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基層觀看基層新答卷心得體會
近日,鄉里組織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基層新答卷》系列節目,為報道的許多干部群眾深受感動,他們扎根基層,創新方法,譜寫了新時期基層扶貧與發展的新篇章。他們的精神與方法,值得我們沉思與學習。
特別是現在搞的脫貧攻堅奔小康,首先要摸清貧困戶真正的貧困原因,了解貧困戶對于如何脫貧的想法,在致富方面有什么具體需要,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實現所謂的精準扶貧。如果僅僅坐在辦公室中靠想像,搞紙上談兵,搞理論測算,可能就會既扶不了貧,也脫不了困,還浪費了國家有限的扶貧資金,更傷了老百姓的心,影響干群黨群關系,影響黨委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
我想,在扶貧工作中,我們還要發揚提出的“滴水穿石”精神,說:“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在一個經濟落后地區的發展進程,都應該不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取,甘于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當每一個工作者都能成為這樣的‘水滴’、這樣的犧牲者時,我們何愁不能造就某種歷史的成功契機!” 當前,我們一些領導干部在抓工作上不能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不能做到久久為功。干部重近期效果,輕長遠利益,對當前受益的事情考慮得多,對涉及長遠利益的基礎工作考慮得少;有的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忽視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有的好高騖遠,提一些不切實際的大口號、“大思路”,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發生偏離;有的急功近利,不惜“寅吃卯糧”、“竭澤而漁”謀發展;有的沽名釣譽,不重實際效果,片面追求社會影響、新聞效果和轟動效應;有的重“官意”,輕民意,作決策、干工作一切圍繞著*的注意力在轉,有的重顯性政績,輕隱性政績,對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就關注和投入精力多,對事關長遠的基礎性工作就重視不夠。
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一些扶貧工作隊一換,發展規劃、工作思路、宣傳口號等也跟著換,甚至是“一朝君子一朝臣”,下面干部也跟著換。上任決策的重點工程還有可能就成了爛尾工程。沒有幾個領導能夠做到一任接著一任干,都不愿意做別人的鋪墊,都想自己標新立異,都想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內搞出屬于自己的政績。結果導致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因此,我們要發揚水滴精神,一個接著一個干,才能把好事辦好,實事做實。
第2篇:基層觀看基層新答卷心得體會
近日,鄉里組織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基層新答卷》系列節目,為報道的許多干部群眾深受感動,他們扎根基層,創新方法,譜寫了新時期基層扶貧與發展的新篇章。他們的精神與方法,值得我們沉思與學習。
特別是現在搞的脫貧攻堅奔小康,首先要摸清貧困戶真正的貧困原因,了解貧困戶對于如何脫貧的想法,在致富方面有什么具體需要,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實現所謂的精準扶貧。如果僅僅坐在辦公室中靠想像,搞紙上談兵,搞理論測算,可能就會既扶不了貧,也脫不了困,還浪費了國家有限的扶貧資金,更傷了老百姓的心,影響干群黨群關系,影響黨委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
我想,在扶貧工作中,我們還要發揚提出的“滴水穿石”精神,說:“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在一個經濟落后地區的發展進程,都應該不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取,甘于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當每一個工作者都能成為這樣的‘水滴’、這樣的犧牲者時,我們何愁不能造就某種歷史的成功契機!” 當前,我們一些領導干部在抓工作上不能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不能做到久久為功。干部重近期效果,輕長遠利益,對當前受益的事情考慮得多,對涉及長遠利益的基礎工作考慮得少;有的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忽視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有的好高騖遠,提一些不切實際的大口號、“大思路”,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發生偏離;有的急功近利,不惜“寅吃卯糧”、“竭澤而漁”謀發展;有的沽名釣譽,不重實際效果,片面追求社會影響、新聞效果和轟動效應;有的重“官意”,輕民意,作決策、干工作一切圍繞著*的注意力在轉,有的重顯性政績,輕隱性政績,對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就關注和投入精力多,對事關長遠的基礎性工作就重視不夠。
