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新疆農業大學招生網和浙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浙江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9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6078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新疆農業大學,不過每年新疆農業大學在浙江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新疆農業大學
1、浙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5836名;
2、浙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5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763名;
3、浙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5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093名;
4、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025名;
6、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新疆農業大學的綜合最低分需要4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789名;
二、新疆農業大學在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新疆農業大學在浙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18 | 145836 | 省政府 |
2、2021年新疆農業大學在浙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19 | 133763 | 省政府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573 | 71093 | 省政府 |
3、2020年新疆農業大學在浙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 | - | 省政府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495 | 160025 | 省政府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3段 | 494 | 160789 | 省政府 |
學院和大學該怎么選
可能很多學生在報考的時候,都會想選擇大學,但是綜合性大學里的所有專業未必適合你,每年都有不少學生填了服從調劑,結果到學校報道的時候卻發現被調劑的專業是非常不適合自己,這時候只能退學,或者是硬著頭皮讀下去。
如果是同樣的分數,可能就會在“學院”,讀一個非常好的專業,這樣一來,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也會更加的順利,接收知識更快,因此,學生們在面臨大學或學院的選擇的時候,應該結合自身情況考慮。
只要學生們好好學習,無論是大學還是學業,都可以給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筆者認為,學生們只需要好好學習本專業。將來在就業時,也很容易找到順心的工作。
總而言之,國內大學和學院的差別只是體現在校園面積、師資力量、以及生源上面。這并不妨礙學生們在大學期間完善自我,提升個人能力,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收獲。
高考志愿填報寫錯了怎么辦
考生因誤操作造成“最終確認保存”,申請取消確認,須持準考證、身份證等身份證件到縣(市、區)招考辦辦理“取消確認”。各縣(市、區)招考辦須做好相應記錄,留存備查。“取消確認”只能在志愿填報結束一天前進行。
考生忘記了密碼,須持準考證、身份證等身份證件到縣(市、區)招考辦辦理重置密碼。辦理結束后,請考生當場確認重置密碼是否成功并設置新密碼。各縣(市、區)招考辦須做好相應記錄,留存備查。
三、新疆農業大學學校介紹
座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雅瑪里克山腳下,鞏寧古城遺址上的新疆農業大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建設的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和特色的大學。現任黨委書記謝樹青教授,校長蔣平安教授。 學校前身為八一農學院,是經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同意,由王震將軍于1952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步兵學校的基礎上創建的,學校隸屬于新疆軍區,是新中國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58年劃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更名為新疆八一農學院。1995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新疆農業大學。2006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學校現有老滿城校區、亞心校區、陸港校區、天格爾校區等四個校區,謝家溝草地試驗站、呼圖壁牧草試驗示范站等7個校屬實習基地和152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積約1500畝,校園綠草如茵,鋪青疊翠,環境優美,是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全國文明校園、首批自治區綠色大學。 建校初期,王震將軍結合新疆農牧業生產和辦學實際,確立了“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結合生產”的辦學方針,建校69年以來,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堅持“屯墾戍邊辦大學、穩疆興疆育人才”的辦學宗旨,恪守“明德篤志、勵學競業”的校訓,秉承“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農大精神,形成了幼兒園、小學、中學、本、碩、博為一體的全學段人才培養體系,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特色辦學之路,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現有24個學院,1個教學部。7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1個本科專業,分布在農、理、工、經、管、文、法等7個學科門類中。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現有5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門自治區級一流課程,3門國家級一流課程。圍繞現代農牧業、特色林果業、區域發展等領域建有國家、部委重點學科(含培育)4個,自治區級高峰、高原學科7個,擁有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現代奶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草地資源與生態實驗室、新疆果品加工與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16個。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1622人,專任教師998人,其中教授139人,副教授365人,有博士學位的382人。學校擁有全國先進工作者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獲自治區人民政府特貼專家4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師1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3名,農業農村部崗位科學家2名,“自治區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天山領軍人才5名,天山英才40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34897人,建校至今,新疆農業大學為社會培養了近20萬名各類人才,畢業生們遍布祖國各地,天山南北,他們不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為國家的和諧穩定、繁榮昌盛和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學校緊緊圍繞服務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自身農業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釋放創新驅動效能。培育的“新疆細毛羊”成為天山南北牧民增收致富的源泉;“紅優二號西瓜新品種”成為全疆瓜類主栽品種,享譽全國;“漏斗式全沙排沙技術”成功解決水利工程排沙難的世界性難題;“棉花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開發與示范”,創造了單產、總產、面積,高等級優質棉、病蟲防治、肥料利用率、節水等7個全國第一,為世界棉花形勢看中國,中國棉花形勢看新疆做出了卓著功勛。 “十三五”期間,學校承擔縱向科研項目2018項,馬產業等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近10項,到位經費近5億元。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48項(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4項)。登記科技成果36項,審定新品種20個,授權專利300項(發明專利80項)、軟件著作權260項,認定地方標準36項;累計發表科技論文4693篇,其中高水平論文(SCI/SSCI/EI收錄)520篇。 學校在辦學實踐過程中,始終心系“三農”,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成立“新疆鄉村振興研究院”,積極開展涉農科技研究和科技推廣服務,培育壯大新疆特色優勢產業,將學校人才、科技、學科專業優勢轉化為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探索出“1+4+N”科技服務模式,推進實用農業技術和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一線快速轉化,持續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學校2次獲得自治區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多名教師獲得脫貧攻堅“創新獎”“奮進獎”。 學校始終堅持擴大教育開放,積極拓展國際科技教育合作與交流,加速國際化進程。不斷優化留學生結構,加強涉農等優勢學科學歷生的招生,規范留學生教育管理,不斷提高培養質量,通過教學及豐富的文化活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外學生交流學習,培養知華、友華的國際人才。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巴基斯坦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穩妥推進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學院成為全球100所示范孔子學院之一。成立“新疆-中亞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交流中心”等國際合作平臺。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兄弟院校共同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農業院校聯盟”,有力推動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農業院校高等教育的共同發展。 走進*,新疆農業大學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思想為指導,牢牢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積極踐行胡楊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現代大學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疆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數據更新時間: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