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跡材料
街道社區黨委成立于2003年6月,是江西省首家社區黨委,黨委下設六個支部,29個黨小組,共有直管黨員208人,在區委、區政府和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社區黨委積極探索新機制,搭建新平臺,激活新作用,加強社區黨員教育管理的新路子,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模范帶頭作用,促進了社區建設的有序發展,取得了如下主要先進事跡。
在區委、區政府和街道黨工委領導下, 2007年1月被區委、區政府授予“社建先進單位”,2007年5月被XX市文明辦授予“文明社區”光榮稱號; 2007年6月被區委、區政府授予“黨建先進單位”; 2007年12月被市委、市政府獲得“四星級社區”黨組織光榮稱號;2008年2月被市委授予“平安社區”光榮稱號;2008年3月被區委授予“十佳社區”光榮稱號;同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07-08年度“文明社區”光榮稱號;2009年3月被市婦女聯合會授予“市婦聯基層組織示范社區”光榮稱號;2009年6月被區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貼中心,服務大局,在開展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中,我們堅持以黨委班子,以黨員為骨干,以開展特色活動為載體,有效的促進了社區全面建設,發揮社區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我們的黨建工作特色是:
一、夯實黨的基礎,著力抓好班子建設。
堅持一個核心、二個建設,提高三個能力,爭做四個表率,做到五個一。
1、堅持一個核心。社區黨組織是社區各種組織各項工作領導核心,重大問題必須經黨委討論。
2、二個建設。班子自身建設、班子廉政建設。
①班子建設做到“三氣”、“三有”、“三個不斷”。 “三氣”即工作有勇氣,克服困難有志氣,爭先創優有底氣;“三有”即工作有計劃,有總結,有目標;“三個不斷”即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創新。
②班子廉政建設做到廉政自律,反腐倡廉開展做到“五種人”活動即政治上明白人,經濟上清白人,作風上正派人,向不正之風斗爭的鐵面人,遵紀守法帶頭人。
3、“三個能力”。
①掌握全局,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能力。
②正確的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的能力。
③與時俱進地工作,創新創業,共創和諧的能力。
4、爭做四個表率。抓好第一要務。做埋頭苦干的表率;提高素質,做熱愛學習的表率;保持艱苦樸素作風,做廉潔奉公的表率;真情系民,做群眾信賴的表率。
5、做到五個一。即為社區盡一份責任,為社區居民解決一個困難,為社區奉獻一份力量,獻一份愛心,帶好一班人。
二、創新社區黨建,著力抓好黨員隊伍建設。
1、建立網絡:社區有黨委,片區有支部,樓棟有黨小組。
2、建立黨員組織載體。接收退休、下崗黨員、學生、退伍軍人做到“四及時”、“四感”。
① “四及時”即及時編入支部黨小組,及時發社區黨員活動手冊,及時開展教育,及時發放黨費證和黨徽。
②“四感”活動教育即以黨員屬地化管理工作為重點,增強社區黨員的歸屬感。以奉獻社區建設為著力點,增強社區黨員的使命感。以樹立良好形象為目標,增強社區黨員的榮譽感。以教育管理為載體,增強社區黨員的保持先進性的緊迫感。
3、建立黨員活動載體。
①在無職黨員中開展設崗定責,創建“八崗八先鋒”。做到上崗黨員“有崗有為”、“有為有崗”,一崗多人,多人一崗的辦法,使每個黨員聯系群眾有目標,服務群眾有對象,履行職責有規范。
②在黨員中建立“一代兩長”管理模式活動。“一代兩長”即居民代表、樓棟黨小組長、樓棟長同一人擔任。
③ 社區黨組織在黨員中開展“四訪”活動。即采訪優秀黨員,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拜訪老黨員,宣傳他們革命戰爭時期和中的豐功偉績;走訪貧困黨員,對生活比較困難的黨中送溫暖,幫助脫貧;回訪那些對黨的認識不夠,不能很好地履行黨員義務的黨員,幫助他們提高認識,改正錯誤,重新振作精神,為黨為人民立新功。
④黨員聯系群眾開展“四個一幫一”活動。即黨員與貧困戶“一幫一”、黨員與殘疾戶“一幫一”、黨員與兩勞回籍人員“一幫一”、黨員與孤老兒童“一幫一”活動。
4、建立黨員教育管理載體。
①社區黨員中建立了“三站”、“四卡”管理。“三站”即在職黨員聯絡站、離休黨員服務站、流動黨員登記站。“四卡”即在職黨員聯系卡、流動黨員登記卡、離休黨員服務卡、在職黨員反饋卡。
②流動黨員管理教育做到“一站”、“雙找”、“五個一”活動。“一站”即流動黨員服務站;“雙找”即黨組織找流動黨員“回家”,流動黨員找黨組織“安家”。“五個一”即一封公開信、一套學習材料、明確一個聯系人、每季與社區組織聯系一次,每一季度匯報一次學習思想等情況。
