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辛勤培養下一代茁壯成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先進事跡材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雷鋒先進事跡材料一:
xx市陸城第一初級中學座落在長江與清江的交匯處,學校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扎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推動學雷鋒活動的蓬勃開展,大力倡導“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精神,形成了一種文明、奉獻、勤奮、進取的新風尚。
一、教師塑造師德,服務學生建功業。
1、班子成員帶頭,形成德育亮點。
學校班子成員有八名,班子成員政治堅定,團結協作,凝聚力、戰斗力強,在群眾中威信高。全體老師以班子成員為榜樣,強化自身素質,凈化自身靈魂,為人師表,用人格的魅力去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從而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廣大教師用實際行動塑師魂,樹形象,真情奉獻學生,竭誠服務學生,熱情鼓勵學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贊揚。特別是XX年2月以退休教師名字命名的張伏珍工作室成立以來,班子成員身先士卒,積極加入張伏珍工作室,成為工作室志愿者,起到了火車頭的作用。全體教師人人爭當青年志愿者,每天上班時間或業余時間通過當面談心或網上qq聊天等,對青少年進行學業輔導、心理輔導等,為該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認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形成了新的德育亮點。張伏珍老師也在XX年被評為宜昌市學雷鋒標兵。
2、張伏珍老師以身示范,發揮余熱。
張伏珍老師1941年7月出生,84年入黨,中學高級教師。工作中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曾先后被宜都市、宜昌市教育局表彰為師德模范、模范共產黨員。1996年張老師從宜都市陸城一中光榮退休,但她退而不休。XX年2月27日,張老師捐款1萬元設立“張伏珍貧困助學基金”,陸城一中全體黨員教師也捐款2600多元。XX年9月15日,陸城一中張伏珍工作室正式掛牌,張老師被學校聘為德育副校長。XX年張伏珍老師又為學校捐書400本。
陸城一中張伏珍工作室由張伏珍老師“領銜”為學生進行“把脈問診”,同時吸納了本校劉曉莉、楊菊、袁軍偉等優秀教師和社會人士共20多名作為志愿者參與其中。張伏珍工作室工作內容主要有德育指導、作文輔導、助貧幫困、心理咨詢等。旨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
有一天,張伏珍老師在工作室接待了八年級一個叫小王的學生,進來時,張老師發現她的眼睛也有些異樣,她告訴我:“我真想與爸爸媽媽打一架后去死。”當時,張老師大吃一驚,簡直不相信這話會出自一個少年之口。她心中一定隱藏著深深的痛楚,于是,張老師走上前,拉著她讓她坐下,這時,她又說:“我恨我父母,是他們害了我,讓我留下了永遠的殘疾。后來,他們見我成了這個樣子,對我不再抱希望了,又生下了一個弟弟,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對我要么漠不關心,要么非打即罵。在學校,我受盡了別人的白眼,我恨死了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把我弄成了這個樣子,是他們毀了我一生的幸福。”說著說著,她流下了痛苦的淚水。張老師的心也被震撼了,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她竟經歷了人生中那么多的痛苦,張老師強按住將要涌出的眼淚,用紙巾擦干她的淚水,繼續傾聽她的訴說:“爸爸媽媽偏愛弟弟,要把我送回湖南老家讀初中,是我以死相抗才讓我留下的,現在,我真想去死。”
從此以后,張老師家里又多了一個孩子,張老師和她一起讀《感動中學生的一百個人物》,一起走進《無手畫家謝坤山》的心靈世界,在一起談理想、談人生、談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無話不說,仿佛成了一對忘年交。學校的志愿者教師也加入到對她幫扶之中,每天輪流到她家去與她談心、輔導功課。經過一年的努力,這個憂郁的孩子臉上笑容多了起來,又融入了集體之中。
3、志愿者奉獻愛心,和諧校園已經形成。
張伏珍工作室設有專門辦公室。有心理信箱,有專門供學生查閱資料的電腦。每天白天,張老師及其志愿者采取主動找問題學生交談或學生上門咨詢的辦法進行,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上、心理上的問題。同時幫助學生與家長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加強交流,消除誤會,增進團結,建立和諧學習生活氛圍。張老師不在校期間,其他10多名志愿者教師輪流到張伏珍德育工作室值班,繼續為同學們服務。每天晚上7點半到9點半,張伏珍和青年志愿者就輪流在網上和學生聊天,以解決學生學習、心理、師生關系等方面的問題
