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一新生,我們該如何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并過一個完美的大學生活?
大一時候,我們可能很迷茫、很彷徨、也很傻,甚至每天就是很沖勁的干著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事情,這些事情和工作重不重要,對于我的大學生活有沒有用,對于我的將來有沒有影響;也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大學生活到底怎么度過,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到底將來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的人生價值到底體現在哪里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那時候沒有想過,只是像牛像狗的那樣努力著。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么是大學?什么是大學精神?我們現在就在上大學,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大學是什么,大學的定義是什么,大學的精神是什么。
大學的定義:大學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大學就是一個實驗室。在大學里你可以嘗試一切新的東西,在大學里你可以犯錯誤而不會承擔無法挽回的后果,在大學里你可以做人生的實驗,最終弄清楚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適合什么、擅長什么、能干什么。
我是一位文科生,可能做實驗是比較少,但是還是讓我們回顧一下做實驗的過程:我們要根據要求提出理論上的假設——接下來動手實驗——再者我們要驗證實驗結果與假設的差距——最后我們要總結經驗成為知識。大學生活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大一剛來,我們就要根據自身條件提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想要什么?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適合什么?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接著我們要實際行動去做實踐:有的朋友可能會多做與學術類相關的課題,有的朋友可能要做一些適合的項目——此后我們要開始對我們的相關行為做調整不斷的進行修改指正,這一年后我們又到了大二了——最后我們就要進入總結時期了,大二了該為進行人生選擇了,也了解自己了,也知道自己的人生價值了,開始集中鍛煉自己的核心價值了。
這就是大學。
正是這樣一個個主動的過程,才最后決定了四年前相差不大的同一批人,一起進入同一個校園,聽同樣的教授的同樣的課,四年后卻有著大不相同的未來。區別的關鍵正是,有的人在四年里勤奮地做著各種各樣的實驗,總結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實證了各種各樣的假設。而有的人,卻連一次實驗也沒有做過。人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的人生就像是做出租車,在我們做車之前,我們一定要想好自己去哪里,到哪里下車,這些問題我們都有了后,我們才會開始招手打車,告訴司機,我們到哪里。我們也不會看到有朋友會是這樣:司機問我們到哪里,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相信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坐車的目的。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除了操作上的努力,更關鍵也更具決定性的因素是——你提出的假設是什么。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回顧過去二十多年里最成功的大學生的形象的變遷:80年代最“酷”的大學生,要會寫詩、會彈吉他、喜歡把尼采和弗洛伊德掛在嘴邊、喜歡在學校邊上臟兮兮的小酒館里縱橫捭闔地談論中國的外交和內政大事;90年代最“酷”的大學生,是網蟲、努力地考托考G、聽格萊美、喜歡在麥當勞或是肯德基里會餐、一塊兒閑聊申請美國學校和簽證的種種傳說;千禧年之后最“酷”的大學生,他們熱衷于各種NGO(非政府組織)的組織和活動、議論New York Times網絡版上關于中國經濟的評論文章、在“雕刻時光”或“星巴克”里計劃下次境外背包游的路線、在心里清楚地比較哪個咨詢公司或者投資銀行提供的海外培訓計劃更加誘人。
你會發現他們在做非常不同的事情,或者說,非常不同的實驗。而這一切的不同與時代有關,與環境有關,更多的我覺得與他們自己能夠提出的假設有關。提出的假設不同,幾乎決定了發展與努力的層次不同,也必然決定了最終獲得的知識與成就不同。
李營老師,自己早有打算。他就已經在心里下定決心考研或或者說走讀書多的這條路子,現在李營老師已經順著自己的假設到實踐再到結果,不然,也不會出現一個知識淵博,溫文爾雅的李營老師了,我們可以看得到,李營老師的人生道路現在已經走上正規了,同時,我們也相信將來的李營也會飛黃騰達,人生步步高,人生路路通。在我們的學校里,我們有一部分同學走的是這樣的人生道路,選擇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怎么樣的假設,怎么樣的決定就會有怎么樣的結果。我們再看徐興,如今也開始進入了北京艾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始自己的人生打拼了,我相信他的選擇沒錯,這就是屬于他自己做的決定,自己的選擇,徐興也不會后悔,也相信他將來一定能夠在這條道路上一路高飛,最終攀登高峰。
