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
1.在商品交換的過程中,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是( )。
A.簡單的價值形式 B.等價形式 C.擴大的價值形式
D.相對價值形式 E.貨幣形式 F.一般價值形式
2.現實生活中,限制利率發揮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
A.利率彈性 B.經濟開放程度 C.授信限額 D.利率管制
3.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的目標是實現( )。
A.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分離 B.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
C.以四大專業銀行為主體 D.多種金融機構并存E.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體
4.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發行國家公債 B.發行國庫券 C.專項債券 D.銀行透支或借款
5.金融市場的自律性管理機構包括( )。
A.中央銀行 B.證券交易所 C.證券行業協會 D.國家專設管理機構
6.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滿足經濟發展過程中的( )。
A.投資需求 B.融資需求 C.儲備需求 D.服務性需求
7.決定貨幣乘數大小的因素有( )。
A.提現率 B.國外凈資產 C.超額準備金率
D.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E.定期與活期存款之間的比率
8.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包括( )。
A.存款負債 B.自有資本 C.附屬資本 D.其他負債
9.選取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基本要求是( )。
A.抗干擾性 B.可測性 C.相關性 D.可控性
10.一國紅十字會向某一發生自然災害國家贈送救濟物資的行為屬于( )。
A.長期資本流動 B.貿易收支 C.轉移收支 D.短期資本流動 E.經常項目
11.我國利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有( )。
A.利潤的平均水平 B.資金的供求狀況 C.物價變動的幅度
D.國際經濟的環境 E.政策性因素
12.信用貨幣的形式主要有( )。
A.商業票據 B.金屬鑄幣 C.銀行券 D.存款貨幣
13.中央銀行以( )方式向商業銀行貸款。
A.貼現 B.抵押貸款 C.再貼現 D.信用貸款E.再貸款
14.外匯包括( )。
A.本幣 B.信用卡 C.外幣 D.外幣支付憑證 E.外幣有價證券
15.結算業務包括( )。
A.承兌業務 B.匯兌業務 C.信用證業務 D.代理業務
16.間接發行的方式包括( )。
A.承銷 B.滯銷 C.代銷 D.包銷
17.商業信用的特點是( )。
A.其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是職能資本家 B.借貸的對象是商業資本
C.信用的規模依存于生產和流通的規模 D.規模巨大,方向不受限制
18.影響我國貨幣需求的因素有()。
A.收入 B.價格 C.利率 D.貨幣流通速度 E.金融資產收益率
19.因金融總量失控出現通貨膨脹、信用危機和金融危機,會對( )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A.生產 B.流通 C.分配 D.消費
20.貨幣政策的三要素是指( )。
A.傳導機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標 D.政策目標
21.當代信用貨幣的構成主要有( )。
A.現鈔 B.信用卡 C.債券 D.活期存款 E.金屬鑄幣 F.股票
22.關于信用對現代經濟作用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
A.信用保證現代化大生產的順利進行 B.信用可自發調節各部門的發展比例
C.信用可以加速資金周轉 D.信用為股份公司建立發展創造了條件
E.信用可能使生產和需求脫節,導致經濟危機
23.根據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比較,實際利率呈現三種情況( )。
A. 名義利率高于通貨膨脹率時,實際利率為正利率
B. 名義利率高于通貨膨脹率時,實際利率為負利率
C. 名義利率等于通貨膨脹率時,實際利率為零
D. 名義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時,實際利率為正利率
E. 名義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時,實際利率為負利率
24.按照外匯的支付方式,可將匯率分為( )。
A.買入匯率 B.賣出匯率 C.電匯匯率 D.信匯匯率 E.票匯匯率
25.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發展的趨勢有( )。
A.業務上不斷創新,向綜合化方向發展 B.建立跨國銀行,推動國際化
C.廣泛建立分支機構是商業銀行調整的有效手段 D.由綜合性經營走向分業式經營
26.防止金融泡沫,須通過有效的( )來控制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
A.外部監管 B.內部自律 C.行業自律 D.社會公律
27.按租賃的目的,可將租賃分為( )。
A.金融性租賃 B.操作性租賃 C.出售與返租式租賃 D.轉租賃
28.經濟發展的結構對金融有決定性影響,其中市場結構決定了金融體系的( )。
A.業務結構 B.部門結構 C.組織結構 D.總量結構