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體育活動,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總是牽引著無數球迷的心。然而,雖然大家都愛看足球,卻沒有多少人入行,越是發達的地區越如是。廣東人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時期的國家隊,幾乎有一半隊員來自廣東,但現在恒大的陣中還有幾個廣東球員?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吸引不到足夠多的本地青少年花時間踢球,于是也就談不上從中拔尖培養乃至青訓了。
今年七月,教育部官員表示,將逐步建立健全從小學到大學的四級足球聯賽機制,不但重點發展校園足球項目,更會增加中小學的體育課時。與此相適應地,北京市教委近日下發通知,將在北京的中考[微博]里增設足球運球與排球運球兩個內容。在廣東,廣州市和中山市在上周也分別宣布了相關的措施。廣州將在中考里擴大足球特長生的招收比例,中山市則與北京相仿,不但將在增設足球為中考選考科目,更從明年起逐步發展108所足球定點學校以作配套。
中國足球人才不足,但中國“有十三億人啊”,很多人都會對這個結構覺得不可思議。近年來,一直都有意見提出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甚至與升學考試掛鉤,從北京到中山,現在的這些改變似乎是呼應了這一種聲音。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讓足球掛鉤中考,真的好嗎?相關的評價本應基于書面的政策目標。筆者找過相關的政策文件,遺憾的是找不到對政策目標的詳盡描述。但從常理出發,結合當下的教育現狀,不妨先以最大的善意來思考這項措施的良苦用心。
首先,它應該能增加學生花在體育運動上的時間。中國的中小學應試教育嚴重,學生把很多本來應該消耗在運動場上的運動或者嬉戲的時間,都放在了書桌上的題海之中。高校擴招和一大堆“航母高中”出現之后,這種情況更加嚴重,結果是在一個營養過剩的時代,年輕一代的體質反而不如上一代人。深圳的很多父母在內陸長大,子女則在本地長大,這種鮮明對比恐怕并不陌生。如果不能從制度上解決學生運動時間的不足,那么就把體育運動列為考核內容之一,這樣關心升學前景的學校與家長[微博]才不會反對學生打籃球和踢足球。換言之,增加這個條條框框,是為了幫學生突破他們面對的那堆條條框框。
其次,掛鉤顯然能推動本地足球運動的發展。足球事業的發展靠人,最重要的是有源源不絕的足球少年參與選拔。然而,要說服一線城市的家長讓小孩去踢足球而不是讀書考大學絕非易事。如果把足球列為考試內容,家長才會有積極性考慮讓孩子去踢球。如此一來,有機會走到選拔這一步的青少年數量將大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