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民主主義論讀后感
《新民主主義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論,根據中國歷史的特點和中國革命的經驗,科學地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革命發展的基本規律,明確地回答了當時中國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說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以后,中國革命的領導權必須屬于中國工人階級;說明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革命兩個階段,而在工人階級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必然是;說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必須采取既區別于資本主義,又區別于的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
讀完《新民主主義論》后,體會最深的是新民主主義的先進文化建設。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則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在“五四”以后,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同一切別的民族的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相聯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發展的關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決不能和任何別的民族的帝國主義反動文化相聯合,因為我們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各資本主義國家啟蒙時代的文化,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但是一切外國的東西,如同我們對于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然后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中國共產主義者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也是這樣,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我們必須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中國現時的新政治新經濟是從古代的舊政治舊經濟發展而來的,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展而來,因此,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的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對于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導他們向后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革命文化,對于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可見革命的文化運動對于革命的實踐運動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這種文化運動和實踐運動,都是群眾的。因此,一切進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戰爭中,應有自己的文化軍隊,這個軍隊就是人民大眾。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眾,就是“無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敵人。為達此目的,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眾,須知民眾就是革命文化的無限豐富的源泉。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和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相結合,這就是新民主主義共和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國,這就是我們要造成的新中國。
篇二:新民主主義論讀后感
站在歷史的浪潮當中,毛澤東清晰地預見了中國的未來。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發表的這一年,中國正處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狀況當中,毛澤東結合當時國際與國內的環境提出要建立新經濟、政治和文化相結合的新中國口號。他利用篇幅不大的十五小節來論述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文化:在政治上,一方面強調革命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是革命;而當前中國正處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從不同的側面強調了無產階級作為領導階級的必然性,會建立以民主集中制為政體,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中國。而在文化上,較為詳細地論述了新文化,即新民主主義文化,指出它是人民大眾反帝發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進而一個歷史的號召:迎接新中國,即:新民主主義共和國,隨即發出。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對前人發出如此地感慨,而今朝,豈非如此嗎?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人,他領導了中國人民走向光明大道,并莊嚴地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他,毛澤東者也。一位全能式的偉人,被舉世公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同時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對他的贊譽比比皆是,盡管“文化大革命”是他的人生蒙上了黑點。慚愧地說,我到現在才閱讀了毛澤東政治方面的文章。讀后,我開始有點明白為什么有些人在1976年堅持著“兩個凡是”。他的文章給我的是一種震撼,讓我不禁地為這位偉人對歷史事件了解至深,剖析問題深度之廣以及其預見性而拍手稱贊。從文章中,我感到他平和、謙虛的態度,如第一節中運用“引玉之磚,千慮之一得”來形容自己的東西。除此之外,他的語言通俗易懂,對某些問題的論述更為形象生動,如:講到對待外國東西時,我們要像消化食物一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毛澤東思想曾被稱為“火車頭、指南針、燈塔、照亮道路的明燈”,甚至是一種可以用來創造“世界上各種奇跡”的神奇武器,還猶如神猴的金棒,它直接聯系和動員千百群眾起來認可它的合法性。總之,他的思想確實具有引導作用。
在《新民主主義論》的開篇中,毛澤東已提出了其理論的精髓:實事求是,并強調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秉著這兩種態度,使其更準確地剖析了當前的國情。在1912年,國民黨建立中華民國,人們盼望著和平穩定日子即將到來,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國民黨在國共合作宣言上的莊重聲明,如:關系國家命脈的企業有國家經營管理,多次棄之水中,諸如此類的引起國名的強烈不滿。由資產階級統治,仍是具有私有制的思想根子,難以拔除。而又因為在中國這樣的國情下,我國的資產階級具有著軟弱性和妥協性的一面。在帝國主義入侵,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時,作為領導階級的資產階級為著自身利益多次向敵方妥協,但不否認其革命性一面的存在。國內陷入被人所支配、統治的境地,而這時,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號角吹響了全世界,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家帶來希望的曙光,并且,其力量的壯大為中國脫離此困境提供了可能。在受到帝國主義的強烈壓迫,在帝國主義與兩者只能擇其一的岔口上,在中國如此軟弱的情況下,中國選擇了傾向,這時歷史和人民大眾的選擇。資產階級的統治早已喪失了民心,正如俗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無產階級的統治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然而,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卻有著不同調子的派別存在。頑固派,為了其自身的利益,無視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鼓吹著“一次革命論”,反對著革命分兩步走的戰略;或有的主張“收起”共產主義,因為他們片面地認為“三民主義”等同于“共產主義”,并沒有認識到兩者存在著矛盾,何況兩者為不同時期的產物。“三民主義”相對“共產主義”而言,其宇宙觀、革命徹底性不同,還有缺乏著革命階段等。在指出頑固派這方面的錯誤思想后,毛澤東進一步為其分清新舊三民主義。強調“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義是合乎時宜,適應歷史發展趨勢,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結果。如仍將舊三民主義照搬出來,已經是違背歷史發展,得不到更多人民群眾的擁護。