像剛才我們以上所述的,他們兩個就是經歷過一個很長的人力資本的積累過程,其實這種過程簡單說就是與其他的資本積累一樣,需要正確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向,合理投入時間、資源、勞動,通過整合、調整、優化來形成良好的資本結構,最后達到資本的增值。在這個過程中,投資人、資本的所有者、資本的受益者都是你自己,因此你理所當然要負起更大的責任,去考察市場、分析自身的資本狀況、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計劃。
大學已經越來越趨向自助式教育(self-education awareness): 必修課程的減少、選修課程的增加、入學時專業方向的淡化與靈活、課堂教育外非正式教育機會的增加(社團、交流活動、暑期實習、學生助理職位的增加等等),這一切使得大學的教育體制越來越趨向于一個超級市場,學生進入市場,選擇你感興趣的東西投入時間和精力,最后你會發現,你把時間投資在不同的領域,最后會在你離開校園后決定你的投資回報——就業市場和你的職業發展早晚會給你一個公平的答案。李營老師和徐興就是給我們的答案。
什么是大學生精神?我想,應該是一種總想改變自己的心態,是一種總想嘗試新事物的心態,是一種如同畫家面對白紙、雕刻家面對璞玉那樣來面對自己的心態,是一種在實驗室里把所有的試劑互相調配的心態,是一種什么時候都還覺得有機會、有時間、有可能創造奇跡的心態,是一種總想試試看自己最多能夠做好多少事情的好奇心,是一種給自己定下完美的目標并向這個目標努力的過程——結果并不重要,但是這個過程,已經足夠完美。是一種變態的精神,我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里總會發出笑聲,大學精神怎么是變態?我想那可能是你想歪了,我們就要這種執著的變態精神,大家說,我們的人生態度要不要改變的好一點,我們的行為習慣要不要改變的更好一點,我們就要在不變中改變,在變中堅持自己的真理,這就是我們想要的變態,你現在是不是不笑了,如果你可以的話,對自己大聲說:我要每天變態!永葆這種大學精神,讓自己每天都進步。
什么是完美大學必修課?
完美的大學教育,就是你自己努力教育自己。一千個觀眾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一千個有真正大學生精神的人,會為自己量身定做出一千種完美的大學教育。
而我能夠與你分享的是:
要訓練出強健的體魄,培養熱愛運動的精神。當你在奔跑時,你會感覺到原始祖先為我們留下來的直覺和本能永遠是我們繼續進化的基礎。
要永遠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對這個世界,我們知道得太少,我們花在思考與閱讀上的時間命中注定永遠也比不上我們花在睡眠與娛樂上的時間,因此請格外珍惜你的好奇心,它是驅動你大腦進化的原動力。
要平衡自己的左腦與右腦——科學與藝術、理性與情感、創造與欣賞,文字與圖像,視覺與聲音。平衡才能給你帶來更豐富的人生體驗。
要盡可能地去了解并貢獻你所在的社群,并把這種融入群體的天性當作你的使命。一個能夠在環境中健康發展的物種,從細胞到植物到動物到人類,一定是對自己所在的環境有貢獻的物種。無論你是身在你的宿舍、你的班級、你的城市、你的家,都請了解它們,并問問自己,你能為它們做出什么樣的貢獻。要相信,你的努力通過一個復雜的反饋機制,一定會改變到你自己。
說到這里,我相信正在讀此文的大學生朋友們都會開始想自己的人生目標了,想自己的人生規劃了,想自己的大學職業生涯規劃了,也對大學的定義和大學精神有了了解,同時我們也要開始著手行動了,根據自己的人生價值,根據自己的性格,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根據大學本身,我們要開始馬上行動了。作為,若您是大一新生的朋友,那我建議您,列出自己的假設:在大學四年,我到底想要什么?我需要什么?我適合什么?我擅長什么?我的價值在哪里?我的終極目標是什么?
第一,我們要學習一種學習能力
第二,我們要學習到一種思維方式
第三,我們要學習到如何整合資源
第四,基礎知識,但這些都在變化
第五,我們要學習綜合能力
第六,我們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
如何過好一個完美的大學生活?
完美的大學生活應該是怎么樣的?這個問題相信每個大學生朋友都會考慮的。我們現在在上學,外面的朋友親戚都很羨慕:大學的生活應該是很美好的吧!大學里的人生應該很精彩吧!大學里就是好啊!我每當回家后碰到我的親戚們,他們都會有這種感嘆和問題。舉個例子:我們學院有一位朋友和我是一級的,有一次他和幾個大老總有機會聊天,那幾位大老總都是沒有什么文化的老總(沒有文化我指的是沒有怎么上過學的人),他們一起飲酒暢談,其間,問我的那位同學很多方面的問題,關于中國現代經濟政策?中國現在及將來形式走向問題?全球趨勢?現在很熱門的金融危機等問題?我叫同學為老陳,老陳就高談闊論了一番之后,那幾位老總都感慨了一句:可惜啊,當年沒有機會上大學,現在想來上大學是很精彩很美好的事情啊!話說道這里,我們再想想,他們為什么羨慕大學生活?他們為什么向往大學生活,看來經歷過大學的朋友確實存在很多不一樣的,胸懷不一樣,心境不一樣,生命體驗不一樣。
ok,我們繼續探討完美的大學生活是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