三、開展“四講”、“六個一”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1、二00九年九月下旬,我們按照區委、街道黨工委的統一部署,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結合社區實際,突出創新“黨建型”社區這一主題,把社區書記講黨課、老干部講理論、先進人物講事跡、黨員講體會這“四講”貫穿于學習始終,把困難群眾幫一幫、文明環境衛生管一管、群眾思想文化工作做一做、消防治安查一查、計劃生育外來人口問一問、鄰里糾紛勸一勸“六個一”貫穿于實踐始終。真正做到了既有學習的最佳形式,又有實踐的最佳載體,使學習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2、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組織黨員認真開展了“四講”、“六個一”主題學習實踐活動。通過開展“四講”、“六個一”活動,推動了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充分激發了社區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少黨員能積極主動投入并自覺參加社區開展的消防治安巡邏、環境衛生監督、困難群眾幫扶、文明糾察、計劃生育外來人口排查、鄰里糾紛調解等活動,使社區廣大居民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如共產黨員曾任秀在自身身體情況不太好的狀況下,能積極主動協助社區做好消防治安巡邏、計劃生育、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工作。
四、創新黨建工作特色,增強黨員隊伍活力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大家緊緊圍繞“以黨建,以服務聚民心,以和諧為中心,以穩定安民心,以文化樂民心,以環境順民心,以計生優民心”的社區工作特色,把突出“創新黨建工作特色,增強黨員隊伍活力,破解五個無限難題,建設文明和諧社區”作為這次活動的主題。把認真開展“五比五看”和“五個爭做”作為這次活動的載體。“五比五看”即比破解難題的能力,看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提高;比“三有一化”的推進,看社區為民服務的提升;比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看 “學習實踐”活動成果的鞏固;比樓棟黨建活動的開展,看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比黨員在入黨時期的表現,看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五個爭做”即:一是爭做解放思想的先鋒;二是爭做善于學習的表率;三是爭做真抓實干的榜樣;四是爭做遵紀守法的標桿;五是爭做為民服務的模范。
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建設學習型黨組織
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我們把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貫穿始終,十分注重調動和提高黨支部和領導班子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普及過程中,培養黨員干部人人學習、處處學習、時時學習的良好習慣,確立“五個一”的學習制度,推行“日讀一小時,月讀一本書、一季一交流、半年一通報、每年一考核”的學習模式,努力在社區營造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在黨員中著重開展“知學、好學、為學、長學”的“四學”活動,使我們社區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領導班子。
六、強化為民服務意識,破解社區工作難題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社區普遍存在事情無限雜,矛盾無限多,責任無限重,權力無限小,落實無限難的“五個無限”難題,給社區工作帶來了不小壓力,不利于社區更好地開展工作,服務群眾。為此,我們社區黨委在這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積極圍繞“破解五個無限難題,建設和諧文明社區”這個主題,組織廣大黨員就怎樣破解難題、共建和諧展開討論,大家紛紛建言獻策,共謀未來發展。為使社區工作雜而不亂以及矛盾的化解,我們緊緊抓住和諧主線,強化便民惠民意識,完善便民惠民服務,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質優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功能,我們以“黨建”帶“社建”,以“共建”促“創建”,以黨建,以自治為目標,以服務為重點,以穩定為保證,以文明創建為載體,創建“黨建型”特色社區。我們通過規范工作,明晰流程,健全完善社區黨組織網絡圖,做到社區有黨委,片區有支部,樓棟有黨小組長,事事有人管,并在黨員中認真開展“六個一”主題實踐活動,鼓勵黨員帶頭參與自愿服務,自覺為本社區消防治安巡邏,環境衛生監督,困難群眾幫扶,文明糾察,計劃生育外來人口排查,鄰里糾紛調解獻計出力,使社區的工作雜而不亂,井井有條。
