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手抄報內容大全
有關中秋節來源的故事有以下幾則:
(一)嫦娥奔月
據說遠在四千多年前,有窮國的國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體恤民間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長生不老,從昆侖山找來長生之藥,準備擇日吞藥,此事為嫦娥得知,為體恤子民,免于后羿長期殘暴統治,乃先將此藥吃下,突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后羿發現,以箭射嫦娥,嫦娥進入廣寒宮,成了月神,稱為“明月之神”或“太陰娘娘”。
(二)推翻元朝
相傳,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殘暴統治,愛國之士紛紛奮起抗元,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并稱:今年天將降災,要避災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旗將藏于大月餅中。到了這天,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將其中所藏的旗掛起來,起義聲勢大振,元人大為吃驚,朱洪武就一擊成功,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后來,這種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類似的傳說是月餅內藏一條紙,內寫“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大家切月餅時看到這一張紙,就紛紛奮起把韃子殺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中秋節的習俗有以下幾種:
(一)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與圓滿,具有象征團圓的意義。古代就有許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吳剛伐木,現代人是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于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并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月餅是慶團圓或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三)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社區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前人有關月亮的詩詞:
1.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2.月下獨酌唐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時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由來1】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由來2】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于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并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神話傳說:
【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沒有外出。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折桂】
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只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后,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習俗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
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制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 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后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于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扎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到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制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油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扎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布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彩,還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樸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后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后,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于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于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后,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于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后,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少數民族的祭月拜月習俗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后來,他不幸死后,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里抓魚。他們都忙著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著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后,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嘗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歷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征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