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法簡介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流程
1、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正確客觀的審視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應該干什么、在眾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么等問題。
2、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斗才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在做確立目標時應充分說明各目標的內容,才能展現職業規劃的具體詳細。
3、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了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了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4、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為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
如何進行
第一步,客觀的認識自我、準確職業定位(自我認知)
第二步,評估就業機會、知己知彼(職業認知)
第三步,擇優選擇職業目標和路徑(確定目標和路徑)
二、規劃職業方向
國內深造
繼續在學業上深造,可以提高自身的學歷層次,增強下一步就業的競爭能力,拓展職業發展空間。但是,也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繼續深造是需要付出更多代價的,需要有勤奮耐勞、刻苦鉆研、不畏艱險的精神和毅力,需要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而且畢業時間同樣要面對就業壓力。所以,選擇國內繼續深造,面對日益升溫的考研熱潮,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綜合自己的優勢,充分評估自己的實力。如果自己確實沒有繼續深造的競爭優勢和實力,千萬不要盲目加入考研一族,錯過現有的就業機會;更不要因為害怕面對今天的就業壓力,而推動參與的勇氣,讓就業機會從自己的身邊溜走。
留學深造
去國外留學深造,既長見識,又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智商和情商,的確是一條不錯的職業人生路。不過“條條大路通羅馬”,選擇這條路,首先還是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畢竟出國留學要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除受到經濟條件、外語水平等客觀的限制外,需要你有更大的心理承受力,這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選擇。事實上,出國留學并不難,難的是你是否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行程進行了有效的規劃。從最近幾年出國留學歸來的人員的發展情況看,并非所有的海歸人員都能在國內一展身手,有些人雖然有了海外留學的背景,卻在國內一事無成,不但沒有體現出一個海歸人員應有的價值,反而還不如沒有出過國的大學畢業生有作為。所以,出國留學僅僅只是你選擇職業生涯發展的一種路徑,是職業開始的第一步,關鍵在于你要有明晰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通過這一步怎樣成就你未來的職業發展。
自謀職業
隨著就業壓力不斷增大,高校應屆畢業生更愿意畢業后自謀職業,直接參加工作。如北京市人事局畢業生就業網對2006 屆應屆大學畢業生的網上隨機調查顯示:選擇畢業后參加工作的占67.05%,考研或繼續上學的占15.65%,出國留學的占5.33%,順其自然、過段時間再考慮的占11.96%。可見,畢業后自謀職業,直接開始工作,是大學生實現初次就業的主要選擇路徑。如果你的職業規劃也是從這一路徑開始,那么你就要提前做好求職的充分準備,將自己的擇業與社會需要、個人優勢、自我成長、社會就業形勢、未來目標等緊密結合,明確自己的起點,準確選擇好求職的行業、地區和層次,注重與自己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相匹配,做好求職的心理準備,有針對性地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招聘會,抓住機會及時就業。
自主創業
在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路中,自主創業正在悄然興起,成為一條引人注目的就業之路。前不久,某學院正在舉行一場畢業生招聘會,會上出了一件新鮮事:該校即將畢業的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大四學生張飛(化名)作為招聘企業的負責人,在展臺前“面試”起了自己的同學。一直都是網絡愛好者的張飛在朋友的資助下,注冊了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自己擔任總經理。他為自己的同學提供了網頁設計師、客服代表等五個工作崗位。像張飛一樣,如今自主創業已經成為許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不僅解決了自身的就業問題,而且還能為他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已經成為國家和地方各部門重視和鼓勵的一種重要就業路徑。國家和各相關部門不僅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政策,而且頻繁舉行全國性或地區性大學生創業大賽,建立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打開了方便之門。
靈活就業
靈活就業(或稱彈性就業和非正規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地等方面有別于傳統的標準全日制就業形式的各種就業形式的總稱。大學生最具體表性的靈活不業形式是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的縮寫,特指那些在家辦公的自由職業者)。選擇這種靈活就業方式的大學生人數正在逐漸增加,并越來越受到青睞。[2]
關鍵一步
