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們集體吐槽”是矯情還是無奈?
10月24日18時,國家公務員[微博]考試報名結束,每年這個時候,國考總會成為媒體和輿論關注的焦點。近日,《現代快報》一則關于國考報道中的一句話引發了輿論熱議“江蘇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認為,現在干哪一行不需要加班、不需要出差呢,為什么放在公務員身上,就是苦了呢。”這句話被網站編輯們做成標題,甚至一度推上了鳳凰、騰訊等門戶網站的首屏位置。這位官員如是說道:“在我們看來,公務員就是一份普通職業,是一個服務性的職業,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應回歸服務本位。如果是為了權和錢,進入這個系統之后你會非常失望。”微博平臺上,@人民日報、@央廣網、@頭條新聞等媒體微博均推薦了該文章,引來網友對“公務員吐槽”的新一輪關注。
盤點那些年公務員們的吐槽
1、同一辦公室,“三個閑成豬,兩個累成狗”
“同在一個辦公室,新來的年輕人通常擔負了大部分的工作,而一些年長的同事則悠閑地喝茶、上網。同一個辦公室里,‘三個閑成豬,兩個累成狗’,是不少地方和部門冗員充斥的生動寫照。”
2、現在過年“自己買水果”、臺歷掛歷掏錢買
“往年塞得滿滿的儲藏間空了,今年吃個水果都要自己掏錢買,孩子都說好玩意兒少了”……今年春節,在中央八項規定下,一些公務員的“額外福利”沒了,著實體會了一把“過裸年”的感覺。
家在農村的蘭州市干部劉某想帶幾本掛歷、臺歷回老家,最終自己花錢買了兩本。他說,往年單位發的和朋友送的掛歷、臺歷、春聯多得沒處放,今年卻只能自己掏錢買。
3、“春節活動沒有了,購物卡也不發了”
“以前單位會組織搞春節晚會、游園活動,然后進行抽獎,一等獎會有數碼相機等價值2000元左右的獎品,今年春節這些活動都沒有了。”一位省直機關李姓干部說。某廳局一位處級干部說,以前過年,單位都會發幾百元不等的購物卡,更早的時候還會發一些年貨。今年則什么都沒發。
4、工資低,“在北京只夠群租”
“公務員的福利沒有外面想象的多,陽光工資,科員3000元左右,在北京只夠群租。‘老人’還能趕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車,但我們這些‘新人’什么都沒有。說是養老和醫療有區別,但我們目前用不上,而且等我們退休時,看大趨勢也許早就并軌了。”一名在北京市房山區工作的地方公務員吐槽,“同學聚會,最怕曬工資,我說我一個月只有3000多元,大家會嘲笑,說誰信啊。很多同學在企業,現在月薪都萬元起步了。”
而最能體現公務員吐槽“精髓”的,莫過于這樣一個段子:“如果你有朋友是公務員,辦公室只有不到6平米,結婚請客要向組織報告,常年免費加班,休不了公休假,想跳槽卻只有編公文的技術,年終獎又因為八項規定沒了,過年可能存在實際困難,吃飯聚餐就不要和他AA制了,你請他吧。有時間多陪陪他,約他聊天,和他shopping時你來買買單都是不錯的選擇。理解他、包容他,千萬不要當著他的面提升職、工資、獎金、福利、待遇、旅游等敏感詞語。若最近他想去樓頂、河邊、大橋上、站臺等地方,請緊密陪伴。因為生命來之不易,生活需要互相扶持!”