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一些扶貧工作隊一換,發展規劃、工作思路、宣傳口號等也跟著換,甚至是“一朝君子一朝臣”,下面干部也跟著換。上任決策的重點工程還有可能就成了爛尾工程。沒有幾個領導能夠做到一任接著一任干,都不愿意做別人的鋪墊,都想自己標新立異,都想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內搞出屬于自己的政績。結果導致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因此,我們要發揚水滴精神,一個接著一個干,才能把好事辦好,實事做實。
第3篇:基層觀看基層新答卷心得體會
星期一(元25日)早晨我鄉組織收觀看“基層新答卷”專題報道,專題片里面的典型人物讓我感同深受受益匪淺,我是一名軍轉干部長期從事部隊指揮、后勤等工作,在部隊工作20多年于2010年轉業到地方,在黨和人民的關懷和培養下,我在職務不斷提升的同時,自認為更多的是鍛煉了黨性,加強了修養,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能力,積累了經驗,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風。就如何做好農村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
一、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使我深切感到,自己的黨性修養得到了不斷的鍛煉和提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能始終同縣委、政府、鄉黨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始終能以大局為重,以群眾的利益為根本,冷靜全面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上,是非分明,立場堅定。近年來,圍繞發展和穩定這一主題,我曾反復分析了南劉集鄉鄉情現狀,積極向鄉黨委、政府諫言獻策,為南劉集鄉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和義務。
二、具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多年的工作實踐,使我養成了辦事注重效率、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一是言必行、行必果。在工作上,腳踏實地,安于本分,嚴于律已,嚴肅認真,謙虛謹慎。扶貧開發工作是鄉村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為了做好此項工作應當深入農村,了解農民生產、生活情況,弄清楚低收入戶、五保戶等群體的實際情況,應做到戶戶到、戶戶訪,跟蹤管理每戶的實際情況,確保在新一輪扶貧開發中低收入戶的認定工作做到公平、公開、公正,讓扶貧開發工作落到實處,讓貧困人口切實擺脫貧困。
三、具有真心扶貧的決心。扶貧幫困工作,是一項愛心工程,如果只做好表面文章,那只是解一饑,但不能解百飽。所以不能流于形勢,應付了之,必須秉承組織厚望,不負人民重托,精心用心真心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干點實事。并以此為契機,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實實在在的把扶貧工作做實做好做細。
第4篇:基層觀看基層新答卷心得體會
《朝聞天下》欄目組近期播出的《基層新答卷》新聞畫面,反映不同地區基層黨員干部如何在邊遠偏僻的艱苦環境下,運用現代人的聰明才智幫助地方實現精準扶貧的感人事跡,觀后,頗感耳目一新。新的歷史時期,貧困地區百姓想要真正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光靠國家出臺好的扶貧政策,如果沒有過硬作風的基層帶頭人去引導,那么精準扶貧就會流于口頭形式,工作落不到實處,極易陷入年年扶貧的“幫扶怪圈”,最終延誤地方經濟的發展,阻礙全國人民實現建成全面小康的宏偉征程。作為基層工作帶頭人不僅工作作風要扎實過硬,更要善于發現問題、接地氣、敢于擔當,多替百姓著想,真正把發展地方經濟的新思路、新謀略向廣大百姓講清楚,以贏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更好地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
作為統計工作者,目前也面臨部分單位、個體大戶總體配合統計程度不高的“幫扶難題”。通過觀看《基層新答卷》新聞畫面,我們似乎也從中找到些解決問題之關鍵舉措,那就是每一名統計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要靜下心來、沉下心去,多到基層單位、個體大戶中進行交流溝通,了解點上業態變化現狀,設身處境并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些現實生活中遇到的難事,消除他們對報送真實統計數據后產生的后顧之憂,多宣傳履行統計報送義務方面的釋疑解惑。如此夯實基層基礎,努力踐行統計溫暖,那還會有多少自身崗位上的“幫扶難題”(配合程度差)不能解決?
我們做各項工作,只要多致力于責任擔當,多行在其位、謀其政之實,多為基層群眾著想,赤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工作理念,公而忘私,那么就不會有多少邁不過去的坎、攻克不了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