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自從一九九八年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及應用實踐工作以來,經歷五年多的時間,總投資一百四十余萬元,建成了全市第一家校園網絡系統,2個多媒體網絡教室,建起了13個多媒體演播室,1個語言實驗室,目前全校共擁有各類電腦一百余臺,其中辦公及管理用27臺,多媒體教學用13臺,學生用79臺。這四年來,我校堅持科研先行、課題推進的方式,從信息技術裝備、多媒體輔助教學、校園網絡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四個方面對信息技術在學校工作中的應用展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成為了攀枝花市首批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現將我校的信息技術應用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推進信息技術的發展。
一九九八年,我校在開始全面開展信息技術應用工作時,就依據科學性、實用性、超前性的原則制定了信息技術應用的五年發展規劃,建立起了以校長為組長,書記為副組長的信息技術應用管理機構,全面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與研究活動。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在這個管理機構中,專職教師2人,高級教師5名,中級職稱2名,所有人員的學歷均達到了相應的學歷。
我校的信息技術應用及研究的各項目均由校級領導直接管理,按照學校制定的遠期規劃,各工作小組在每個學年度均制出定了相應的工作計劃,提出工作措施和實施步驟,并落實到人頭具體實施,因而工作卓有成效,每個學年度均達到或超出了預期的目標。
為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與研究的管理工作,學校還針對信息技術工作的特點,制定了信息技術科研管理制度、網絡設備使用管理制度、網絡信息管理制度、網絡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演播教室使用管理制度、辦公電腦使用管理制度、信息技術設備和軟件借用管理制度、信息技術領導小組工作職責、網絡管理中心工作職責、網絡管理人員工作職責等十余項管理制度和職責,健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了科學化、規范化管理,使信息技術工作一直能有序地進行。
良好的管理機構、高素質的人員隊伍、完整的實施方案、健全的管理制度為我校的信息技術應用的發展創建了良好的環境。
二、信息技術的環境建設。
我校自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與研究工作以來,一直很重視信息技術應用環境建設。自1998年以來,我校共籌集資金一百四十余萬元,用于改善信息技術的裝備條件,為全校師生實施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
到目前為止,我校除配置了常規的信息技術裝備以外,還購置了掃描儀、視頻采集卡、刻錄機等設備,為將來建立專用的多媒體備課室、音像電子閱覽室創造有利的條件。
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我校的普及推廣,為滿足多媒體輔助教學經常性應用的需要,我校還籌集資金,共建起了13個多媒體演播室,已完全能夠滿足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需要。
我校還分別于1998年、2001年建設了二個多媒體網絡教室,其中一個為50座,以清華同方賽揚600/64M/15G的電腦為主體,主要用于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研究等,另一個為25座,以GX166微機為主體,主要用于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這二個網絡教室已能夠滿足我校的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每個微機室的使用率均為20課/周以上。另外,我校還建設了一個46座的語言實驗室,用于語言學科課的教學,2002年我校再增一個50座高規格的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用于語言學科教學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從應用情況來看,除語文、英語等語言學科的使用率較高外,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理化等學科也有較高的使用率。
我校還于1999年自籌資金建設起了攀枝花市第一家功能完善的校園網絡系統,實現了資源共享、信息交換、遠程訪問、辦公自動化等功能,并建立起了相應的網絡管理中心,具體負責校園網絡應用的各事宜。2001年底學校再度籌資升級改造校園網,增配了一個高性能、高容量的服務器(清華同方PIII/主頻1G/內存1G/硬盤108G),一個專用郵件服務器,主干線全部換用光纖,通訊設備均使用高質量的交換機,主干線帶寬能達到100M以上,10M到桌面,有效地實現信息管理、資源管理、信息交換、網上學習、視頻點播、課件點播等功能,同時還為接入Internet網打下基礎。
為使校園網的應用能起到實效,學校還投資近三萬元購買了利利華校長辦公管理系統,投資近萬元,購買了K12教育資源庫。并于2000年9月在四川省電教館申報立項了“利用PHP構建校園網絡信息平臺”實驗課題,致力于開發集成化的校園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辦公信息管理、網上科研管理、班級管理、網上考試、學生心理分析、繼續教育、信息交換等功能,以促進校園網絡運用的進一步發展。目前,課題研究任務已全部結束,由《辦公管理系統》、《自助資源管理系統》《網上考試系統》《網上科研管理系統》組成的《校園網信息管理系統》開發完成并投入使用,2003年2月起,部分技術成果應用于攀鋼基礎教育網,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加強信息資源建設,我校還安裝了永新卡,接收攀鋼電視臺發布的教育及其它資訊,并成功將教育資源部分接入校園網,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多更快的信息和資源。2002年我校再投建一個現代遠程教育地面接收站,進一步了加強資源庫的建設。