網友反駁:你有福利、你有權利……
越來越多的公務員訴苦并不能被網友接受理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引來了些反感。“這只是一小部分吧”“你們有灰色收入、有各種福利”……”“要干就好好干,不干就辭職,下面想上位的人還多得很呢!”公務員漲薪論和公務員吐槽遭遇了民意的強力狙擊,在中國青年報輿情監測室曾做過的抽樣2000條網民發言顯示,反對公務員漲薪的意見超過半數,占據62.3%,更有網友建議裁減公務員。不少網友對公務員群體存在“福利優厚”“貪污受賄”等刻板印象,甚至認為這些吐槽和哭窮,都是為了“掩人耳目”和漲工資。
“你們福利好”
“工資是不高,但是各種補貼、獎金不少。”據媒體報道,一些補貼巧立名目——某機關單位僅通訊費就設置了“住宅公務電話包干費”“無線通訊工具補貼”“通訊補貼”“特殊通訊費”四個補貼項目——只是埋怨工資不高,閉口不談津補貼,難免遭輿論質疑。
“很多公務員享受公費醫療,不繳納養老保險退休金反而很高。”這些也是公務員一‘哭窮’就被‘吐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除了不規范的津補貼,也有媒體曾報道,公務員衣食住行都不用花錢,“連衛生巾都發”,收入即便中等日子照樣很滋潤。
“你們有權利”
“農民工討薪被各部門推來推去,小伙子辦個護照遭遇百般刁難,城管打小販花樣迭出……”《中國青年報》報道,一些擁有審批權、執法權等權利的部門,由于一些不作為和亂作為的做法,使公眾對此有不少意見。全國人大[微博]代表長朱正栩表示:“這樣那樣的‘特權’是造成公務員群體與其他群體產生隔閡的深層次原因之一。”有觀點認為:“公務員拿著國家的工資,就要為人民群眾辦事,哭窮不被吐槽才怪呢!”尤其是在網絡發達的時代,這些影響公務員形象的做法被傳播后,更是損害了政府公信力。
“灰色收入、腐敗嚴重”
雖說吐槽的都是基層公務員,但不少網友將公務員等同于當官的,“蒼蠅”“老虎”們落馬的消息不時傳出,更是讓一些網友加深了“公務員好撈錢”的想法。
點評:
對于江蘇人社廳這位官員的說法,《中國青年報》的評論卻表達了不同的觀點:“造成公務員普遍加班的原因,除了少數正常的、不得不加的班之外,一是政府的手閑不住,管了太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二是人力資源配置不科學、不合理,有的人閑死,有的人忙死;三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不得不隨著領導折騰,不得不忙于應酬交際;四是少數公務員的工作能力確實不夠、工作效率低下。對務員叫苦加班,作為主管部門的人社廳,就不應該鼓勵加班文化,而應該正視問題的存在與嚴重性,理解基層公務員的叫苦;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深入基層調研,找出導致公務員加班的原因,對癥下藥。即使面對工作性質、緊急情況、人手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公務員不得不加班情況,也應該通過科學的調度,把加班和調休、補休或者補償有效結合起來。”公務員回歸正常職業的一個標志,就是他們也可以發出正常職業工作者的基本訴求。因此,“哪行不加班,為何放在公務員身上就是苦了”的說法,并不妥當。
也有網友認為,公務員是否叫苦,不該由省人社廳負責人來評判。一方面,省人社廳高居基層之上,不能切實理解基層部門的苦衷,對加班工資的追求也不如其他基層人員;另外,加班對于每個職業來講都屬于超負荷勞動,理應獲得該有的待遇,不能拿“服務”來搪塞。評論員張述就認為:“公務員加班苦不苦,不應該只有領導說了算。”更有網友進一步認為,公務員加班苦不苦,應該由群眾說了算。@王鳴鏑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苦與不苦,只有群眾最清楚。而身為公務員,要想獲得群眾的理解與尊重,唯有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才能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用‘奉獻指數’才能換來群眾的‘滿意指數’。”
每次面對公務員們的吐槽,都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聲音:一方認為,各種福利和隱性收入,沒有必要給公務員們“錦上添花”。八項規定的出臺和反“四風”的開展,公務員亂發津補貼的現象得到規范,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等“隱性福利”很大程度上的得到遏制。“由此看來,部分公務員被破除‘隱性福利’后才知道自己收入不高,引來網友‘吐槽’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則認為,身處基層的公務員,工作條件艱苦,待遇低得“難以啟齒”,至于外界猜測的灰色收入,“這個真沒有”。公務員的“吐槽”再被網友們“吐槽”,輿論熱度總是高居不下,不過輿論不因緊盯著公務員的工資和吐槽,更因期待公務員回歸“在其位、謀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