中國革命也順應世界革命,來進行適合國情的新民主主義建設。文章中粗略地舉例簡述新民主主義經濟應當走“節制資本”和“平均地權”的策略,來禁止以少數人為私的局面。而論述到新民主主義政治,表明我們應該以前期的中華民國為教訓,實行有名有實的國家。以民主集中制為政體,讓廣大民眾的意見能在國家制度中體現,并由此來維護大家的權益;以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為國體,體現著為國家統一的拮據都應該相互配合和信任,實行著循名責實。
而在新民主主義文化的講述上,篇幅是較大的,而且這點在文章的第二節早有所體現:在提出建立新中國后,便提出建立新文化,從此得知,文化的重要性。其實,從歷史上來看,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許多仁人智士尋找著救亡圖存的方針,經歷了器物——制度——文化的過程,最終以文化思想來覺醒人民大眾為最有效的途徑。以“五四”運動為分界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促進了文化領域的大大發展。將原來被帝國奴化的思想和中國封建復古思想拋棄,重新賦予其新的內涵,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文化。而這文化革命有著其統一戰線,經歷了興衰期,尤其以“五四”運動影響較為深遠。“五四運動所進行的文化革命則是徹底地反對封建文化運動”,指出“五四”運動具有極其特殊性,它反對舊道德、舊文學等舊事物,主張用新事物來取代舊事物,以促進中國的進步與發展。在這時期,使文化革命的內容變成文化反對資產階級文化和封建文化的一次革命。還有,在知識分子等無產階級領導下,促進各階級廣泛參與,來擴大其影響的范圍。表明在當今所要倡導的新文化,應在“五四”運動下繼承與發展,也應由無產階級來領導,來調動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來使新文化得以廣泛傳播,進一步地促進新中國的形成。除此之外,文化還應是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性;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科學性與大眾性。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也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這就是新文化。
毛澤東縝密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指出了與當前國情相吻合的具體預見性號召:新民主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相結合,就產生了新中國,即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為當時的發展作了一個很好的指引,并為今天的輝煌作了鋪墊。我到一個偉人的卓越成就不單憑其才能與知識,還應懂得聯系實際,這才是最重要的。
篇三:新民主主義論讀后感
《新民主主義論》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的基本觀點,闡發了文化同政治、經濟的辯證統一的關系,指出了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導和宣傳同中國共產黨在不同革命階段具體行動綱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論述了文化工作在整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闡明了黨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遺產的批判繼承方針。
讀完《新民主主義論》后,體會最深的是新民主主義的先進文化建設。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則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
在“五四”以后,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別的民族的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相聯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發展的關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決不能和任何別的民族的帝國主義反動文化相聯合,因為我們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這種工作過去還做得很不夠。這不但是當前的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還有外國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資本主義國家啟蒙時代的文化,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但是一切外國的東西,如同我們對于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所謂“全盤西化”(33)的主張,乃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形式主義地吸收外國的東西,在中國過去是吃過大虧的。中國共產主義者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也是這樣,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在中國革命隊伍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在這點上,中國無產階級的科學思想能夠和中國還有進步性的資產階級的唯物論者和自然科學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統一戰線;但是決不能和任何反動的唯心論建立統一戰線。共產黨員可以和某些唯心論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動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統一戰線,但是決不能贊同他們的唯心論或宗教教義。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szftgk.com)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中國現時的新政治新經濟是從古代的舊政治舊經濟發展而來的,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展而來,因此,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的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對于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導他們向后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識和教育革命大眾的知識在程度上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起來,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起來。革命文化,對于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這個文化戰線上的各級指揮員。“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可見革命的文化運動對于革命的實踐運動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這種文化運動和實踐運動,都是群眾的。因此,一切進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戰爭中,應有自己的文化軍隊,這個軍隊就是人民大眾。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眾,就是“無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敵人。為達此目的,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眾,須知民眾就是革命文化的無限豐富的源泉。
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這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任何別的階級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領導了的。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一句話,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和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相結合,這就是新民主主義共和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國,這就是我們要造成的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