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成都工業學院最好的專業名單
2024年成都工業學院最好的專業名單及排名為機械電子工程、物流管理、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等。
序號 | 專業名稱 | 等級 | 年度 |
1 | 機械電子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2 | 物流管理 | 國家級 | 2019 |
3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20 |
5 | 通信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6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省級 | 2019 |
7 | 電子信息工程 | 省級 | 2020 |
8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省級 | 2020 |
9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省級 | 2020 |
10 | 軟件工程 | 省級 | 2020 |
11 | 機械工程 | 省級 | 2020 |
12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省級 | 2020 |
13 | 國際商務 | 省級 | 2020 |
14 | 汽車服務工程 | 省級 | 2021 |
15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省級 | 2021 |
二、成都工業學院專業排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A++ | 1 | 機械電子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物流管理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通信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2 | 信息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2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5 | 人工智能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6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10 | 機械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16 | 網絡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16 | 汽車服務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37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42 | 軟件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54 | 電子信息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62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1 | 智能制造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A | 4 |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16 | 工業設計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20 | 國際商務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22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22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55 | 物聯網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12 | 互聯網金融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26 | 機器人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47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53 | 工程造價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54 | 車輛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121 | 自動化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三、成都工業學院是雙一流大學嗎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雙一流大學名單可知:成都工業學院不是雙一流大學。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國家戰略,有利于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成都工業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成都工業學院始建于1913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辦學歷史。在連續百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以服務國家急需為己任,堅守實業興國教育情懷,形成了“手腦并用、學做合一”的校訓,“嚴謹、樸實、勤奮、創新”的校風和以工為主、突出應用、服務地方與行業的育人傳統。學校先后隸屬原二機部、四機部、電子工業部以及四川省原電子工業廳等部門,長期面向行業辦學,主要經歷了“全國重點中專”成都無線電機械學校和“全國示范高工專”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兩個辦學階段。2000年,學校由四川省電子工業廳劃轉省教育廳主管,2012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是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推進本科產教融合“廳校共建”全省唯一試點高校。
學校有郫都、宜賓、花牌坊、大豐等校區。學校本部位于成都市郫都區,地理位置優越。宜賓校區位于宜賓市三江新區,依山傍水,環境優美,與郫都校區形成了“一校兩區”、高效協同、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辦學格局。學校涵蓋管理學、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文學等多個學科門類,重點面向“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3個領域,構建起了適應四川省產業結構升級,對接地方產業鏈、創新鏈的應用型學科專業布局。
近年來,學校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地方、“治蜀興川”為己任,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以產教融合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力,以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為目標,堅持“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辦學定位和“根植地方、魂在應用、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辦學思路,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顯著改善、辦學空間明顯擴展、社會聲譽顯著提升、同類高校影響力明顯增強,形成了較為鮮明的應用型辦學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成效初步顯現。
學校全面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堅持“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實施以“產教五融合”為特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改革與創新。獲批四川省產教融合示范項目,為全省5所本科高校之一,新建本科唯一。有多項產教融合案例被教育部規建中心優秀案例集收錄。學校堅持“五育并舉”,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層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畢業生深受各界歡迎,與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電科、國家電網、中國電信、中糧集團、中國水利水電、華為、京東方、長虹、九洲、重慶平偉、邁普、上海莫仕、德州儀器、富士康、通威太陽能等知名企業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