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語不僅要評價學生習作的優劣,更重要的是能夠與習作者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溝通,喚起他們的情感共鳴,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的目的。使學生通過長期的評語感染,領悟寫作技巧,磨練意志品質,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做人——作文”。
從事語文教學二十多年了,在語文教學中,我感到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學生的作文了。由于現在的學生們太缺少生活感受,從他們的作文中,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孩子們應有的靈性與活力,體會不到少年人特有的稚氣與眼光,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豐富的想象力,讀不到鮮活靈動的語言和獨特的表達方式。作文中沒有孩子,沒有靈魂,沒有個性和個體,有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裝在套子里的人”,面對這種作文狀況,老師在評改作文特別是給學生作文下評語時,再用傳統的公式化、模式化的評語,諸如:中心是否明確,重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層次是否清楚,語句是否通順等等的適合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篇作文的陳詞濫調,就顯得太單調了。雖然這些評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評價學生作文的成功之處或問題所在,但它卻嚴重忽視了培養人、發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條的語言,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發揚優點和修正錯誤的積極性,更談不上對學生健康的寫作心態的引導和高尚人格的培養了。
大家都知道: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概括的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作文,不但是學生作文能力的體現,更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的體現。因此教師所寫的作文評語,不但要在寫作方法上進行指導,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學生的道德品質,為人處世等諸多方面給予引導,真正做到邊教作文,邊教做人。這就要求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作文評語中說教者的身份,去與學生進行平等的、耐心的心靈交流、溝通,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下評語時,除評價學生的文章,要求他們把文章寫得生動、形象、具體外,更要想法促使他們喜歡學習、喜歡表達、喜歡寫作,并能以此為快樂。按照這一要求,教師給學生下作文評語時,就要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用語真誠懇切,多給肯定,千萬不能簡單粗暴,更不能譏諷挖苦,板起面孔訓人。只有用一種清新、親切、溫和的語句,去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激發出他們寫作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學生都喜歡寫作,才能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寫作水平。我認為真正文質兼美的作文評語,應該體現出人文性和藝術性,讓老師用溫和的語言去勸導學生,用良好的語言去熏陶學生,用美好的感情去感染學生,從而達到以評激寫、以評促寫的目的。
針對當代中學生的特點,語文老師在批改作文時,對學生的作文不要太挑剔,要多鼓勵,多找閃光點,在作文評語中必須堅持多運用欣賞的眼光,去進行熱情的贊揚。無論是優秀生、中等生還是差生,只要寫出了優秀的習作或此次習作有明顯的進步,就應該正面肯定習作的可貴之處,并趁熱打鐵,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鞏固學生已有的成績,增強他們不懈努力的信心。
記得XX年秋季時,我新接了兩個班的語文課,其中有一個培養藝術生的班,學生的語文素質非常差,根本不會寫作文。面對這種情況,我只好讓他們先練習寫作文片段。雖然,就連片段,他們寫的也不好,但我在批改作文時,還是盡量去找他們文中的閃光點,一個詞、一句話、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借題發揮,對他們進行做人方面的教育、引導。當然,評語多數都是夸他們,愛聽好話是人的天性,由于學生總想看我給他們寫的評語,因此,作文也就能按時交了,這樣以來,時間長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慢慢的有一部分聰明的學生,作文就能成篇了。對此,我很欣慰,所下的作文評語也就流露出了我的這種心情,記得有一個叫張海濤的同學,寫了一篇表達自己志向的文章,文章雖然寫的不太好,但他的心愿是好的,于是我給他下了這樣的評語:你的志向遠大,讓老師很欽佩,只要你從現在開始去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具有真才實學,老師相信你的理想一定會變為現實。努力吧,海濤,父母和老師都在企盼你的成功。看了評語以后,在語文課堂上,這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還有一位叫梁歡的女同學,寫了一篇不錯的歌頌母愛的文章,在文章中,她寫出了母親的辛苦,表達了自己將來要報答母親的心愿。我看了以后,除對文章給予肯定外,還給她寫了這樣的幾句評語:“梁歡,你的努力,進步,老師都看在眼里,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能有你這樣一個聰明、漂亮、孝順的姑娘,是你父母的福氣。老師也替他們高興。”這個學生非常喜歡這些評語,后來她告訴我,星期天回家時,她曾專門把作文帶回家,讓她父母看這些評語,父母看后,也非常高興。由此可見,這些極富鼓勵性、贊美性的評語,雖然不是評價她的作文, 但無疑卻帶給了她極大的滿足,當然也就對她起到了鼓舞、激勵的作用,成了她在作文上奮進的動力。
記得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給他的語文老師的信中這樣寫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中寫下的那些激勵我不斷努力的話,鼓舞著我。我至今還記得,是您說我會成為作家的話,使我做起了作家夢,沒想到現在夢想成真了,我要終身感謝您的鼓勵。”可見,有時老師在學生作文中寫下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在現在的作文教學中,也常常會聽見這么幾句話:“先學做人”,“后學作文”,“文如其人”。這幾句話都是對作文與做人關系的很好闡述。其實,作文者不管是成人還是學生,他們的文章都或多或少地體現了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文章的內容是他們思想品質、道德行為的一種流露。如果只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而忽視了作文的育人功能,那么,對作文課來說,也就失去了它培養人、發展人的作文初衷。而用一種清新、親切、溫和的帶有感情色彩的語句,去從評價人而并非全評價文的角度去下評語,不僅可以跟學生溝通感情,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從而也就培養了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把作文與做人結合起來。
相反,如果教師下評語時,只是單純的側重對學生習作的寫法進行指導、進行理論說教,而不是站在與學生平等的角度,去就學生作文中反映出來的思想認識、道德情感、語言運用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的互動式交流,總讓學生因作文而處在被教師指責的地位,那么就很難激發學生潛在的表達欲望、寫作興趣,就更別提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寫作水平的提高了。
總之,我認為,對當前的語文教師來說,給學生作文下評語,不再是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時代的變遷,學生個體的變化,都要求語文教師,在給學生作文下評語時,要改變過去那種傳統的公式化、模式化的評價標準。以培養人、發展人為目標,“以做人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進做人”,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使作文評語能與時俱進 ,真正把作文與做人結合起來。在努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同時,也就能培養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