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公車,公務出行怎么辦?《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鼓勵公務出行利用公共交通服務。”
“坐公交車是不錯的選擇,費用低,交通便捷。”縣教委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說。
平時出門開會,縣人社局辦公室負責人陳向多數選擇坐公交車,偶爾趕時間也坐出租車,出差到外地則坐班車,現在有了公車補貼,他認為選擇公共交通最合適。
“領導干部上班走路是常事,主要是走路低碳環保還能鍛煉身體。”細心的市民張小平說,他經常看到一些領導,甚至是縣領導走路上班。
一位愛好健身的公務員建議,大家出行可以遵循“3510”原則,即3公里內走路,5公里內坐公交車,10公里以上可以自己開車或坐班車。
《意見》要求,加強定向化保障車輛管理,各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嚴格核定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的編制和標準,車輛配備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
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實行集中管理,逐步探索社會化監督的有效形式和具體辦法。
縣機關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地方取消專車后,如果不能組建小型車隊保證主要領導用車,可以使用租賃公司的車,保證主要領導用車。
“領導到基層調研,一輛中巴車集中前往完全可以,現在一些調研本來就是如此安排的。”縣機關事業局一位干部說。
“如果人數少,領導干部與老百姓一樣自己開車、坐公交車甚至騎自行車出行,更能聽到群眾呼聲,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縣農委一位中層干部說。
“其實,有了車補,公務出行完全可以用私車,人多了可以打‘組合’,那樣更方便快捷。”縣婦聯一位干部說。
公務出行將逐漸從“公車私用”演變成“私車公用”,這是一種保障公務出行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種更為便捷的出行方式。
“我們單位的車都是執法用車,一般不存在私用。現在公車改革政策出臺,車身上噴有‘安全監察’幾個大字,誰敢私用?”金雞鎮一司法人員說,除了公務事兒外,他們平時都是駕駛自己的車,有時候他們也開著自己的車去辦除執法之外的公事。
“很多民眾根本不知道哪些車是公車,哪些是私車,更不知道公車是否私用了,甚至有時把領導的私車也說成公車。”縣城鄉建委公務員張某說,現在公車改革,執法車有統一標識,領導干部也沒有公車,老百姓也不會誤解了。
“公車改革后,‘私車公用’可能是一個普遍現象。”縣農委王某認為,以后各機關單位的停車區可能會出現更多私家小轎車、電動車、自行車、摩托車等。
新聞鏈接:
車改試行區,公務用車如何保障?
為了保障政府部門正常公務用車的需要,杭州市設立了公車服務中心,公務員借用公車與坐出租車一樣,有償計價使用,計價方式完全市場化。公車服務中心有專職駕駛員61人,為車改單位提供出車服務1.5萬臺次,安全里程200余萬公里。
杭州有關部門對車改前后財務開支進行比較發現,第一批車改單位公車開支比車改前下降32%,第二批車改單位下降30%,兩年節約公務交通費用總計344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