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工作開展的怎么樣,直接影響到黨的凝聚力、影響力、戰斗力的充分發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基層黨組織基本制度執行落實問題清單,希望對你有幫助。
基層黨組織基本制度執行落實問題清單【篇一】
黨支部是黨最基本的組織,是教育管理黨員的基本單位。重要指示強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抓實基層支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就要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功能、組織優勢、組織力量,牢牢扭住基層黨支部這個重點,抓好黨支部制度建設這個關鍵,讓黨支部吹響“集合號”、當好“小郎中”、用好“處方權”。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既是黨支部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激活黨支部、增強支部組織力的重要契機。回顧“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情況,凡是實際成效明顯的,大多是基層黨支部作用發揮得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抓得好。有的在支部黨員大會、黨小組會上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回顧入黨歷程,筑牢入黨“初心”;有的運用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黨性教育。實踐證明,黨支部越強,就越能促進“兩學一做”形成常態、發揮長效。
抓實基層支部,根本在于落實基本制度!叭龝徽n”是加強黨員學習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要把“兩學一做”作為“三會一課”的基本內容,突出政治教育,突出黨性鍛煉,做到有主題、有討論、有收獲,使之成為黨員政治學習的陣地、思想交流的平臺、黨性鍛煉的熔爐。要把主題黨日作為“兩學一做”的重要載體開展起來,強化政治性、體現莊重感,組織黨員集中學習、聽黨課,開展民主議事和志愿服務,使之成為黨員學習日、黨員議事日、黨員奉獻日。要落實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引導黨員定期進行“黨性體檢”,加強政治能力訓練。要通過定期開展活動,讓黨員養成經常參加組織生活的習慣,增強對黨組織的歸屬感,使黨組織更有凝聚力、影響力。
基層黨組織基本制度執行落實問題清單【篇二】
基層組織是黨的執政之基,夯實基礎是推進“兩個加快建設”的堅強堡壘。作為黨的基層組織,最貼近群眾,是黨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的橋梁與紐帶,是黨的思想陣地最前沿。在從嚴管黨治黨的新形勢新常態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對于加強黨的領導,促進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鹽亭縣穩步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創新管理體制,分領域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利用“互聯網+”,主動順應黨建工作新形勢,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加強黨員干部思想建設,推進智慧黨建,確保責任落實、群眾滿意和活動高效。
1、堅持分類指導 分領域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
針對目前部分領域黨組織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不全面以及組織生活不規范、方式單一、活力不足的問題,鹽亭縣堅持分類指導,分領域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
在農村,鼓勵黨組織圍繞引領發展、服務群眾大膽創新,促使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融互動、共促共進。在麻秧鄉天水村試點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突破口,努力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破題;推行村規民約“紅黑榜”,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永泰鄉黨委積極探索開展道德法治評議講堂,由黨組織書記或道德模范講道德法治課,依托黨員群眾評議,每年評選一批道德法治模范代表。
在社區,實施“雙報到+小區黨建”“小區黨建+向導員”,喚醒黨組織和黨員內生動力,包裝服務項目,志愿服務群眾,變 “要我報到”“要我服務”為“我要報到”“我要服務”,著延伸服務觸角,提升服務水平。
在機關,開展科技、知識、文化、法治、醫療下鄉活動,創建黨員示范崗、示范團隊、示范單位,增強黨組織和黨員服務意識,創建興趣特長小組,激發機關干部活力動力;選優配強貧困村第一書記,強化“五個一”幫扶力量,幫扶指導貧困村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助力脫貧攻堅。
在“兩新”組織,配強工作力量,提高“兩個覆蓋率”,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優化配置非公企業黨群服務中心設施設備,充分發揮服務中心功能功效;籌劃建設社會組織黨組織活動中心,增強社會組織黨組織服務功能。
同時,出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十項具體實施方案》,形成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公開承諾、領導黨建知識任前考試、黨員示范行動、規范黨費收繳、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等規范化制度。依托黨建數字平臺,定期曬“三會一課”和組織活動開展情況,接受黨員群眾監督。黨員干部,以年為單位,建立日常管理記實檔案,探索建立黨員民主評議末位約談機制,按程序處置不合格黨員。
2、增強服務意識 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
“今天到鎮上來找干部辦理醫療救助證明,一來就找到人了,很快就拿到相關證明,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近日,兩河鎮白虎村村民林昕拿著剛開的證明,顯得相當高興。
讓林昕有獲得感的舉措,是兩河鎮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舉措“干部輪流坐班制”。鎮黨委以構建服務型黨組織為目標,創新活動載體,扎實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建立服務群眾之家。全鎮13個村(居)57名干部和28名鎮干部,每逢兩河逢場日(日期尾數為3、6、9日)到“面心實”服務群眾之家輪流坐班,集中開展服務群眾工作,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和“最先一公里”。
近幾年,鹽亭縣針對基層黨委、基層干部與群眾相融互信不夠,基層工作在農村知曉率、傳播率低等問題,進一步提高基層工作監督考核科學化水平,推動基層工作在農村有監督、有回應、有實效。
實行黨委曬報告工作制度,各基層黨委在門戶網站、黨務公示欄,曬出報告、亮出成績、繪出藍圖,接受社會的監督、接納群眾的評判、接收好的建議。用數字說黨建,用圖表看成績,擠完“水分”,曬出“干貨”,切實增強基層黨委發展建設的認同感、獲得感。同時,村(社區)“兩委”負責人著重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等方面作承諾,建強戰斗堡壘,發展集體經濟。
此外,還堅持讓群眾當評委,對每位干部承諾的事項建檔立卡,承諾一件、備案一件,兌現一件、銷號一件,把承諾完成情況納入干部年度目標管理,逗硬考核。健全“一諾一詢問”“一諾一跟蹤”“一諾一評議”制度辦法,啟動問責機制,增強踐諾剛性,通過縣政務網、縣電視臺、網絡論壇等平臺曝光食諾情況。
通過“黨委曬報告、干部亮承諾、群眾當裁判”的工作制度,有效實現了干部與群眾的相融互動,制度與監督的良性互補。
3、互聯網+黨建 順應黨建工作新形式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在建設中的模范帶頭作用,是實現“兩個百年”中國夢的必然要求。長期以來,農村流動黨員管理是基層黨組織的一大難題。一個農村黨支部,幾十名黨員中,往往外出務工的就超過半數,黨費收繳、“三會一課”等組織活動對于這些人來說很難做到“照章辦事”,更不用說起到先鋒模范作用了。對此,鹽亭縣委順應黨建工作有形化、可量化和具體化的發展新趨勢,運用“互聯網+”思維,全力推廣“鹽亭紅”黨管平臺,基于“鹽亭紅”微信打造縣鄉兩級黨務網絡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全縣黨員干部的網上移動家園。
“鹽亭紅”微信公眾服務平臺,聚焦黨員需求,創新功能設計,建立縣鄉兩級黨務網絡管理平臺,將全縣27000多名黨員信息全部錄入到“鹽亭紅”管理系統,讓黨組織與黨員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通過微平臺進行有效連接和溝通,縮短黨組織與黨員的距離,增進黨組織與黨員的感情。借助該平臺,融合日常管理機制,基于“我”的服務理念,推出“我的社區”“我的組織”“我要建議”“我要學習”“我關心”五大功能板塊和“數字黨建”服務平臺。實現黨員管理、支部管理、黨委管理更加信息化、數字化和可視化,實現黨建工作精準化、精致化,切實解決流動黨員管理難、黨員聯系不緊密、工作考核無痕跡等老大難問題,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活力、魅力,基層黨建工作精細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