七、創建文明城,爭做文明人
發動黨員志愿者,配合社區做好入戶調查。今年7-8月
我們按照《XX區迎接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工作方案》和街辦迎評工作安排的要求,積極參與了XX市開展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開展了“三起” “三文明”活動。“三起”即新風從自己樹起,文明從自己做起,衛生從門前掃起;“三文明”即做文明人,辦文明事,說文明話。為切實做好迎接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工作,社區發動黨員志愿者開展文明糾察行為,他們見到不文明行為就講,見到垃圾就掃,并對本轄區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在黨員的帶領下,使社區出現了說文明話,講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新風尚。
隨著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一定要向“五個好”、“五帶頭”的標準看齊,不斷強化四種意識,一是強化學習意識,二是強化服務意識,三是強化大局意識,四是強化爭先意識,在每個支部和廣大黨員中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風氣,進一步推動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干部充分發揮骨干帶頭作用,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建設文明和諧社區而努力奮斗。
篇2: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跡材料
近年來,XX社區黨支部從增強黨在社區的滲透力和影響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出發,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一流黨建促一流和諧社區建設”的社區黨建思路,以人為本,立足服務群眾,從“抓共建,促創新,保穩定”入手,整合社區資源,匯聚各方力量,構筑“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社區黨建大格局。
一、抓共建,推進社區區域化大黨建,發揮黨組織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資源整合作用。
??建立社區資源共享、共建機制。充分利用社區轄區單位資源,解決社區財力、人力、物力不足的問題。一、在整合財力資源方面,采取上級要一點,社區籌一點、共建單位出一點的辦法,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投入機制。二、在整合人力資源方面,實行了在職黨員“雙重管理”,社區與轄區單位黨組織組建“黨員志愿者”隊伍,建立社區“黨員人才庫”,同時發揮社區“五老”(老黨員、老教師、老革命、老模范、老干部)的作用。三、在整合物力資源方面,社區黨組織利用轄區單位的會議室、培訓教育基地等場地開展黨建活動。
??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成立了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推行了社區黨員代表議事會制度,讓黨員對社區重大事務“先知道、后討論、再行動”,使轄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對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有“知情權”與“話語權”。
??建立互動機制。圍繞服務居民群眾,促進社區發展,社區黨支部聯合轄區單位黨組織開展了系列活動,做到“四聯四促”:思想工作聯做,促進社區文明;公益事業聯辦,促進社區服務;社會治安聯防,促進社區安全;黨建工作聯抓,促進社區進步。
??建立互促機制。圍繞增強共建雙方的動力和約束力,建立了“雙向通報、雙向服務、雙向督導制度”。在“雙向通報”方面,社區黨組織定期向轄區單位通氣,讓轄區單位對社區重大事項、重大活動心知肚明。在“雙向服務”方面,社區黨組織積極爭取轄區單位參加社區共建,協調解決社區和轄區單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雙向督導”方面,社區評先評優征求轄區單位意見,轄區單位評選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單位、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征求社區黨組織意見。
二、促創新,積極探索組建社區黨建“三個網絡”和全力抓好“三項服務”。
??組建社區黨建“三個網絡”。一、社區黨支部→社區黨建聯席會→轄區單位黨組織→在職黨員的溝通網絡;二、社區黨支部→黨員服務站→轄區常住黨員(包括直管、流動和在職黨員)的服務網絡;三、社區黨支部→片區黨小組→黨員(包括直管和流動黨員)的管理網絡。同時完善社區居委會→居民小組長→樓棟長→居民家庭的社區居民自治網絡。發揮社區黨員、樓棟長帶頭作用,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社區區域化大黨建運作新網絡。
