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文科有哪些大學呢?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很多考生查詢關于安徽有哪些比較好的文科大學?本文小編帶你一起了解關于2019年安徽比較好的文科大學排名及分數線。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層次 | 類型 | 網址 |
01 合肥工業大學211 | 教育部 | 合肥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hfut.edu.cn/ |
0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11 | 中國科學院 | 合肥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ustc.edu.cn/ |
03 安徽大學211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綜合 | http://www.ahu.edu.cn/ |
04 安徽理工大學 | 安徽省 | 淮南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aust.edu.cn/ |
05 安徽工業大學 | 安徽省 | 馬鞍山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ahut.edu.cn/ |
06 安徽農業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農林 | http://www.ahau.edu.cn/ |
07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醫科 | http://www.ahmu.edu.cn/ |
08 安徽師范大學 | 安徽省 | 蕪湖市 | 本科 | 師范 | http://www.ahnu.edu.cn/ |
09 安徽財經大學 | 安徽省 | 蚌埠市 | 本科 | 財經 | http://www.aufe.edu.cn/ |
10 安徽工程大學 | 安徽省 | 蕪湖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ahpu.edu.cn/ |
11 淮北師范大學 | 安徽省 | 淮北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hbcnc.edu.cn/ |
12 安徽建筑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aiai.edu.cn/ |
13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醫科 | http://www.ahtcm.edu.cn/ |
14 皖南醫學院 | 安徽省 | 蕪湖市 | 本科 | 醫科 | http://www.wnmc.edu.cn/ |
15 合肥師范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師范 | http://www.hfnu.edu.cn/ |
16 蚌埠醫學院 | 安徽省 | 蚌埠市 | 本科 | 醫科 | http://www.bbmc.edu.cn/ |
17 阜陽師范學院 | 安徽省 | 阜陽市 | 本科 | 師范 | http://www.fync.edu.cn/ |
18 安徽科技學院 | 安徽省 | 滁州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ahstu.edu.cn/ |
19 安慶師范大學 | 安徽省 | 安慶市 | 本科 | 師范 | http://www.aqtc.edu.cn/ |
20 淮南師范學院 | 安徽省 | 淮南市 | 本科 | 師范 | http://www.hnnu.edu.cn/ |
21 安徽新華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民辦) | 綜合 | http://www.axhu.cn/ |
22 巢湖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綜合 | http://www.chtc.edu.cn/ |
23 宿州學院 | 安徽省 | 宿州市 | 本科 | 綜合 | http://www.ahsztc.edu.cn/ |
24 黃山學院 | 安徽省 | 屯溪市 | 本科 | 師范 | http://www.hsc.org.cn/ |
25 皖西學院 | 安徽省 | 六安市 | 本科 | 師范 | http://www.wxc.edu.cn/ |
26 滁州學院 | 安徽省 | 滁州市 | 本科 | 師范 | http://www.chzu.edu.cn/ |
27 銅陵學院 | 安徽省 | 銅陵市 | 本科 | 財經 | http://www.tlc.edu.cn/ |
28 合肥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hfuu.edu.cn/ |
29 蚌埠學院 | 安徽省 | 蚌埠市 | 本科 | 理工 | http://www.bbc.edu.cn/ |
30 池州學院 | 安徽省 | 貴池市 | 本科 | 綜合 | http://www.cntc.edu.cn/ |
31 亳州學院 | 安徽省 | 亳州市 | 本科 | 綜合 | http://www.bznc.net.cn/ |
32 安徽思而學教育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民辦) | 綜合 | http://www.sanlian.net.cn/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1958年9月創建于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 得到迅速發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后,學校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了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一系列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意識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七五”、“八五”期間一直得到國家的重點建設,很快發展成為國家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主動適應國內外科技、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與挑戰,認真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大力推行教學科研改革和結構性調整,進行第三次創業。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長期以來,學校大力弘揚“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堅持“我創新,故我在”和精品辦學、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斷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以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鮮明特色,培養出一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優秀人才。學校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需求,凝練科學目標,開展科學研究,努力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與科研競爭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
學校有11個學院、25個系,以及研究生院、軟件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等,在上海、蘇州分別設有研究院。有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生物科學、化學共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安徽省A類重點學科,19個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建有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33個國家和院省部及重點科研機構。
特色專業
信息安全
師資力量雄厚,專業方向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充分發揮中國科大理工結合的優勢,近年學院畢業生就業、深造的前景十分優異,本科生獲得全額獎學金出國留學比例20%;國內深造比例55 %,集中在本校和中科院在京滬的各研究所以及其他重點高校和研究機構。就業的畢業生大多進入著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高技術企業工作,如微軟、IBM、華為、中興、中電集團等,深受用人單位青睞
軟件工程(設2個專業方向)
我校成為教育部和國家計委批準的首批建立國家示范軟件學院的單位之一,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技前沿,畢業生既可到科研部門和教育單位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又可到高新技術企事業從事計算機軟件、體系結構及其應用研發和管理工作。近年來,獲得國外著名大學全額獎學金出國留學比例近20%,國內讀研比例40%;直接就業的畢業生大多進入高技術企業、科研院所、大型國企和金融機構工作,深受用人單位青睞
數學類
數學系于1958年由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親自主持創辦并任首任系主任,為吸引高水平的學者講學,學校為本系設立了“華羅庚大師講席”及“吳文俊大師講席”,畢業生遍布海內外,他們中有的已成為有影響的數學家,有的憑借自身的深厚數學功底,走進計算機、信息、經濟等應用領域并做出突出成績。每年的畢業生中,約50%左右獲得美國或歐洲著名大學的全額獎學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約30%被保送到中科院相關院所或國內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
物理學
師資力量極其雄厚,畢業生就業、深造的前景十分優異。本科生畢業時讀研率達到80%以上,在國內高校中獲得國外大學全額獎學金資助出國留學的比例最高,2009年物理學院獲得世界著名大學麻省理工、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加州理工、耶魯大學等一流大學的全額獎學金數量在國內高校中最多。近年來,一大批留學校友紛紛回國創業,報效祖國;就業的畢業生大多進入著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高技術企業工作,深受用人單位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