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正常的義務教育,不讓每個學生失學,“張伏珍貧困助學基金”發揮了很大作用。同時,張老師和學校最貧困的“留守子女”結成幫扶小組。在張老師的帶動下,學校在職的93名教師也結對幫扶“留守子女”。全體教師從學習上、生活上、精神上關心幫助“留守子女”,使在外打工的父母能夠安心工作。
“張伏珍貧困助學基金”目前已30多人提供了10000多元的資助,使學校沒有一個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且被關愛的“留守子女”學習穩定,生活有人關心,家長在外放心。通過學生當面或網上找“知心奶奶”張伏珍和志愿者教師交心談心,師生之間交流更加密切,師生之間關系更加和諧,學生心理更加健康。
二、學生助殘幫困,奉獻社會樹新風。
1、學校學雷鋒活動蔚然成風。
學雷鋒已由老師要我學向我要學雷鋒轉變;由學雷鋒行動向學雷鋒精神轉變;由單純學雷鋒向綜合學雷鋒轉變。每天清晨,校門口,彎腰,“老師好!”一曲童聲小合唱,令老師精神為之一振。校園里,彎腰,撿起,廢紙飛到了垃圾筐。一個個美麗的身影,令老師們為之動容。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勤學、善學,良好的班風、校風、學風已在陸城一中形成。
2、校外德育基地學雷鋒形成制度。
學校將所在的東風社區托老中心、宜都市特殊教育學校、市陸遜廣場、文峰公園等作為學生校外活動基地,每學期都要開展多次活動。同時,學校青年志愿者還經常深入社區進行環保、法律、征兵等各種宣傳活動。
3、校內外學雷鋒典型不斷涌現。
幾年來,在學校團組織的組織下,青年志愿者注冊工作蓬勃開展,目前已有注冊青年志愿者近千人,組織青年志愿者小分隊23個。每年人均活動時間已達20小時,涌現了一批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有10多學生受到處級表彰,有4名學生被共青團宜都市委授予學雷鋒先進個人、優秀青年志愿者等稱號。學校也被共青團宜都市委表彰為學雷鋒先進集體。
總之,宜都市陸城一中大力弘揚雷鋒精神,青年志愿者活動大力開展,初步形成了教師服務學生建功業、學生服務社會樹新風的新局面。
學雷鋒先進事跡材料二:
曾幾何時聽到有人說“雷鋒精神沒戶口,三月來了,五月走”。似乎,雷鋒事跡正在我們快速運轉的現代生活中被人們遺忘,雷鋒精神正在悄悄地淡出人們的精神世界。可我卻要說,雖然滄海桑田,歲月流失,幾度風雨,幾翻變化,然而雷鋒--這個用青春來凝結,以熱血鑄成的名字,在信息瞬息萬變,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依然在我們90后青年的心中熠熠閃爍,雷鋒精神依然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占據著不可替代、不可動搖的的地位。他的精神依然是當代倡導的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內涵。雷鋒仍然是我崇拜的偶像。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學習著,踐行著。
在思想上,我能夠以雷鋒同志為榜樣,積極要求進步,關心國內外大事,關心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學習和生活中能發揮一名共青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在學習中,中考的失利、一類重點高中夢想的破滅,曾讓我的情緒一度很是失落,但在老師的幫助和引導下,在24中校園濃郁的學習氛圍感染下,我又找回了雷鋒的釘子精神,不甘落后,勤奮努力,刻苦專研,努力攻克學習中的一道道難關,學習進步很快,在期末考試中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我相信自己今后還會有更大的突破。在學習中不保守,樂于幫助同學,當同學們需要幫助和指導時,我會熱心地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在活動中,我能夠積極參與,比如參加學校廣播站記者團,參加學校的動漫社團等。我能夠身體力行,獻計獻策。團結同學,樂于助人,有很強的團隊意識。我能夠盡自己所能給同學們提供滿意的服務,比如組織活動時,我會用自家的相機為大家、為班級留下精美的瞬間,也因此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在社會上:尊老愛幼,在公共場所,能夠為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如積極為地震災區捐款,在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在節假日里積極參加社區的義務勞動。
雷鋒精神的內涵很廣,在現實生活中需要我們發揚的很多,我還只是做了九牛一毛,隨著我們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展,我們90后必將撐起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