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加工資方案即將啟動
最近一段時間,公務員該不該加工資的爭執再次成為網絡熱議。現狀是,輿論再糾結公務員該不該加工資已意思不大,真正的懸念是何時給公務員加工資?人均漲幅達到多少?尤其是基礎工資部分能夠上調多少?2006年頒行的公務員工資級別對照表以及職位、職務分類是否做出大幅度變更?
筆者的看法是,給公務員加工資很可能就在最近,具體時間有可能趕在年關之前,也有可能在明年開春。
進入新世紀后,國家先后給公務員加過兩次工資。前一次是2002年,由朱镕基內閣趕在政府換屆前實施;后一次是2006年夏,由溫家寶內閣趕在換屆前實施。從2006年到如今已達8年,別的不說,僅從物價實際漲幅這一角度作考量,適度給公務員加工資應該并不過分。問題在于一系列外部因素及各項配套條件遲遲難以到位,令中央一時半會兒下不了動手決心。
給公務員加工資所要具備的“外部因素”和“配套條件”很多,不妨將其視為“軟件”和“硬件”兩大部分。經幾年持續努力,尤其發起的一系列正風肅紀行動已初建成效,促成了給公務員加工資的條件漸趨成熟。而本周二中辦廳印發的《關于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指導意見》,則明確把“適當提高基層干部待遇”寫進了黨內文件。這就意味著,近期為公務員加工資已鐵板釘釘。
輿論大環境改善是給公務員加工資最必需的“軟件”。其一,大體從兩年前開始,《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要央媒,開始不定時為公務員加工資“造勢”,盡管每次“造勢”皆引發輿論爭議,但“造勢”次數多了,眾網民開始產生“話題疲勞”,爭議的“分貝”漸趨降低。其二,拿去年啟動歷時一年有余的全國縣以上黨政機關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上世紀末江澤民啟動的性質相似的“三講”教育,以及2005年胡錦濤主導的“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實際效果相比較,雖說前者遠談不上較徹底解決了公務員工作作風問題,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取得的諸多實效,的確出乎前此輿論的普遍預料,令公務員隊伍整體形象“止跌回升”,雖說“由壞趨好”的勢頭能否鞏固仍有待觀察,但確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燃起了人們的希望,客觀上減少了給公務員加工資面臨的輿論不認可壓力。
正風肅紀成效是給公務員加工資最必需的“硬件”。通過貫徹“八項規定”,打老虎捉蒼蠅,管“大頭”、管“小頭”、管嘴、管車輪、管出國,治理小金庫,壓縮制度外高福利,遏制補貼濫殤,減審批、削許可,算“舊賬”、“巡視高壓”等一系列硬舉措,亂伸手的領導干部包括基層公務員已有所收斂,在一定程度上緩釋了百姓與公務員群體的對立情緒,給公務員加工資的外部條件進一步成熟。
職業所致,筆者接觸的各類公務員在同齡人中不算少,如果只看工資單上且沒有別的“外快”進賬,平心而論,筆者認為他們的工資是偏低的。筆者還記得,俞正聲在上海當書記時曾到交大給全校3000余學生黨員上黨課,有學生問俞“你拿多少工資”,俞答“每月1.1萬元左右,韓正市長每月拿得比我多些,但差別也不大”。前兩天觀察者網上有篇“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的文章披露,大大每月工資也就萬把塊錢。綜合著說,小到基層公務員大到*,大小公務員若只拿工資單上的,工資的確都屬偏低的。
但話又得說回來,先遑論那些明火執杖受賄撈錢的大小貪官對民眾的強烈刺激,一味強調基層公務員比中高層機關公務員工資更低倒也不完全盡然。同樣是基層公務員,在城市社區的街道工作,就比街道頂頭上司區政府機關內部同職級公務員拿的多得多;街道派出所的普通警員就比區公安分局機關內的一般警員拿的多;同為市區機關內部,管錢、管物、管批文、管許可的綜合部門內的一般公務員,實際所得往往比不管錢、不管物、不管批文、不管許可的單一部門的局級公務員拿的多。這種不正常甚至畸形的分配生態長期存在----據筆者所知,就是在正風肅紀利劍高懸的當下也遠遠談不上已有所改變。
機關內部,機關與機關之間,滋生畸型分配生態的土壤(錢與實物):大體包括小金庫資金、截留的罰沒款、行政事業性亂收費、轄地企業節慶慰問金、企業贊助、共創共建的企業出資、審批、許可、核準收費改由社會“紅頂中介”收取后后者給前者的上貢等等。眼下,由于利劍高懸,小金庫、罰沒款、行政事業性亂收費已大為收斂。企業節慶慰問金、企業贊助、共創共建的企業出資等依然暗流涌動。“紅頂中介”的上貢則已成審改推進中新滋生的毒瘤,大有擴展仿效之勢,以至于已引起李克強總理的關注……
綜合梳理上述現狀,筆者以為,適當給公務員群體增加工資是可行而必要的。前提是大大方方開前門,認認真真封死后門和偏門歪門。經過前期輿論準備、“軟硬件”構建、正風肅紀等一系列鋪墊,對網絡上那些堅決反對給公務員加工資的極端言論,黨執政當局可以不予理睬。但加完工資后,公務員工作作風務必繼續改善,尤其是除了法定工資外的其它“非法工資”務必堅決堵死。否則,下一回再給公務員加工資時,面臨的輿論壓力和社會阻力會更難應對。不知如此樸素的民愿能否實現,就看大大下一步怎么抓了。
拓展
公務員工資:
公務員工資改革一直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以及在職公務員比較關心的問題,公務員工資改革絕不是單純漲工資,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在統籌安排整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好相關配套改革的過程中相應推進,公務員漲工資引發中國社會大變革。
“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國家實行工資調查制度,定期進行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的調查比較,并將工資調查比較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
實際上,在表決前的草案中,還有一句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與企業相當人員的工資水平基本平衡”。因為許多代表提出,公務員的層級比較多,企業人員的層級比較少;企業有效益好的,也有效益差的,收入差距很大,公務員的工資與企業人員的工資很難做到基本平衡。因此,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建議刪去了上述語句。
最終,確定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就剩下“工資調查制度”。法律于2006年規定的這項制度,至今還沒有在國內真正實現,因此現行公務員工資水平實際上缺乏一個法定的、明確的標準。
尤其,法律在公務員工資水平與“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之間的相對關系上用語模糊,既未說高于,也未說低于,還刪去了近似“等于”的用語。在這個問題上的民間意見也相當不統一:有認為公務員工資應當基本等同于社會平均工資的,有認為應該略高于的,還有認為不應超過這個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