職業定位,邁出關鍵一步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針對個人職業選擇的主觀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和測定,確定個人的奮斗目標并努力實現這一目標。換句話說,職業生涯規劃要求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選擇最適合自己能力的事業。職業定位是決定職業生涯成敗的最關鍵的一步,同時也是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
三、影響因素
外部因素
職業生涯就是指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與工作相關的一系列活動、行為、態度、價值觀、愿望等的有機整體。那么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呢?嚴裕民向大學生建議首先要考慮好如下4個問題:
第一,冷門還是熱門。熱門職業一般薪酬高,“但我們決不能以此定職業。”嚴裕民強調:“必須分析自己的能力所長,對已經表露出來的職業興趣和職業特長要特別珍惜,盡量尋找符合自己特長的職業。”即使一時無法就職自己喜歡的職業,也沒有關系,可以在以后工作中逐步調整。
第二,穩定還是不穩定。中國有句老古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很紅火熱門的職業,如今未必吃香。但是職業穩定的概念卻是相對的,計劃經濟時,所有職業都是穩定的,即使是公務員,也有淘汰機制。“所謂的不穩定,不是職業的不穩定,而是企業、單位的不穩定。作為社會分工的各種職業,在社會上永遠都是需要的。”
第三,大公司還是小企業。大公司優點很多,比如有良好的福利、晉升、培訓體系,大公司的經歷為以后求職帶來便利。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大企業人才濟濟和分工過細、過明確,長處就不易被發現,其他能力可能很難得到鍛煉。
相對于大公司,在小公司工作,可能身兼數職,更能展示你的才能,職業發展空間可能會更廣闊。
第四,大都市還是小城鎮。人才結構呈金字塔形,高端人才少;人才分布呈山地型,有的地方人才多,是高地,有的地方人才少,是平地。
自身因素
當然除了那些外部因素,還得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考慮,才能更好地為今后尋求適合職業定位。以下是兩種是比較有效地了解自己的方法:
第一,W分析法:(1)Who am I?(我是誰?):面對自己,真實地寫出每一個想到地答案,并按重要性排序,比如自己的專業、家庭情況、年齡、性別、性格、動手能力、思考能力等等。(2)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可以從小時候會議,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寫下來。(3)What can I do?(我會做什么?):可以把自己有能力做的,還有通過潛能開發能夠做的事寫下來。(4)What does the situational low me to do?(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做什么?):將自己所處的家庭、單位、學校、社會關系等各種環境因素考慮進去。(5)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我的職業與生活規劃是什么?)
第二,SWOT分析法:SWOT是“優勢、劣勢、機遇、威脅”4個英文的第一個字母的組合。優勢:學了什么、做過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忍耐力如何;劣勢:性格弱點、經驗或經歷中欠缺什么、最失敗是什么;機遇:就業形式、各種職業發展空間、社會最急需的職業;威脅(挑戰):專業過時、同學競爭、薪酬過低。
“通過上述方法,仔細分析就業形式與自己能力的匹配情況,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嚴裕民還告誡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們及時調整就業思路。“還有無論學什么專業,必須具備除了專業、外語、計算機以外的有關企業管理(如文件運轉、公文起草等)、溝通、演講、組織等能力。”
四、注意事項
1、 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系;
2、 比較鑒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
3、 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個人性格,尋求合適的職業;
4、 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
5、 實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為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職業目標只能是一種夢想。要制定周詳的行動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實這一行動方案。
6、 評估與反饋
整個職業生涯規劃要在實施中去檢驗,看效果如何,及時診斷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個規劃流程中正確的自我評價是最為基礎、最的環節,這一環做不好或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整個職業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問題。
五、思考
用五個問題歸零思考:
1、我是誰?
2、我想做什么?
3、 我一定做什么?
4、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做什么?
5、我的職業與生活規劃是什么?
對于第一個問題“我是誰?”回答的要點是:面對自己,真實地寫出每一個想到的答案;寫完了再想想有沒遺漏,認為確實沒有了, 按重要性進行排序。
對于第二個問題“我想干什么?”可將思緒回溯到孩童時代,從人生初次萌生第一個想干什么的念頭開始,然后隨年齡的增長,規劃未來想要干的事,并一一地記錄下來,寫完后再想想有無遺漏,確實沒有了,就進行認真的排序。
對于第三個問題“我能干什么?”則把確實證明的能力和自認為還可以開發出來的潛能都一一列出來,認為沒有遺漏了,就進行認真的排序。
第四個問題“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干什么?”的回答則要稍做分析:環境,有本單位、本市、本省、本國和其他國家。從小到大,只要認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環境,都應在考慮范疇之內。在這些環境中,認真想想自己可能獲得什么支持和允許,搞明白后一一寫下來,再以重要性排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