??全力抓好“三項服務”。 (一)、為居民服務。一、社區積極開展黨員“設崗定責”活動,樹立黨員樂于奉獻社區,服務群眾的形象,完善了社會黨員為群眾服務的陣地。二、組織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落實創建“紅旗社區”,著重開展了“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實踐活動。三、在社區逐步建立了在職黨員“雙向聯系、雙向管理”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在職黨員黨性實踐活動和為民服務活動,開展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與社區貧困家庭子女結對幫扶活動。四、開展“黨建進樓棟,宗旨進心中”活動。以“六帶”為主要內容:帶頭宣傳黨的政策,帶頭參與社區服務,帶頭幫扶困難家庭,帶頭協調鄰里關系,帶頭維護社會治安,帶頭創建文明樓棟和文明家庭。五、在退休老黨員中實施“有為工程”。開展老黨員義工、服務承諾、“三帶一爭”(帶好家庭、帶好鄰居、帶好樓棟,爭做優秀黨員)等活動,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六、開展社區黨員為“和諧社區”作貢獻,便民利民服務活動。(二)、為黨員服務。一、黨組織為黨員服務。建立黨員“家有困難必訪、家有矛盾必訪、身患疾病必訪和關系轉入必訪”等“四必訪”工作制度。二、為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1、充分利用基層黨校、業余學校等文化陣地,采取上黨課、電化教育等形式,增強黨員學習效果;2、利用社區黨員活動站,豐富黨員的文化生活,陶冶黨員的情操;3、充分利用社區內離退休黨員、在職黨員和轄區單位黨員中的人才資源,建立理論宣講團、法律咨詢等自愿者隊伍,調動黨員積極性,做好黨員的學習教育服務;4、針對黨員的不同需求,分類進行教育管理服務,融教育管理于服務之中,切實增強了黨組織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三)、為大局服務。社區黨支部自覺把黨建工作融入到全市超常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去把握,按照“四大一新”和打造經濟“小巨人”的發展戰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抓重點、攻難點、出亮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及“迎創”辦的有關要求。
三、保穩定,以維護穩定為前提,確保“小事不出樓院,大事不出社區”。
??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完善社區自治組織,編織和諧社區“兩大網絡體系”。一、完善居民自治網絡。構建小組長、樓棟長、單元長組成的自治網絡,發揮自治組織聯系居民、傳遞信息、征詢意見、服務群眾的作用;二、前移社區服務網絡,建立“解民憂、解民難、解民需、解民思”四解機制,通過社區黨員干部“進千家門、知千家事、解千家難、暖千家心”活動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
??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制定“五項”自治機制,構建和諧平安社區。一、暢通居民訴求表達機制,社區成立了議事協商會等各種組織,形成人人參與民主議事,共建共享的機制;二、建立保障居民利益維護機制;三、建立居民間利益協調和幫教機制;四、建立靈敏的應急處置機制;五、建立激勵機制。社區620戶獲得“和諧平安”家庭稱號,51棟樓院被評為“文明樓院”,531戶居民被評為市、區“五好文明家庭”。
??完善和落實綜治、信訪責任制度,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一、建立黨支部書記接訪、下訪、回訪制度;二、建立矛盾糾紛包案和限時辦結制度;三、認真落實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責任制;
四、建立責任倒查制度,加大對各類矛盾糾紛的督查、督辦力度。確保“小事不出樓院,大事不出社區”。
總之,社區黨支部在上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以一流黨建促一流和諧社區建設”的社區黨建思路,從“抓共建,促創新,保穩定”入手,經過不懈努力,XX社區現已初步建設成為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強,社區組織健全,服務功能完善,是一個社會秩序穩定、人際關系和諧、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環境舒適幽雅、社區管理規范有序、社區保障功能完善、生活服務方便快捷的一流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