的時候,奧巴馬發言了,說人民幣必須升值,中國出口必須減少。你會發現,除了非洲以外的其他大洲都支持美國。

到了2010年1月份,情況更糟糕。我們的媒體宣傳說:我們首度超過德國成為最大的出口國;我們的經濟保八成功,領先全世界回暖;我們的失業人口只有2000萬人。好了,歐洲各大報紙登出頭版頭條說,你看,歐洲經濟為什么這么差?因為中國超過德國成為最大的出口國,因為中國通過出口使得自己的失業率下降,從而保八成功,領先回暖,但是歐洲人民卻付出了沉重的失業代價。

這個報道激起歐洲老百姓的同仇敵愾,他們恨死中國了。因此,如果你最近做個調查的話,從2010年開始,日本和歐美各國的老百姓對中國的印象是越來越差,就是因為這些負面宣傳造成的。因此美國已經成功地通過話語權,掌控了全世界的民心,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一起來對付中國。

什么是話語權?就是誰有國際信息的操縱權。這個話語權很重要,因為歐美老百姓都比較單純,通常他們都是看到報紙怎么登,他們就怎么反應的。

因此他們要打擊我們的話,肯定是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激起老百姓的同仇敵愾,然后一起來對付我們,目前就是這種情況。而我們并不掌握話語權!

郎咸平:貨幣戰爭已經讓中國窮人開始絕望了

2010年,金融危機余波尚存,中國居民的“錢袋子”問題依然引人關注。2010年1月12日,國際投行瑞信發布的“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稱,中國居民家庭收入自2004年以來,至少增長了50%。

此報告一出,立刻引發部分市民的強烈質疑,大呼家庭收入“被增長”。一份來自中國社科院的報告披露,1992年至2007年的15年間,職工工資報酬所占GDP比重降低了12%。從大多數市民的實際感受,以及相關機構的調查來看,近年來,中國居民實際收入增速相對緩慢,占GDP的比重不斷下降,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隱憂。

一、最長的工作時間VS最低的工資收入

現在有兩個有意思的現象,一個是中國居然成為了奢侈品消費的第二大國,另外一個是金融危機的時候,“民工荒”又出現了。你能搞得清楚嗎?一個奢侈品的消費大國,2009年它的消費占GDP的比率卻只有29%,按照這個數據看的話,中國其實是個消費力嚴重不足的國家。

笑死我了!如果也認為我們這個比例和非洲一樣的話,那只能說你有點樂觀了。猜一下我們的比例是多少?我告訴你,只有8%,是全世界最低的!但以前我們可不是這個樣子的,以前這個比例甚至還高達18%,但是到了2008年這個比例就跌到了12%,到2009年卻只剩8%了。

那么人均工資呢?每小時人均工資第一名是德國,大概是30美金,第二名美國,大概是22美金。我們比泰國還差,泰國還接近2美金呢,我們才0.8美金一小時,位列全世界最后一名。

雖然我們的工資水平不行,在全世界墊底,但是我們有排第一名的,那就是我們的工作時間,我們一年的工作時間竟然高達2200個小時,美國跟我們比差遠了,它們只有1610小時,荷蘭最低只有1389小時,日本稍高是1758小時,巴西、阿根廷僅次于我們,分別是1841小時和1903小時。你看我們的工人,拿的是全世界最少的工資,但工作時間卻是全世界最長的。多么勤勞的民族,多么可憐的民族!

二、我們能給貧窮者什么希望

我們前面幾個話題說的,已經是中產階級的生活感受了,再看看那些低收入者的生活,你就會感覺更可憐。

我們看看在網絡上流傳的一個貴州農民家庭的生活賬單,賬單上有一句話:“既然有鹽,還要醬油干啥?”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我們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到底有多難嗎?

此外,包括社科院和很多其他國內外的研究機構得出的結論,也讓我們非常擔憂。它們說,一方面是我們80%以上家庭的收入沒有顯著增加,另一方面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當財富集中到極少數人手里的時候,社會矛盾就會越來越嚴重。

我們現在的問題就在于收入低迷,且貧富分化嚴重,我很擔心這些窮苦的人民會失去向上進取的希望,或者說他們開始絕望了。柏拉圖曾經探討理想國的社會等級分流,柏拉圖有個金銀銅論,說城邦的管理者、守衛者、手工業者就好比是金、銀、銅,這三者是不可流動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先賢孔圣人盡管也提出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階層,但他還說了一個尊賢的理念,這個理念是說要讓那些賢達、有才能的人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躍升到社會的上流等級。

但這個理念在現在好像很難推動了,因為我們人為地設立了很多瓶頸、很多障礙。舉例說吧,中國城市化進程雖然在慢慢加速,還會延續很多年,原因是如果大多數人都流進城市的話,他們該怎么生存呢?

說個現實的例子,一個打工者的月收入一般是1000塊錢,租房子需要200多,一些物業管理費包括有線電視費、水電費什么的大概要300多,吃飯一個月可能要200多,那還剩得下什么嗎?

老百姓的收入這么低,我請問你,城市化進程的基礎是什么?

就是你一定要給這些人工作,然后通過提供就業機會來拉動消費。

可問題是,我們的工資這么低,他們怎么生活呢?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