為使信息技術裝備、功能教室、校園網能夠有效地發揮它們的作用,我們對信息技術常規裝備、專用功能室的使用都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求對語言實驗室、多媒體網絡教室、多媒體演播室、校園網等方面的使用都要作好計劃,作好記錄,并指定專人進行維護管理。同時,我們還要求各教研組、各年級組都要定期開展好關于信息技術的教研科研活動,并作好相關的記錄。因此,我校信息技術的各項設備完好率均接近100%,都能隨時投入正常使用,并穩定地發揮它們的功能,使我校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工作一直能得到穩定地發展。
三、利用購置自制相結合的方式,加強信息資源的建設:
在信息技術應用和研究中,硬件的基礎,制度是保障,軟件則靈魂。因此,我校歷來都非常重視對信息技術信息資源的建設工作。近幾年來,我們共投入了近10萬元的資金購置各類電教軟件,通過各種手段大力加強對信息資源的搜集、整理、儲存、閱覽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率。
在電教教材購置方面,我們積極選用全國、省級審定推薦的教材。到目前為止,已購置了正版計算機軟件35套,價值約8萬余元,購置引進的其它計算機軟件達一千余套,還購置了275張CD、180小時的錄像帶,520小時的錄音帶,基本滿足了全校師生對軟件的需求。
同時,我們制定了政策鼓勵教師自制電教教材,到目前為止,教師自制課件總數已達300余件,其中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具有較強實用性、創新的課件達200余件,在參加的各級各類競賽中,我校共獲得獲1項國家級獎,16項獲省級獎,15項市級獎,45項獲處級獎,其中物理組制作的“初中物理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系列”于2002年獲四川省電教科研成果一等獎,并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發行,使全省各中小學校受益。
為提高軟件的使用率,學校對各類媒體資源均指定專人負責,實行標準化管理,建立了完整的目錄,并對教師進行一些必要的培訓,介紹教材的性能特點,使絕大部分教師均能恰當地使用,各項軟件的利用率均達到了100%,設備投施的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為加強信息搜集的范圍,我校利用購置專用資源庫,接入寬帶信息網,接入Internet網的方式廣泛收集信息資源,用大量的大容量硬盤來進行存儲,并設計完成了“自助資源管理系統”對收集到的信息、資源用網絡數據庫進行統一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全校師生對教育資源的使用率。
四、廣泛開展研究活動,加強信息技術應用的管理,利用課題推進的方式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
為使全校教師能規范地應用信息技術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中要按要求進行信息技術的應用設計,在教案、活動設計中均要求有相應的記載。學校在每年的公開課、研究課、示范課中均要求教師盡量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教研活動中要對信息技術進行專題研究,并作好相關的記錄。這一手段有效地促進了我校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短短幾年內,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已遍布全校各學科,并對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課題推進一直是我校發展信息技術發展的宗旨。為此,學校制定政策鼓勵教師從事有關的研究和實驗,并從時間安排、待遇等方面給予較大的優惠,學校還制定了“信息技術科研管理制度”,對信息技術的科研選題、實施、報告的撰寫、結題、推廣作了一系列的規定,要求選題要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意義,成果必須具備一定的價值,方案要完整,具有可操作性。這些手段大大地鼓動了教師從事教育科研活動的積極性,每年教師申報的校級課題均在6項以上,其中,80%以上的課題涉及到了信息技術。
到目前為止,我校承擔或參與主研的省級項目已達8項,其中《初中物理CAI課件開發及應用研究》課題獲1999年度四川省電教科研成果二等獎,攀鋼教育處第三屆科研表彰大會一等獎;《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課題獲2001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第四屆教育處科研表彰大會一等獎;《利用PHP構建校園網絡信息平臺》于2003年10月通過省專家組的鑒定,被確認為全省領先水平;《初二物理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制作與研究》于2003年11月通過省專家組的鑒定,課題成果得到了好評;今年立項的省級課題《自助資源庫的建設及應用研究》、《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管理系統的開發及應用研究》課題將把我校的信息技術應用及研究推向深入。此外,我校還主研的有關信息技術方面的處級課題9項,其中2項結題,《初中歷史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開發及應用研究》課題獲攀鋼教育處第四屆科研表彰大會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